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探究在经导管主动瓣置换治疗主动瓣狭窄的过程中护理的具体措施和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名主动瓣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对这8例患者在导管主动瓣置换治疗的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其治疗效果。统计结果显示,这8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为治疗有效,所占比例为25.0%,6例患者为治疗显效,所占比例为75.0%,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这表明在经导管主动瓣置换治疗主动瓣狭窄的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狭窄 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癌根治中肺叶袖式切除和加肺动脉成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肺癌根治患者13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肺叶袖式切除,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肺动脉成形,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少,且通过对患者出院后的随访生存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5年后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根治中肺叶袖式切除加肺动脉成形应用于肺癌根治中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且患者出院后生存率高,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肺癌根治术 肺叶袖式切除术 肺动脉成形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00例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三年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应用药物治疗,研究组100例应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治疗,随访三年对比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狭窄程度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年的狭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三年随访过程中,研究组患者卒中再发率以及狭窄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脑灌注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3年的脑灌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ADL评分、NIHSS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3年的ADL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狭窄患者应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狭窄程度以及脑灌注情况,同时长期效果安全可靠。

  • 标签: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药物治疗 脑灌注 再狭窄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椎体成形和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来我院治疗的8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成2组(n=40),分别采用椎体成形和后凸成形治疗,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均康复,没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用后凸成形治疗患者前柱高度(81.2±12.3)mm、中柱高度(83.5±12.6)mm以及活动能力评分(1.3±0.23)分等方面的疗效显著优于采用椎体成形治疗的患者的(74.2±11.3)mm、(76.3±11.8)mm、(1.5±0.4)分,(P<0.05)。结论椎体成形和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均令人满意,但是后凸成形有更显著的疗效。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对比椎体成形、后凸成形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并分别为其采用椎体成形、后凸成形。为两组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cobb角、椎体压缩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的VAS疼痛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并且其cobb角、椎体压缩率也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应用椎体后凸成形可以降低其椎体压缩率与疼痛度,缩小cobb角,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临床疗效更显著。

  • 标签: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主动夹层(AI))是由于内膜撕裂后高压血流进入中层或中层滋养动脉破裂产生血肿后压力过高导致内膜撕裂所致。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因此及早诊断,采取相应措施甚为重要。我们近3a曾有误诊3例,分析如下。

  • 标签: 主动脉破裂/诊断 动脉瘤 夹层/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叶袖状切除联合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央型肺癌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中央型肺癌患者经肺叶袖状切除联合肺动脉成形治疗后,手术死亡率为0.00%、并发症发生率11.67%、患者存活1、3、5年的百分率分别为77.40%、58.50%、36.40%。结论肺叶袖状切除联合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央型肺癌的疗效显著。

  • 标签: 中央型肺癌 肺叶袖状切除 肺动脉成形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主动夹层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效果,探讨主动夹层患者更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主动夹层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从护理有效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比较2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效控制血压和心率、做好健康教育、术后严密监测病情、防治并发症是主动夹层患者的护理重点,也是提高主动夹层患者治疗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并发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主动球囊阻断在凶险型前置胎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我科2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妇.其中12例在腹主动球囊阻断下施行二次剖宫产(介入组)。8例常规行二次剖宫产(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中出血量,中输血量,子宫切除率,新生儿Apgar评分、早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围手术期体温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介入组中出血量(mL)、中输血量(mL)、子宫切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介入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施行腹主动球囊阻断下行剖宫产是一种安全有效,减少产妇中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腹主动脉 球囊阻断术 凶险型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 简介:1病历摘要男,36岁。因活动后心悸、气短2a,加重1个月就诊。患者2a前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伴心前区不适,短暂休息后即好转,未作任何检查及治疗,发作不频繁,近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不适,发作较频繁,较长时间休息稍好转。

  • 标签: 主动脉瓣/畸形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对进行经皮椎体成形病人使用护理配的具体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进行经皮椎体成形病人70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5例,1组为对照组,给予病人常规护理;2组为观察组,给予病人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护理前后JOA下腰痛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护理前,两组病人JOA下腰痛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护理后,观察组JOA下腰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4.29%和74.2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经皮椎体成形病人使用综合性护理能提升病人腰椎活动能力,整体治疗护理效果良好,可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微创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接受成形治疗的尿道狭窄患者临床围手术期护理当中,优质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全年内收治的28例尿道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成形治疗,根据单双号均匀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为传统组与分析组,传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分析组患者则接受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分析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量少于传统组,且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对象,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尿道狭窄且接受成形治疗的患者护理方式选择而言,给予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尿道狭窄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成形术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于探讨研究针对性护理服务在本院2016年9月-2017年4月期间采用覆膜支架治疗腹主动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3例腹主动瘤疾病患者分别实施以针对性护理,观察31例患者病情变化、瘤体破裂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结果显示,经过覆膜支架植入针对性护理,腹腔主动瘤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且无瘤体破裂发生,而且未观察到患者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性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状态,缓解术后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有效。

