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8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新生儿CYP1A1、GSTM1、GSTT1基因的多态性分布,为新生儿建立相应基因型记录,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方法收集新生儿脐血,抽提其中有核细胞的DNA,PCR扩增CYP1A1、GSTM1、GSTT1基因的特征性外显子片段。限制酶切CYP1A1扩增产物,RFLP分析每个标本的基因型;非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分析GSTM1、GSTT1的基因型。结果CYP1A1、GSYM1和GSTT1基因型均成多态性分布,CYP1A1的基因型分布有3种,分别为A/A基因型占60.9%、A/G基因型占34.5%、G/G基因型占4.5%;GSTM1的基因型有2种分别为GSTM1+/+和GSTM1+/0占85.5%、GSTM1-/-占14.5%。GSTT1基因型分布为GSTT1+/+和GSTT1+/0占76.1%,GSTT10/0为23.6%。结论在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中,他(她)们的代谢酶CYP1A1、GSTM1、GSTT1基因存在着多态性分布的现象。

  • 标签: 新生儿 细胞色素P450 谷胱甘肽-S-N移酶 基因多态性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2岁,主因反复发热伴双下肢红斑2年门诊以“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收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柯兴氏面容,眉毛及睫毛稀疏,颜面隐约可见陈旧性红斑,双侧腹股沟各扪及1花生米大小质软,边界清楚,活动、无压痛之淋巴结。双下肢见散在新旧不同,大小不等,直径约0.3cm~2.0cm红斑,其边界清楚,压之不褪色,新生红斑高于皮肤,压痛明显,红斑之间皮肤正常。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右大腿中部正前方见一约3cm×3.

  • 标签: 麻风 误诊
  • 简介:患者,男,42岁,发现颈前一肿物一月余,2004-11-15来我院就诊,近期有多饮、消瘦,无心慌、多汗、性躁等症状。查体:声音嘶哑、低调,颈软、气管居中,左颈前部可触及肿块约2.5cm×3.0cm,质中等、光滑、界清,无明显压痛,可随吞咽上下活动,未闻及明显血管杂音。B超示:甲状腺左侧叶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甲状腺左侧叶气管旁淋巴结肿大;

  • 标签: 甲状旁腺癌 误诊
  • 简介:患者,女,21岁。于2001年6月进藏,自2001年7月由于过度劳累和心情不好第一次出现不明原因反应,具体症状:情绪激动,呼吸急促,手脚(嘴唇)麻木,意识清醒,但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失控感),大喊大叫,四肢僵硬,站立困难,有恐惧感及濒死感等,吸氧休息后症状很快减轻。2002年去军队院校进修,军训期间再次出现类似症状。之后,如遇过度劳累、心情不好即出现上述症状,共计五、六次。

  • 标签: 惊恐发作 焦虑障碍 高原反应 心理疏导
  • 简介:<正>临床资料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8岁。因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伴恶心22小时,于1999年5月19日24时入院,入院前22小时突然出现中上腹部疼痛,呈绞窄样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重,无向别处放射,同时感到腹胀,恶心,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无心悸、气促及尿频尿痛,无发热。患者既往曾患“胃病”13年。体检:一般情况尚可,体温37.4℃,脉搏8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20/11kPa。神志清,呈急性

  • 标签: 急性胃扭转 停止排气 上腹部疼痛 广东台山 钡灌肠 持续性
  • 简介:我们在手术中发现阑尾畸形1例,报告如下.病例:患女,18岁,主诉转移右下腹痛10小时,伴发热,达39℃;恶心、呕吐数次入院.既往体健,无类似发病史.入院时查体:T39℃,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局限性腹肌紧张;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均呈阳性.实验室检查:WBC20.9x109/L,N0.91,L0.09.初步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 标签: 双腔阑尾 手术 诊断 血液供应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女,28岁。因左上腹部肿物2年,加重3个月,伴上腹部胀满、食欲减退、周身乏力,于2001—01—30入院。既往有腹部外伤史。脉搏84/min,血压112/75mmHg。皮肤无黄染,表浅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未见异常。左上腹部膨隆,可触及儿头大的肿物,质中等,表面光滑,活动度差,腹部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存在。血常规:白细胞4.2×10~9/L,中性0.76,淋巴0.24。B超检查:左上腹可探及45cm×35cm肿物,肿物回声不均,肿物与脾脏界限不清。上消化道钡透:肿物将胃挤向右侧。初步诊断:脾脏肿瘤,于02—05在全麻下行手术治

