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开放术后出血的临床表现、病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共收治的100例开放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并且分析,主要分析术后发生出血的临床病例。结果死亡3例,痊愈出院50例,动脉出血9例,静脉出血9例,渗血14例,不明原因出血15例。结论术前避免出血,避免术中出血,术后对患者的观察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 术后出血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中限制输血以及开放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术中输血病患200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甲组和乙组各1000例。甲组实行术中限制输血,乙组实行术中开放输血。综合分析两组的输血情况,比较人均输血量以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甲组的人均输血量为(2.2±0.3)U,明显比乙组的(3.4±0.7)U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输血率为4.0%、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明显比乙组的7.1%、12.68%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麻醉时间、术后拆线时间与乙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于术中采取限制输血的方式,可有效降低输血率,预防输血不良反应。

  • 标签: 开放性输血 效果 限制性输血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当中限制输血与开放输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手术中需要输血患者60例,均为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开放输血,观察组30例采用限制输血,对苏醒时间、拆线时间、平均输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拆线时间、平均输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手术中需要输血的患者,采用限制输血不但可节约血资源,还可减少不必要的输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限制性输血 开放性输血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小腿开放粉碎性骨折患者早期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社区卫生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接收并治疗的小腿开放粉碎性骨折患者43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早期治疗,研究早期治疗的效果。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在我社区卫生院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以后,均被转入上级医院进行干预治疗,经过随访调查以后得出所有患者入院以后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而且患者没有发生严重的感染情况,所有患者的治疗均得到了恰当及时的干预,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情况。结论社区卫生院作为社区基础的医疗设施,在对于小腿开放粉碎性骨折进行干预的时候需要做好对于骨折的早期干预处理,要严格的防止患者出现感染情况,并且为患者转入上级医院治疗打好坚实基础提供保障,以便于促进患者建议路上级医院进行规范性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小腿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早期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观察手术治疗的开放手外伤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10月接诊治疗的92例行手术治疗的开放手外伤患者,将92例患者通过抽签法平均分为46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46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术后1例出现感染,发生率为2.17%;参照组患者中术后8例出现感染,发生率为17.39%,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治疗的开放手外伤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强化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同时还可以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使用并推广。

  • 标签: 手术治疗 开放性手外伤 综合性护理干预
  • 简介:探索分子生物学学习的新方式。提供开放的实验环境,使学生通过开放实验的学习,学会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步骤,组织实验过程,讨论实验结果,在查阅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学习和巩固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锻炼。通过开放实验,搬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更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显著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开放实验是一种创新而有成效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方面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培养了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新人才。

  • 标签: 开放性实验室 分子生物学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腔镜甲状腺手术和开放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计算机随机分成两组,55例/组。开放组实施开放甲状腺手术,腔镜组采取腔镜甲状腺手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腔镜组除了手术用时(98.56±8.14分钟)长于开放组外,术中出血量(24.21±4.36mL)、总引流量(42.36±17.56mL)、术后疼痛评分(1.31±0.25分)、住院天数(4.08±1.31天)均是腔镜组优于开放组(p<0.05)。结论和开放甲状腺手术相比,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开放性 腔镜 甲状腺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严重开放颌面头颈复合型外伤的效果。方法择选2013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开展治疗的严重开放颌面头颈复合型外伤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VAS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VAS评分分别为(43.9±4.7)分、(42.3±4.1)分、(4.1±2.3)分,数值均小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83%,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改善严重开放颌面头颈复合型外伤患者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病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严重开放性颌面头颈外伤 复合型
  • 简介:目的观察重型开放颅脑损伤后海水浸泡对其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利用改进的免重型开放颅脑损伤模型进行30分钟海水浸泡,对照组不进行海水浸泡。分别在伤后立即、3小时、8小时各挫裂伤区取材,固定于10%福尔马林,作HE染色,光镜下观察创伤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浸泡组和对照组在伤后先后出现了严重的创伤脑水肿,但水肿高峰期出现时间不一致,对照组早到伤后3小时即出现创伤水肿改变,伤后8小时水肿依旧;而海水浸泡组在伤后8小时才出现明显的水肿,水肿呈现逐步加重趋势。结论海水浸泡延迟了创伤脑水肿的高峰的出现。

