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报道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科采用Shehata术对5例腹腔型高位隐睾在腹腔镜下分期行牵引睾丸固定术:一期腹腔镜下切断睾丸引带,在睾丸远端沿引带两侧扇形切开腹膜,游离精索血管和输精管(游离时尽量避免电钩对输精管和精索血管的损伤),同时将固定睾丸(缝合睾丸白膜)在对侧髂前上棘内上方2.5cm处(即髂前上棘与脐膀胱皱襞间)。6-8周后再次腹腔镜探查,睾丸均无坏死。拆除缝线,腹股沟做小切口,将睾丸引出,检查精索无扭转,置入阴囊缝合固定在皮肤与肉膜间。5例睾丸均存活,安放固定位置合适。随访6个月,睾丸无回缩,无萎缩和皮肤内凹现象,彩超提示睾丸血供良好。我们认为Shehata术分期睾丸牵拉固定术保留睾丸主要血供,成活率高,利用肠管重力渐进牵引拉伸血管,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 标签: 隐睾 小儿 Shehata术
  • 简介:摘要;“ 5+3+X”在一定程度上对“医患关系”的产生,起着一种潜在的抑制作用。加强临床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对其职业的重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技术水平。医师、患者对接受和没有接受“ 5+3+X”教育实习医生的评价,其中发现不管医师或患者对接受和没有接受“ 5+3+X”教育实习医生的评价( F=60.820 、 P=0.000)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医师和患者对接受“ 5+3+X”实习医生的评价高。 通过活动使医学生对医疗教育改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为迎战“ 5+3+X”做好充分,自信的心理准备。

  • 标签: 5+3+X 医患关系 医疗纠纷
  • 简介:背景: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容易出现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多数学者推荐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有多种方法,锁定加压钩接骨板是一种新的内固定方式。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锁定加压钩接骨板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解剖型锁定加压钩接骨板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2-70岁,平均(43.2±20.1)岁;跌倒摔伤17例,交通伤7例,运动扭伤6例,高处坠落伤2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9d,平均(3.1±1.8)d。按照Lawrence-Botte分类法:Ⅰ区21例,Ⅱ区11例。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评估伤口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功能恢复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采用VAS疼痛评分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后功能进行评估。结果:32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24个月,平均(15.3±3.9)个月。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骨折再移位、接骨板松动或断裂、骨折畸形愈合等发生。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2±1.8)周,其中2例患者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经保守治疗后逐渐愈合,其余30例患者骨折顺利愈合。完全下地负重时间平均(6.7±1.5)周,12周VAS评分平均(0.6±0.3)分,末次随访AOFAS中足评分平均(94.2±3.6)分。结论:应用解剖型锁定加压钩接骨板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的骨折端固定可靠,术后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内固定方式,但应根据骨折类型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 标签: 锁定加压接骨板 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宫腔镜 手 术中并发急性肺水肿的 抢救配合与护理 。 方法 对 20 17 年 1 月至 2008 年 6 月 宫 腔镜 手 术中发生急性肺水肿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816 例宫腔镜 手 术中有 5 例发生急性肺水肿,占 0.61 %, 麻醉方式 均为 静脉 麻醉患者。 5 例患者经利尿脱水、纠正低钠血症和强心等抢救和护理, 4 例患者需气管内插管持续正压通气,改善拔管后均安全返回病房, 1 例患者带管送 ICU 继续观察及呼吸机辅助治疗,次日安返病房。 结论 急性肺水肿的发生与复杂的 宫腔 内操作有关 ,其发病急,进展快, 早期诊断治疗预后好 ,如处理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 。

  • 标签: 宫腔镜手术 急性肺水肿 抢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3年10月到2018年2月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2例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187.64±35.8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74.15±31.85)ml,平均出院时间为(8.37±2.14)d。15例恶性肿瘤患者在术后6~12个月的随访中无复发和转移。结论在本组有限病例资料分析得知,对直径在10cm以下的良性肿瘤和直径在6cm以下的恶性肿瘤(未侵犯主要血管)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较高,疗效较好。

