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三维模式在院前急救业务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3月参与常规培训急救中心护士18例为对照组,并于2017年4月~6月以三维模式培训进行再次培训,设为实验组,对比培训前后护士对此次培训的满意度和认知情况。结果三维模式培训后,护士的现场评估、评估与管理、颈托使用、脊柱板、初始检查、快速创伤检查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p<0.05;18名护士均对此次培训表示满意。结论三维模式的培训对院前急救理论知识、操作水平的加强具有显著作用,有利于提高急救的思维判断能力和综合性反应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三维模式 院前急救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为银环蛇咬伤患者提供急救理过程中急救理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为银环蛇咬伤患者62例,病例来源的时间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按照患者接受急救理模式的不同分为两组,给予常规毒蛇咬伤急救理的31例患者作为常规组,接受银环蛇咬伤急救理路径护理的31例患者作为急救组。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急救组患者入院处置完成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组患者肺部感染、紧急气管插管以及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等情况的发生概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银环蛇咬伤患者提供急救理服务的过程中急救理路径的运用可以更加及时、有效的抢救患者,缩短治疗的时间,降低肺部感染、紧急气管插管以及意外拔管的发生概率,具有理想且显著的抢救效果,值得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救护理路径 银环蛇咬伤 入院处置完成时间 肺部感染 紧急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救理要点以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2组各有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急救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是86.8%,对照组是68.4%,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脑出血患者的急救理干预能够获得显著护理效果,能够显著加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出血 急救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成人破伤风的急救理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为成人破伤风患者并发症及病死率的降低提供基础和保证。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的50例对象均来源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成人破伤风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急救措施、基础护理、中和游离毒素、呼吸道护理以及控制痉挛和营养支持、健康宣教,重症患者给予气道湿化、气管切开等急救理措施,总结急救理的相关经验,并分析出成人破伤风急救理的重点。结果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成人破伤风患者50例,其中有1例患者死亡,其余49例患者均经过全面的护理和监护后治愈或者是好转出院,患者病死率为1.5%。结论在为成人破伤风患者提供急救理服务的过程中,综合急救措施、基础护理、中和游离毒素、呼吸道护理以及气道湿化、气管切开、控制痉挛和营养支持、健康宣教等护理服务措施的运用,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予以临床推广以及运用。

  • 标签: 成人破伤风 急救护理 中和游离毒素 气管切开 控制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休克急救理措施的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42例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实施的急救理措施的干预效果。结果42例患者经急救处理结合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均抢救成功,及时补充了丢失的体液,使患者呼吸平稳,皮肤均无受损情况出现;护理满意度达95.2%(40/42)。结论有效的急救理,能够提高休克抢救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休克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困难的急救理措施及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5月~2017年6月以急诊收治的50例呼吸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急救理干预措施及效果。结果50例患者经急诊抢救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全部抢救成功,患者呼吸困难减轻,能维持最佳呼吸形态,缺氧改善;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及时有效的急救理干预能够提高抢救效率及效果,减少死亡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呼吸困难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救理措施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急救的8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抢救45min好转率、抢救60min显效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min内步行距离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依从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救理可明显增加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急救 常规护理 优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2月9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院前急救理干预。比较两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抢救成功率;转运的时间、急救之前评估的时间、昏迷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结果实验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转运的时间、急救之前评估的时间、昏迷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转运、评估、抢救时间而提升抢救成功率,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更好改善。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 急救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一体化急救理模式在改善急救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0例急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接受一体化急救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急救理质量作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救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理模式,可有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急救效果,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救护理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护理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一体化急救理模式在改善急救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0例急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接受一体化急救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急救理质量作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救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理模式,可有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急救效果,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救护理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护理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研究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急救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5月接受的42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对患者开展补血补液、病情观察与快速扩容等治疗和护理工作,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系列的急救理操作,41例患者脱离生命危险且痊愈后出院,1例死亡。结论在临床上,产后失血性休克属于常见的产科危重病症之一,其死亡率偏高,若抢救及时,可大大降低产妇的死亡率,便于增强预后效果。

  • 标签: 产后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咳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通过调查我院87例肺结核咳血患者咯血时间、咯血量、咯血先兆、咯血时的情绪及伴随身心状况包括神志、呼吸等变化,特别是大咯血窒息的先兆表现,同时结合患者的血液、痰液、胸片、气管镜等检查结果进行护理评估及观察,从而采取有效措施。结果87例患者5例死亡,82例好转出院,提高了肺结核咯血患者的预后。结论大咯血是急危重症,及时准确评估大咯血先兆以及窒息的表现,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告知大咯血的应急处理以及抢救设备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对抢救具有重要意义。抢救时一定要争分夺秒,还要娴熟、敏锐、镇静,尤其是护理工作一定要跟得上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肺结核 咯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0急救理工作中针对常见隐患有效防范方法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1日到2017年7月1日收治的252例120急救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52例患者随机分为各126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来护理对照组患者;对于观察组患者,除了运用常规护理方法以外,再辅以急救理常见隐患防范措施,最后通过向所有患者发放文件的方式得到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打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打分比对照组有明显提升,此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120急救理过程中,运用常见隐患防范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120急救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 标签: 120急救护理 常见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救理干预优化措施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中的临床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09年5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42例,给予常规急性左心衰急救理;优化组(B组)42例,给予优化后的左心衰急救理,记录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并在患者出院6个月后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为标准,评定两种护理方法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作用。结果B组疾病知晓率为97.6%,依从性为88.1%,两项指标均高于A组(83.3%、6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救治成功率为88.1%,B组患者救治成功率为97.6%,B组患者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DL评分平均为(59.1±3.2)分,显著高于A组(47.3±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后的急性左心衰急救理措施相比于常规急救理能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急救护理 临床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左心衰竭(左心衰)患者的急救中采用优化急救理措施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护理方案的区别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32例)与干预组(采用优化急救理,30例)。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后的疗效、住院时长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左心衰的患者,采用优化急救理措施干预后可明显提高ADL评分、减短住院时长、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优化急救护理措施 急性左心衰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救理的临床效果,并为患者护理提出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随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48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对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全方位、急救理,观察患者最终护理效果,并观察记录患者恢复程度及家属满意程度。结果经过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输液、心理等一系列急救理对策后,临床疗效显著,急救后患者收入在急诊科治愈34例,患者好转12例,患者死亡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全方位的急救理,采取急救及加强护理,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有利于疾病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可继续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消化道出血 患者护理 急救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律失常的院内急救理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20例心律失常患者,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效果。结果经及时有效的仪器、药物干预等抢救措施,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后,20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出现1例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患者心率及心律均逐渐趋于正常;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有效的急救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心率失常抢救的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了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死亡率,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心律失常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急救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4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24例及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止血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取急救理,对患者及时进行止血和补充血容量,对有手术指征患者及时转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接受急救的成功率为86.36%,观察组患者接受急救的成功率为9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结合有效的急救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应从心理护理、饮食等方面着手考虑。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理干预的经验总结与分析。方法本研究通过快速出诊及电话指导、病情评估、现场救护、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转运救护、患者交接方面对脑卒中65例患者实施眼前急救理干预。结果除1例脑出血患者中途死亡外,其他64例患者都得到及时救治。结论院前急救理干预可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院前急救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