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方法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确诊为后循环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100例受检者的空腹清晨静脉血液样本,进行本次血液测定。结果观察组后循环缺血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循环缺血患者临床诊断中可应用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作为有效的辅助手段,通过控制患者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可有效预防后循环缺血性疾病,提高治疗预后效果。

  • 标签: 后循环缺血 同型半胱氨酸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糖尿病患者检测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之间我院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60名体检健康的体检者为对比组,记录两组就诊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PG)。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值分别为(7.62±2.91)%和(7.89±2.13)mmol/L,高于对比组的(4.93±0.46)%和(4.82±0.7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r=0.641,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可以反映出患者的病情,具有可推广性。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老年人群诊断2型糖尿病应用分析,寻找更加有效的检验方案,使得糖尿病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患者静脉血液三份,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服糖后2小时血糖(2h-PG)以及HbAlc。结果HbAlc的平均水平自高到低的顺序是NDDM>IFG+IGT>IGT>IFG,总体人群糖尿病检出率为35.2%(NDDM占15.8%)。糖尿病患者的FPG诊断敏感度低于HbAlc和GCT,糖尿病患者HbAlc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阳性以及阴性预测值高于FPG和GCT。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HbAlc检验方法进行病情筛查,HbAlc检测方式特异度和准确度显著较高,利于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糖尿病患者和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各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及人群经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达标率。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达标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诊断率较高,为后续糖尿病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红蛋白电泳对妊娠妇女地中海贫血筛查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妇女1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行血常规检测,研究组患者应用行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研究组筛选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妇女中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概率比较低,而血红蛋白电泳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起到重要作用,是一种关键有效的筛查方法。

  • 标签: 血红蛋白电泳 妊娠妇女 地中海贫血 筛查效果
  • 简介:摘要糖尿病在临床上属于较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对此不重视,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有可能引起心血管病变、肾功能出现障碍等身体器官损伤,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所以要针对糖尿病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断、筛查的办法,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有效对早期糖尿病进行筛查和评定,可以让患者能够更快得到治疗。本次将重点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的筛查以及诊断方面的应用进展。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筛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评估中实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检测的效果。方法时间段2016年8月-2018年6月,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糖水平。结果研究组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10.96±0.65vs7.81±0.62mmol/L,糖化血红蛋白9.54±0.82vs6.18±0.36%),P<0.05。结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评估中实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检测的效果显著,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以准确反映患者的病情,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诊断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 检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检测过程中应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探究分析其检测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7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在同一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人员均接受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比较各项检测指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检测过程中应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的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其价值和意义巨大。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血脂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中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68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有无微血管病变将其分为病变组和对照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其空腹血糖值,探究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中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价值。结果在糖化血红蛋白及其空腹血糖值两方面,有微血管病变的病变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其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的对照组患者,组间相差较大,数据在统计学上有参考价值(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评估有及其重要的价值,可作为临床评估指标。

  • 标签: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临床诊疗中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监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师范大学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的48例糖尿病患者及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48例健康民众,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对象均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空腹血糖(FPG)检测,对比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HbAlc和FP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糖尿病患者HbAlc和FPG存在相关性。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是诊断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与胱抑素C三者共同检测在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对本院内分泌科2017年1月-2018年3月所有有关于糖尿病肾病的病例进行综合整理,从中随机挑选53例作为A组,并选取同一时期53例健康人员作为B组,所有入组人员均于清晨未进食状态下抽取其静脉血以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与胱抑素C,比较两组三者水平之间的差异,并观察A组三者单独检测与三者共同检测诊断出糖尿病肾病的阳性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结果A组所有入选人员血清中的糖化血红蛋白(10.20±0.91)%、血脂(TC与TG分别为5.89±0.71、3.54±0.68)mmol/L与胱抑素C(1.93±0.91)mg/L水平均是较B组高的(P<0.05),且A组三者共同检测诊断出糖尿病肾病的阳性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与胱抑素C三者共同检测可为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为本病及时的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可在临床中得以应用并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价值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 胱抑素C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糖尿病患者40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所有的临床资料,两组均实施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观察对比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C肽等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FBG、2hPG等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而观察组血清C肽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HbAlc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显著较高,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结论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诊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既能准确检测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健康状况,又能对其有无胰岛素功能障碍加以有效判断,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 联合检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期间来我市某院做产前检查的妊娠期孕妇23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将6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176名正常妊娠期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联合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值、服糖后1h血糖值、服糖后2h血糖值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异常率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和的空对照组孕妇的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r=0.571,P<0.05;r=0.643,P<0.05)。結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进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糖耐量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确诊有重要意义,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糖耐量 联合检测 妊娠期糖尿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合并贫血的糖尿病患者病情观察和疗效监测中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有贫血的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贫血(Hb>90g/L)30例,中度贫血(Hb为60~90g/L)18例,重度贫血(Hb<60g/L)12例,同时选取本院同期住院的无贫血的糖尿病患者30例做为对照组,采用南京神州英诺华DH-60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实验对象的早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各种贫血的糖尿病患者组的空腹血糖与无贫血的糖尿病患者组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贫血(Hb>90g/L)的糖尿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与无贫血的糖尿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贫血的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无贫血的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贫血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不能真实反映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不能作为临床观察疗效、监测病情变化的指标。