  • 标签: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腹腔镜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E预防措施在预防患者跌倒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7年8月神经科、脑卒中科、心血管科、呼吸科、康复医学科、泌尿外科、眼科、血管外科、放疗科住院的20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5E预防措施,并采取调查问卷形式进行护理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预防跌倒的措施和跌倒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5E预防措施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患者跌倒风险评估的准确性,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5E预防措施 住院患者 跌倒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水痘疫苗对学龄前儿童( 1~5 岁)水痘的预防效果。 方法 :由抽样调查原则取 2015 年 3 月—— 2017 年 7 月我市 200 名学龄前儿童( 1~5 岁)临床资料,设计调查问卷采集本组对象水痘发病史与水痘疫苗接种情况。 结果 :本组儿童中接受水痘疫苗者 172 例( 86.00% ),本组儿童中发生水痘者 19 例( 9.50% ); 172 例接受水痘疫苗者发生水痘者 3 例( 1.74% ), 28 例未接受水痘疫苗者发生水痘 16 例( 57.14% ),两组发生率差异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于学龄前儿童予以水痘疫苗接种可预防水痘的发生,具有理想预防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水痘疫苗 水痘 学龄前儿童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对乳腺甲状腺外科患者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5s管理法的意义。方法自2018年1月起,我院开始在乳腺甲状腺外科实施5s管理法,将实施前(2017年6月-2017年12月)、实施后(2018年1月--2018年6月)的科室护理质量评价及护理满意度反馈情况进行总结、对比。结果在实施5s管理法之后,乳腺甲状腺外科医护人员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的护理指标上评分皆有大幅提升,且乳腺甲状腺外科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价从79.2%提升到了90.8%(P<0.05)。结论5s管理法在乳腺甲状腺外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保证护理质量,而且还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极大。

  • 标签: 乳腺甲状腺外科 临床护理管理 5s管理法 护理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及“5E”措施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RCA对住院患者跌倒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确定发生跌倒的因素,制定“5E”措施,跌倒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果应用RCA对跌倒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及“5E”预防措施,减少了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改善值为73%。结论结合RCA和“5E”伤害预防策略改进的跌倒预防管理措施的实施有助于降低住院患者跌倒风险,为解决风险因素、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提供管理借鉴。

  • 标签: RCA及&ldquo 5E&rdquo 措施 住院患者 预防跌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5A”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94例,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47例为对照组,接受“5A”护理的47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3.47±3.86)d短于对照组(18.36±4.73)d,其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6.38%)和不良反应发生率(4.26%)均低于对照组(23.40%),(21.28%),差异显著(P<0.05)。结论“5A”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病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实践。

  • 标签: &ldquo 5A&rdquo 护理 骨科手术 术后下肢静脉血栓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5S管理法在妇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将“ 5S”管理法应用到妇科护理活动中,培训护理人员“ 5S活动”的相关内容,制定相应的计划和实施方案,随机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通过实施“ 5S”管理,提高了病房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保障了护理安全, 提升了患者满意度。结论 5S管理法在妇科护理管理工作中有着较好的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优质护理活动中。

