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D-体(D-D)和神经元特异性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肺癌组),同时选取30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病变组)及3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浆D-D、血清NSE和CYFRA21-1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浆D-D、血清NSE和CYFRA21-1水平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血浆D-D、血清NSE和CYFRA21-1在肺癌中的敏感度分别为65.00%、57.50%及52.50%,其三项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7.50%。结论肺癌患者血浆D-D、血清NSE和CYFRA21-1水平显著升高,三项联合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肺癌 D-二聚体(D-D)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细胞角蛋白19 片段21-1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主动脉夹层采用C-反应蛋白及D-体诊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5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再选取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设定为对照组,对其均采用C-反应蛋白及D-体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并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ROC曲线。结果观察组的D-体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D-体的最佳临界点为0.55mg/L,特异度为75.3%,敏感度为98.2%;C-反应蛋白的最佳临界点为5.93mg/L,特异度为71.7%,敏感度为61.8%。结论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C-反应蛋白与D-体联合诊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为疾病治疗提供有效数据信息。

  • 标签: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急性主动脉夹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D-体(D-D)、CA125及CA199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卵巢病变患者90例,其中卵巢癌患者50例(卵巢癌组)和卵巢良性病变患者40例(良性病变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健康对照组),观察各组D-体、CA125及CA199的水平。结果卵巢癌患者D-体、CA125及CA199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组三项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体、CA125及CA199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浆D-体、CA125及CA199水平明显升高,血浆D-体、CA125及CA199联合检测对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卵巢癌,D-二聚体,CA199,CA125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浆D-体(D-dimer)水平检测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为日后缺血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通过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34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4名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均进行血浆D-体(D-dimer)水平检测,比较两组对象的血浆D-体(D-dimer)水平检测情况。结果经过检测发现观察组的血浆D-体(D-dime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血浆D-体值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血浆D-体(D-dimer)水平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定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缺血性结肠炎 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及钙蛋白、B型钠尿肽以及D-体检测在急性肺栓塞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9月间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D-体水平进行测定,并以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行相同检测,比较两组受检者检测结果的差异,计算三项指标诊断急性肺栓塞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同时,将急性肺栓塞组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低危组(47例)和高危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三项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急性肺栓塞组患者cTnI、BNP以及D-D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同时有高危组急性肺栓塞患者高于低危组患者的情况,除高危组与低危组患者的D-D比较外,其余组间、亚组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TnI诊断急性肺栓塞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均优于BNP,同时优于D-D,其中,灵敏度、准确度的比较上有cTnI、BNP显著优于D-D的情况,而特异性的比较上,则有cTnI显著优于BNP和D-D的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结论将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D-体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中,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并能为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判断提供可靠依据,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指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肌钙蛋白 B型钠尿肽 D-二聚体 急性肺栓塞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炔雌醇醋酸丙孕酮与甲双胍联合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采用炔雌醇醋酸丙孕酮与甲双胍联合治疗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中仅采用炔雌醇醋酸丙孕酮治疗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性激素水平以及血脂水平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糖代谢指标,性激素水平以及血脂水平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炔雌醇醋酸丙孕酮与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方式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 二甲双胍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胞磷胆碱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本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接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胞磷胆碱与氯化钠注射液混合液静脉滴注治疗及胞磷胆碱与长春西汀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胞磷胆碱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较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症状,指导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治及研究。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胞二磷胆碱 长春西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黄方治疗多发性硬化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硬化急性发作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方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量化评分、年复发次数与治疗后激素副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量化积分、年复发次数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状量化积分、年复发次数与激素副作用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多发性硬化急性发作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方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次数,而且激素副作用少,兼具有效性与安全性,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 标签: 二黄方 多发性硬化 急性发作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湖南省株洲市2016年“全面孩”政策下助产资源配置现状。方法根据2016年株洲市助产技术服务机构调查结果,计算每千活产拥有产科资源量,评估助产资源配置现状。结果2016年“全面孩”政策调整后,公立三级助产机构活产数构成比增长最多(9.19%),对比各级各类助产机构每千活产拥有产科卫生资源量,存在三级机构指标相对偏小的,向一级或未评助产机构集中的现象。讨论应进一步对株洲市助产技术服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达到助产资源在不同级别的机构间、不同区域间的平衡,以满足“全面孩”政策放开后亟待解决的生育需求增加的现状。

  • 标签: &ldquo 全面二孩&rdquo 助产机构 资源配置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不同粘接剂对于氧化锆和根管中内牙本质的粘接强度影响。方法选择100颗完整并不存在损坏问题的上颌牙齿,并在牙质界的位置截取牙冠,保证根管的桩道正常,在此基础上制备氧化锆的桩核,以上的100颗牙齿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分为4组,具体来说,跟别使用磷酸锌水门汀,30%磷酸加ESPERely联合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羧酸锌水门汀等粘固氧化锆的桩核,同时使用万能力学试验机进行测试实验,对其具体的粘接强度进行测试,统计相关的数据。结果在以上的四组中,玻璃离子水门汀和羧酸锌水门汀粘固氧化锆的牢固度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其中30%磷酸加ESPERely联合树脂的粘固力度最优,磷酸锌水门汀的粘固力度最弱。以上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临床的粘固中,树脂类的粘固力度相对较强,其中,联合磷酸和树脂可以显著提高氧化锆的粘接力度。