  • 标签: 开放性颅脑损伤 合并症 海水浸泡 病理变化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对真菌鼻窦炎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非侵袭真菌鼻窦炎患者共8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实验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进行Caldwell-Luc手术,实验组在鼻内窥镜下实施鼻窦开放术,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41%、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67%,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经对比存在对比价值,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真菌鼻窦炎治疗中,可采取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鼻窦开放术 鼻内窥镜 真菌性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对真菌鼻窦炎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非侵袭真菌鼻窦炎患者共8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实验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进行Caldwell-Luc手术,实验组在鼻内窥镜下实施鼻窦开放术,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41%、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67%,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经对比存在对比价值,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真菌鼻窦炎治疗中,可采取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鼻窦开放术 鼻内窥镜 真菌性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开放Plion骨折患者用有限切开内固定联合超关节外固定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对象来自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14年-2017年间收治确认开放Plion骨折患者群体,随机于其中抽取1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有限切开内固定联合超关节外固定架固定手段治疗,对患者临床数据以回顾方式进行分析以归纳Plion开放性骨折患者用联合内外固定方案的病情改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并于术后接受平均12个月时间随访。随访期间提示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对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进行评估,优良率为77.8%;期间并无发生因手术而引发的严重并发症或者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开放Plion骨折患者采取有限切开内固定联合超关节外固定架两种手段联合固定可作为治疗开放Plion骨折的主要手段,广泛推广。

  • 标签: 有限切开内固定 超关节外固定 开放性Plion骨折 联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与开放手术在复杂肾结石治疗效果中的对比。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64例复杂肾结石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年01月至2018年07月,按照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放手术,各32例。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而结石残留率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应用于复杂肾结石治疗中意义重大,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特点,与开放手术相比优势更大,可在清除结石的基础上保护肾功能,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经皮肾镜碎石术 开放性手术 复杂性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胃穿孔患者68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修补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费用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排气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传治疗胃穿孔疗效明显优于统开放修补术,能促进患者胃肠动力的恢复,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传统开放性修补术 腹腔镜微创手术 胃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微创旋切术、开放手术方法应用下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42例,以数字随机分组形式分对照组71例、观察组71例,分别给予开放手术、微创旋切术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各项指标观察比较,术中出血量观察组较少,手术时间与术后愈合时间观察组用时短,术后瘢痕观察组较小,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比较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水平,Cor、NE、E等水平观察组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23%(3/71)、14.08%(10/7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选择微创旋切术方法应用,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患者应激反应较低,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开放性手术 微创旋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在复杂肾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经皮肾镜与开放手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方法自我院利用随机选取办法抽取44例复杂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选取时间2017年1月至12月,利用抽签法分组,观察组22例,行经皮肾镜治疗,对照组22例,行开放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输血量、结石清除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在复杂肾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经皮肾镜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复杂性肾结石 经皮肾镜 开放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的88例肾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开放肾癌根治术,观察组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静剂的使用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静剂的使用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镇静剂的使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癌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 开放性肾癌根治术 并发症 镇静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开放眼外伤患者早期玻璃体手术治疗的时机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2例本院自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急性开放眼外伤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时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16)、观察组(n=16),伤后1-2w内实施玻璃体手术治疗为对照组,伤后2-4d内实施玻璃体手术治疗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视力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开放眼外伤患者临床治疗中,应在早期实施玻璃体手术治疗,既可提高治疗效果,又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视力恢复效果。

  • 标签: 急性开放性眼外伤 早期玻璃体手术 治疗的时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肾结石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的3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采取开放手术的3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结石碎石成功率、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比较,观察组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比较,观察组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碎石成功率高,两组患者一期碎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比较,观察组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较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传统开放性手术 肾结石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微创孔患者中应用腹腔镜微创手术与开放修补手术治疗后对患者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修补术治疗的48例胃穿孔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开放组24例患者应用开放修补手术;腹腔镜组24例患者应用腹腔镜微创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住院时间少;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短,胃泌素水平高。结论在微创孔患者中应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有利于患者胃肠动力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微创 开放性修补术 胃穿孔 胃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