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大肠癌性梗阻中支架置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出28例大肠癌性梗阻病患,均应用支架置入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26例放置支架成功,成功率是92.9%;手术时间43~116min,平均时间为(59.7±13.6)min;术后1~2d,病患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后期逐渐消失,肠梗阻解除;术后2d后常规行X线检查,均提示支架位置及其扩展程度较佳;所有患者术后都恢复良好,未引发感染、吻合口瘘等不良后果;术后死亡10例,死亡率为35.7%;7例当前仍存活,存活率为25.0%;生存期为1~21个月,平均(8.9±2.3)个月。结论大肠癌性梗阻中支架置入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升病患的生存质量,值得推行。

  • 标签: 大肠癌性梗阻 支架置入术 应用
  • 简介:支架置入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食管癌的新技术,我院自1999-05~2001-02开展在内镜直视下置入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1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

  • 标签: 食管癌 诊断 治疗 支架置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和内支架置入的护理要点。方法挑选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所收治50例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和内支架置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资料。结果50例患者的胆道内阻塞全部解决,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到68.4~112.6μmol/L,患者皮肤出现的黄染与巩膜黄染显著退却,患者食欲显著改善。结论针对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和内支架置入患者,开展针对性强的护理,可以得到较好治疗效果。

  • 标签: 经皮肝穿刺 胆管引流 内支架置入术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程介入护理干预在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接收治的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全程介入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脂指标与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7%;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介入护理干预在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冠心病 介入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采用支架置入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60例我院2013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n=30),观察组患者采用支架置入治疗(观察组,n=30),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0%,对照组为97%,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晚期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支架置入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安全性,具非常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支架置入术 结直肠癌 急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内镜下切开联合支架置入治疗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36例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内镜下切开联合支架置入进行治疗,评估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另对比手术前后患者吞咽困难评分。结果本组手术成功率为100%(36/36),手术平均操作用时(43.15±3.94)min,平均住院时间(5.7±0.2)d。中2例患者少量出血,者内镜下采用止血钳钳夹处理,成功止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36),无感染、大出血以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周、第4周时患者吞咽困难评分有显著改善,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t=13.570、23.673,P=0.000,0.000)。结论内镜下切开联合支架置入可有效改善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成功率高,术后较少并发症,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难治性食管狭窄 内镜下切开 支架植入术 吞咽困难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致梗阻性黄疸应用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恶性肿瘤致梗阻性黄疸患者50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采用经内镜胆道支架(包括金属支架及塑料支架置入治疗,回顾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胆管支架均顺利置入,引流通畅,手术成功率100%。围期并发症4例(8%),其中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2例(4%),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出血1例(2%),并发胆管炎1例(2%),均应用保守方案处理后好转。相较支架置入术前,支架置入术后肝功能指标γ-谷氨酰转移酶、总胆红素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恶性肿瘤致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的方法治疗,手术成功率居较高水平,可有效促肝功能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

  • 标签: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 恶性肿瘤 梗阻性黄疸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对无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该科住院患者150例(≥狭窄程度大于或等于7O%),行颈动脉支架置入。在支架置入术前2周内及置入术后3个月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简易智能量表(MMSE)、连线测验(TMTa、TMTb)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成功的置入颈动脉支架。与术前相比,支架置入术后3个月患者的认知功能均有所改善,术后3个月内无新发脑梗死。结论颈动脉狭窄可能是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原因之一,颈动脉支架置入可以改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