  • 标签: 粘接剂 二氧化锆 粘接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草酸铵治疗肝炎病毒性传染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肝炎病毒性传染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甘草酸铵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总胆红素、血清指标(ALT、AST)、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胆红素、血清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ALT复常率、HCV-R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炎病毒性传染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甘草酸铵治疗,既可改善总胆红素、血清指标,提高ALT复常率及HCV-RNA转阴率,又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甘草酸二铵 肝炎病毒性传染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戊醛消毒柜消毒效果及对消毒物品的保存效果。方法采用无菌检验细菌培养的方法对消毒柜的消毒效果及消毒物品的保存效果进行检测。结果戊醛消毒柜对能完全暴露的器械能起到消毒灭菌作用,且保存五天仞没有细菌生长,但对带管腔的器械却不能完全达到灭菌作用。结论戊醛消毒柜作为一种价廉、毒性较小的消毒柜,在没有条件购买昂贵的低温消毒设备的中小型医院还是有很好的实用性,只是不能用于器械隐蔽面多、带管腔的器械的消毒灭菌。

  • 标签: 戊二醛 消毒柜 灭菌效果 消毒效果 物品保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心内膜垫缺损术后尖瓣返流患儿的监护护理方式。方法选取心内膜垫缺损手术后出现尖瓣返流的患儿2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特别护理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结局。结果特殊护理组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内膜垫缺损术后尖瓣反流患儿进行护理时需注意密切观察患儿手术后尖瓣关闭不全现象,维护患儿左心功能、监测患儿体液出入量、观察患儿肺动脉高压情况,为患儿实行低心排综合征相关护理、呼吸道护理以及感染护理。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缺损 二尖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0例乳腺肿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不同的检查方法分为维超声组和多普勒超声组,分别采用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判定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在恶性乳腺肿块诊断中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两组患者诊断阳性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400例乳腺肿块患者经病理诊断,恶性肿块133例,占33.25%,良性肿块267例,占66.75%。维超声组在乳腺恶性肿块中诊断敏感度为94.74%,特异度为98.50%,多普勒超声组在乳腺恶性肿块中诊断敏感度为91.73%,特异度为98.88%。多普勒超声检查良性肿块Vmax、PI、RI水平均低于恶性肿块(12.4±4.1)cm/svs(28.1±5.4)cm/s,(1.1±0.1)vs(1.8±0.2),(0.54±0.08)vs(0.81±0.10),P<0.05。两组患者在乳腺恶性肿块中诊断的阳性率、误诊率、漏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通过声像图、血流特点可对良恶性肿块作出有效鉴别诊断。

  • 标签: 二维超声 多普勒超声 乳腺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检测情况及效果,为提高艾滋病检测率寻找新途径。方法选取2016.4~2017.5间于本疾控中心实施艾滋病检测咨询的人员共104名,将其设定为观察组,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同期选取自愿进行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人员共104名,将其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艾滋病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92.31%)>(46.15%),(P<0.05)。此外,观察组HIV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16.67%)>(2.08%),(P<0.05)。结论疾控中心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能够有效提高艾滋病检出率,为疾病尽早干预和治疗提供保障作用。

  • 标签: 疾控中心 艾滋病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吉奥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毒性反应及患者生存率。方法收集辽河油田总医院2011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女性患者28例,中位年龄41(24-80)岁,均为病理确诊为TNBC,使用一定疗程的希罗达化疗后出现耐药或者副反应不耐受的患者给予替吉奥治疗。结果随访显示,17例TNBC患者停用希罗达后应用替吉奥治疗有比较良好的近期疗效。HFS等药物毒性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而胃肠道反应、肝功异常发生率、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较高。结论在TNBC治疗上替吉奥和希罗达未见明显交叉耐药性,替吉奥可作为TNBC患者线化疗的新选择。

  • 标签: 三阴乳腺癌 替吉奥 维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干眼症治疗中采用聚乙醇滴眼液联合睑板腺按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8例干眼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睑板腺按摩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睑板腺按摩与聚乙醇滴眼液联合治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经3个月治疗,实验组患者中显效28例(63.64%),有效15例(34.09%),无效1例(2.27%),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实验组患者中显效12例(27.27%),有效17例(38.64%),无效15例(34.09%),治疗总有效率为65.91%。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眼症采用聚乙醇滴眼液与睑板腺按摩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睑板腺按摩 聚乙二醇滴眼液 干眼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与代谢异常和生殖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的特殊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改变等,同时可伴有肥胖、胰岛素抵抗(IR)、血脂异常等代谢异常,成为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危因素。过去的10多年里,越来越多的证据清晰地显示了甲双胍有助于解决PCOS患者月经周期、激素水平、不孕和代谢综合征(MS)等多个问题,被认为是治疗PCOS妇女IR及葡萄糖耐受不良的一线药物。笔者就近几年来应用甲双胍调节PCOS患者的内分泌,促排卵、助生殖,预防代谢综合征的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二甲双胍 多囊卵巢综合症 治疗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在不同时间米索前列醇,对次剖宫产病人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之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次剖宫产手术的病人118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38人(术中、术后使用缩宫素);乙组40人(在甲组手术基础上,手术之后在病人直肠内放置米索前列醇);丙组40人(在甲组手术基础上,病人在手术中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比较甲、乙、丙三组病人术中、术中、术后2小时内、术后一天内出血量,发生产后出血概率。结果丙组术中、术后2小时内、术后一天内的出血量少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病人术中和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显著低于乙组(P<0.05);乙组病人术后2小时内、术后一天内出血量明显低于甲组(P<0.05)。丙组病人产后发生出血率为5.00%,明显低于甲组23.68%(P<0.05)。结论手术中给予次剖宫产病人服用米索前列醇的防治出血效果强于术后放置米索前列醇和常规使用缩宫素的用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术中 术后 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 米索前列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