  • 标签: 5S管理法 妇科护理 护理管理
  • 简介:背景:跖趾关节是前足最重要的活动关节,一旦发生病变将会严重影响前足功能。目前临床上治疗跖趾关节疾病的手术方式很多,但没有一种手术方式是金标准。目的:分析硅胶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治疗各种跖趾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各种跖趾关节疾病患者11例,男1例,女10例;年龄21-68岁,平均39.5岁;左足6例,右足5例;第2跖趾关节8例,第3跖趾关节1例,第4跖趾关节1例,第5跖趾关节1例;Freiberg病7例,外伤后创伤性关节炎2例,跖趾关节融合术后2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跖趾关节活动度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者跖趾关节功能。结果:1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5-38个月,平均25.8个月。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Ⅰ/甲愈合,无早期并发症发生。Maryland足功能评分为术前(60.8±8.9)分,术后(89.9±3.1)分;跖趾关节活动度为术前27.3°±16.0°,术后41.9°±10.9°;VAS评分为术前(5.7±1.0)分,术后(0.2±0.4)分。结论:硅胶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跖趾关节活动明显改善,中短期效果确切,是治疗跖趾关节疾病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硅胶假体 跖趾关节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5E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随机抽取50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5E康复护理模式干预。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及运动功能。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要低,实验组运动功能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E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可改善其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5E康复护理 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S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方法通过制定5S管理计划、方案、目标、实施方法等,在骨科病房实施5S管理模式。通过对护理事件风险的发生率分析以及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分析其差异性。结果在实施5S管理前,护理事件风险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分别为2.05%和94.53%,实施后,护理事件风险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分别为1.11%和96.40%,差异显著(p<0.05)。结论5S管理模式应用于骨科病房的护理工作,可降低护理事件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5S管理 骨科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AES)同时测定黎药胆木中5种重金属元素铅、钛、硼、钡、镍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通过ICP-AES同时测定5种重金属元素。结果各重金属元素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3);精密度良好,RSD值均<2.0%;加样回收率为89.8%~100.1%。结论该方法具有便捷、准确、可靠、灵敏度高的优点,可用于同时测定黎药胆木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 标签: 胆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重金属元素 中药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5A”护理干预对男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男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5例为对照组,再选取2015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男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5A”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近期戒烟成功率(3个月)及远期戒烟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近期戒烟成功率和远期戒烟成功率分别为70.77%和5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08%和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A”护理干预法可提高男性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戒烟效果,效果优于常规干预法进行戒烟指导。

  • 标签: &ldquo 5A&rdquo 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 戒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联合5-氨基酮戊酸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9月-2018年8月90例痤疮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光动力疗法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光动力疗法联合5-氨基酮戊酸治疗。比较两组痤疮控制率;丘疹消失时间、囊肿消失时间、结节消失时间、脓疱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痤疮症状评分、GAG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治疗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痤疮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丘疹消失时间、囊肿消失时间、结节消失时间、脓疱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痤疮症状评分、GAG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痤疮症状评分、GAG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联合5-氨基酮戊酸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光动力疗法 5-氨基酮戊酸 痤疮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评价空心钉附加内侧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青少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前侧阔筋膜张肌及缝匠肌间隙入路放置内侧支撑钢板,采用有限切开复位空心钉附加内侧支撑钢板内固定。结果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4.7个月,末次随访时X线片示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未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折愈合时间10~15周,平均11.3周。疗效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4例,良1例。结论前侧直接入路有限切开复位空心钉附加内侧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青少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疗效可靠,可显著降低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空心钉 支撑钢板
  • 简介:背景:第5掌骨头颈部骨折治疗方法较多,目前主流方法为克氏针或接骨板螺钉内固定,但临床预后效果不一。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治疗第5掌骨头颈部明显短缩及成角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7年4月手术治疗的176例第5掌骨头颈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骨骺均闭合,掌骨严重短缩,颈干角较健侧增大30°。所有手术均在臂丛麻醉下进行。其中37例行接骨板螺钉内固定(A组),61例行闭合复位头颈部交叉克氏针固定(B组),78例行掌骨基底部顺行穿髓内克氏针及石膏外固定(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第5掌指关节活动度、疼痛VAS评分,手指抓握力量及主观感觉等。结果:A、B、C三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3个月(10-39个月)、18个月(12-24个月)、19个月(12-23个月)。末次随访时,A、B、C三组的第5掌指关节活动度分别为72°(58°-82°)、88°(80°-90°)、88°(80°-90°),A组的关节活动度显著低于B组和C组,但B组和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疼痛直观模拟评分:A、B、C三组分别为10分(5-40分)、4(0-22分)、6(0-20分),A组得分显著高于B组和C组,但B组和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抓握力量:A、B、C三组分别为70%(61%-88%)、100%(88%-110%)、100%(83%-114%),B组和C组基本相同,并与健侧手无明显差别。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且低于健侧手。X线检查结果显示三组均骨性愈合,无骨不连发生;A组无短缩及再移位,B组4例、C组9例出现10°之内的再移位,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移位明显的第5掌骨头颈部骨折,顺行髓内穿针技术和经皮交叉克氏针技术优于接骨板螺钉固定;从术中透视次数、手术瘢痕及再次手术取内固定等因素考虑,更推荐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

  • 标签: 掌骨骨折 移位 顺行髓内针 经皮交叉克氏针 微型髁接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