  • 标签: 颈动脉重度狭窄 认知功能减退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之间总共收治的进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手术的患者128例,随机把128例患者平均分层两组,每组各64例,其中一组设置为对照组,一组设置为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医院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医院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护理干预。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之后,分别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PSQI评分与护理的满意程度(护理干预之前两组的PSQI评分不存在差异性)1。结果实验组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SQI评分,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讨论对进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PSQI评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因此,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开展护理干预工作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 心理特点 护理干预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胃镜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伴狭窄的有效性。方法此次研究的患者例数共计80例,所有患者均是在2015年4月~2017年1月入院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胃镜下扩张器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胃镜下食管内支架置入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17.50%,治疗前的两组狭窄口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狭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12.5%,差异较大,p<0.05。结论针对于食管癌伴狭窄的患者,采用经胃镜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的效果较良好,安全性较高,能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保证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胃镜下 食管内支架置入术 食管癌 狭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胃镜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伴狭窄的有效性。方法此次研究的患者例数共计80例,所有患者均是在2015年4月~2017年1月入院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胃镜下扩张器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胃镜下食管内支架置入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17.50%,治疗前的两组狭窄口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狭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12.5%,差异较大,p<0.05。结论针对于食管癌伴狭窄的患者,采用经胃镜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的效果较良好,安全性较高,能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保证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胃镜下 食管内支架置入术 食管癌 狭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覆膜金属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放疗后食管气管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8年5月的确诊食管癌患者80例,经食管造影或胃镜证实并食管-气管瘘,依据食管的狭窄长度、位置、程度和瘘口部位,确定支架的长度和位置,行食管狭窄扩张与覆膜支架入,分析临床效果。结果80例患者有72例患者支架置入均一次成功,成功率为90%。结论食管覆膜金属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放疗后食管气管瘘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食管癌 食管气管瘘 覆膜金属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道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治疗中低位梗阻性直肠癌的安全性与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30例中低位梗阻性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肠道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中未出现穿孔现象。其中,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腹部感染,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1例患者发生低钾血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给予相应治疗后恢复正常。术后患者平均通气时间(2.5±0.3)d,住院时间(10.5±1.1)d。术后经随访2年,其中失访4例(13.33%),26患者术后第1年均存活,存活率为100.00%。术后第2年,23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88.46%。结论肠道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治疗中低位梗阻性直肠癌更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远期存活率高,在中低位梗阻性直肠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肠道支架 腹腔镜 中低位梗阻性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腔途径腹膜前补片置入的诊治效果。方法50例患者行经腹腔途径腹膜前补片置入治疗腹股沟疝。结果50例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2例术后出现阴囊积液,经治疗后消失,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腹腔途径腹膜前补片置入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经腹腔途径 腹膜前补片植入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支架成型的护理与观察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10月在我院接受颈内动脉支架成型治疗的31例病患,给予入组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及观察。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本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SAS、SDS量表评分低于接受护理前,接受护理前后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做好颈内动脉支架成型的护理与观察工作,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能够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颈内动脉支架成型 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基于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具体措施和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服务,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基于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SAS评分、SD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护理前有明显提高(P<0.05),但是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提高更加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得分和SDS得分均较护理前有显著降低(P<0.05),但是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降低更加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生症发生率,包括血肿、桡动脉痉挛、迷走神经反射以及心律失常等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这表明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实施基于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心脏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 优质护理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手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此类手术病患,随机分组后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差异性。结果强化了整体护理的观察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达到92%,对照组仅为76%。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患者需强调护理的整体性,可显著控制术后并发症,提升安全性。

  • 标签: 支架植入 整体护理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00例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三年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应用药物治疗,研究组100例应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治疗,随访三年对比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狭窄程度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年的狭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三年随访过程中,研究组患者卒中再发率以及狭窄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脑灌注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3年的脑灌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ADL评分、NIHSS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3年的ADL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狭窄患者应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狭窄程度以及脑灌注情况,同时长期效果安全可靠。

  • 标签: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药物治疗 脑灌注 再狭窄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外固定支架与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组(A组)和外固定支架组(B组),各组50例。A组行微创经皮钢板接骨;B组行外固定支架。比较两组的中指标(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指标(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切口感染、水肿、骨不连、骨髓炎、神经损伤)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两组的切口感染、水肿、骨不连、骨髓炎、神经损伤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末次随访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5),A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略优于外固定支架,其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而外固定支架治疗感染发生率较低。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 胫腓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应用于治疗动脉瘤栓塞手术中急性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7月1月至2018年4月间收治的动脉瘤栓塞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的动脉瘤栓塞手术中急性血栓形成治疗方案,为动脉溶栓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进行血栓形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状况和神经功能,记录所有患者的血管再通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并且其术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神经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应用于动脉瘤栓塞中急性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对于恢复患者的血管再通有积极作用,同时这种方案还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后出血状况,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是一种十分积极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塞尔达支架机械取栓 动脉瘤栓塞术 急性血栓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