  • 标签: 人性化护理,妇产科,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主动夹层动脉瘤患者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主动夹层动脉瘤的患者中,选取24例进行研究,并将之分为等份的两组,采用常规诊断的一组为对照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一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检查诊断率明显要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主动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主动夹层的急诊诊治特征与产生误诊的原因,减少病死率与伤残率,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六年之内所接诊的主动夹层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总结并且分析主动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与产生误诊的原因。结果10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不相类似,其中75例患者首发症状为典型持续撕裂样疼痛,15例患者疼痛症状不具有典型性,10例患者首发症状为神经反应,100例患者全部接受影像学检查,其中60例患者得到及时确诊,40例患者因为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没有得到及时的确诊,早期误诊率为40.0%,40例误诊患者中12例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8例误诊为胰腺炎或是急性胃肠炎,8例误诊为脑梗死,4例误诊为胸膜炎或肺栓塞,4例误诊为消化道出血或是失血性休克,2例误诊为胆结石,2例误诊为肾结石。结论临床中主动夹层患者的表现症状相对比较复杂,非常容易出现早期急诊误诊现象,所以临床中需要提高警惕,利用多种手段及早确诊,从而及早控制患者病情,及时开展支架介入手术治疗或是转送上级医院,降低伤残率和病死率。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急诊诊治特征 误诊原因
  • 简介:无痛性主动夹层很容易误诊,我科诊断2例无痛性主动夹层,分析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67岁。因头晕、一过性意识丧失30min入急诊科。患者在工作时突然出现头晕、意识丧失,伴小便失禁,约2min后清醒。平素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初步查体:BP70/50mmHg,神志清楚,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HR52次/min,律齐,心前区未闻杂音,四肢湿冷,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初步诊断:晕厥待查,

  • 标签: 主动脉瘤/诊断 动脉瘤 夹层/诊断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主动夹层的急诊诊治特征以及临床误诊的原因。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间收治的主动夹层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主动夹层的临床诊治特征以及误诊个例的原因。结果25例主动夹层患者临床上经各项检查后在短时间内被确诊,5例因临床症状表现较不典型,因而未在有效救治时间内进行确诊,误诊率为16.7%。5例未能及时确诊的患者中,2例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2例误诊为早期急腹症、1例误诊为脑梗死。19例患者在经保守治疗救治后的1个月病情基本痊愈且出院,另11例患者在进行救治过程中病情加重,其中6例转入上级医院、4例进行介入治疗、1例猝死。结论临床上对疑似此类疾病的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时需要提高谨慎性,医师需明确掌握主动夹层的各种临床症状及表现,并通过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对该疾病进行早期临床诊断并积极治疗,以降低该病的误诊率。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急诊 诊治特征 误诊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主动瘤患者实施腔内修复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腹主动瘤患者50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腔内修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主动瘤患者实施腔内修复加以治疗能有效减少其自身并发症发生情况,降低院内病死率,安全性较高,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据式分组。对照组开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观察组行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比较两组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手术效果;手术消耗时间、手术出血总量;手术前后患者疼痛评分、椎体高度;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手术效果和对照组相近,P>0.05;观察组手术消耗时间、手术出血总量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疼痛评分、椎体高度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疼痛评分和对照组均显著降低,而对照组术后椎体高度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和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行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疗效相当,均可有效缓解疼痛,骨水泥渗漏发生相当,而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出血和手术耗时更少,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则更好恢复了椎体高度。

  • 标签: 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主动夹层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主动夹层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影像学检出结果,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评分。结果以胸痛为首要症状,均将AAD误诊为AMI;经过超声心电图检测,9例确诊,其他7例未见异常;心电图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8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例。治疗后患者的SF-36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即患者治疗前后具有差异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之前,应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诊断方法进行诊断,这样能够有效降低AAD合并AMI患者的误诊率和死亡率;同时,通过对AAD合并AMI患者及时做出诊断和早期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值得临床的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急性主动脉夹层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