  • 标签: 血糖 贫血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二聚体和糖化血红蛋白对脑小血管病严重程度的预测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根据患者自身脑动脉脉动指数分为a组、b组、c组三组、每组30例、再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6年2月1日),将四组受检者糖化血红蛋白以及D-二聚体水平进行对比。结果a组、b组、c组糖化血红蛋白以及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糖化血红蛋白以及D-二聚体水平(P<0.05)。结论D-二聚体和糖化血红蛋白对脑小血管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值得推广和进一步应用。

  • 标签: D-二聚体 糖化血红蛋白 脑小血管病严重程度 预测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妊娠结局这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6月本科接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600例为A组,另以同期接诊的健康孕妇100名为B组。分析2组的妊娠结局,并对各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作出比较。结果A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10.4±0.5)%,明显比B组的(4.8±0.6)%高,P<0.05。A组的产后出血、胎膜早破、胎儿窘迫以及羊水异常发生率明显比B组高,P<0.05。A组早产和胎膜早破等不良后果的发生和糖化血红蛋白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来说,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产后出血、胎膜早破以及胎儿窘迫等不良后果的发生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研究 妊娠期糖尿病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根据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组A组(n=40,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B组(n=80,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对比不同孕妇妊娠结局状况。结果A组妊高症、羊水过多、早产、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胎膜早破、剖宫产、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宫内窘迫、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较B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结局存在相关性。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妊娠结局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肌红蛋(MYO)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50例住院疑似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在入院之后立即行心电图检查,同时采集静脉血测量血清肌红蛋(MYO)水平,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病因进行诊断,并分析血清肌红蛋(MYO)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0例患者中有33例患者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其中有18例患者的心电图有异常变化,有9例患者的心电图未出现异常变化。血清肌红蛋(MYO)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阳性率为93.9%(31/33);在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阳性率为0.0%(0/17),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肌红蛋(MYO)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具有快捷、方便、准确率高的优势,适用于临床急救诊断。

  • 标签: 血清肌红蛋白(MYO)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劳力型热射病患者血中肌酸激酶和肌红蛋与APACHEII评分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0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急诊医学部监护室收治的40例劳力型热射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收集患者入监护室时血中肌酸激酶、肌红蛋的浓度及入ICU时患者APACHEII评分,分析患者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的数值与患者APACHEII评分值的相关性;分析血肌酸激酶及肌红蛋浓度在判断劳力型热射病患者危重程度的意义。结果患者APACHEII评分随着肌酸激酶与肌红蛋血值升高而升高;结论肌酸激酶与肌红蛋浓度与患者APACHEII评分正相关。

  • 标签: 劳力型热射病 肌酸激酶 肌红蛋白 APACHEII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劳力型热射病患者血中肌酸激酶和肌红蛋与APACHEII评分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0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急诊医学部监护室收治的40例劳力型热射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收集患者入监护室时血中肌酸激酶、肌红蛋的浓度及入ICU时患者APACHEII评分,分析患者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的数值与患者APACHEII评分值的相关性;分析血肌酸激酶及肌红蛋浓度在判断劳力型热射病患者危重程度的意义。结果患者APACHEII评分随着肌酸激酶与肌红蛋血值升高而升高;结论肌酸激酶与肌红蛋浓度与患者APACHEII评分正相关。

  • 标签: 劳力型热射病 肌酸激酶 肌红蛋白 APACHEII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