  • 标签: 脾脏囊肿 诊断 手术 病例报告
  • 简介:患者,28岁,汉族,因贫血入院,既往无输血史及其他免疫史,体温36.6℃,血压12/8kPa,Hb:51g/L,2001年11月5日因定型困难来本站就诊,遂进行以下实验.

  • 标签: BM亚型 血型鉴定 病例 贫血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30岁,住院号2504,停经3个月,下腹痛2h,于2006年2月28日9时30分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婚后足月分娩一次。末次月经2005年12月19日,停经40多天,查尿HCG(+),确诊为早孕。2006年2月6日超声提示:早孕。于2006年2月27日无诱因突然下腹疼痛,无呕吐、腹泻,无阴道流血,就诊,采处理,但疼痛缓解。

  • 标签: 宫内外同时妊娠 下腹疼痛 病例报告 月经规律 足月分娩 末次月经
  • 简介:患者,女性,67岁,以“绝经17年,发现盆腔包块5年”为主诉入院。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式,阴道畅,宫颈光滑,无肥大,发现宫体平位,增大如孕50d,活动良好,双侧附件区未触及明显肿块。B超:盆腔内可见一6cm×6cm,实性强回声光团,形态尚规则,提示盆腔内实性占位。临床诊断:子宫平滑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子宫大小10cm×7cm×6cm,前壁明显隆起,表面光滑,灰红色,切面前壁肌层可见一球形肿瘤,包膜完整,大小5cm×5cm×4cm,于宫壁肌层分界清,黄色,质软。

  • 标签: 子宫脂肪瘤 子宫平滑肌瘤 术后病理检查 实性占位 子宫切除术 盆腔包块
  • 简介:患者女,38岁.上腹部胀痛1年,加重半月,于1998年3月10日入院.查体:上腹部偏左可扪及5cm×4cm大小包块,光滑,边界清,无压痛,活动尚可,无搏动感.胃镜示胃癌.于1998年3月16日行胃癌根治术.手术所见:胃体前壁肿物直径约10cm,未达后壁,肿物与周围各脏器无粘连,幽门下淋巴结肿大.

  • 标签: 胃恶性间质瘤 幽门下淋巴结 梭形细胞 肥城矿务局 核分裂像 上皮样细胞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21岁。因左上腹疼痛20余日于1998—03—20入院。病初伴有畏寒和发热,入院时腹部疼痛轻微。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等传染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及遗传病史。查体:上腹略显饱满,肝肋下未触及,脾大肋下3cm。B超示肝被膜光滑,实质分布均匀。左膈下、脾内上方、胃前方、胰腺和横结肠前上方可见一密度与肝类似的巨大包

  • 标签: 肝细胞腺瘤 病例报告 肝左外叶 腹部疼痛 肝被膜 横结肠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21岁。以双下肢无力1年于1995—05—19入院。1年来无明显诱因双下肢无力。尤以跑步及上楼时为重,时有双下肢浮肿,伴头晕、周身乏力、多汗,偶有发热。查体:体温36.2℃,血压16/11kPa。贫血貌,周身皮肤白暂、细嫩,右臀部见10cm×15cm色素沉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发现异常。肝肋下触及2.0cm,质软、无触痛。脾肋下触及3.0cm。移动性浊音(一)。双下肢指压痕(+)。

  • 标签: POEMS综合征 CROW-FUKASE综合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倒经,亦称逆经或经行吐衄。李时枕说:女子之经,一月一行,其常也,或先或后,或通或塞,其病也。倒经的发病,多在月经周期之前2~3d,或经行初期出现有规律的衄血,连续3~4d左右,多数患者衄血后经潮,但量极少,个别患者则经不在行,至于不衄血而只吐血者,临床上较为少见。铭者在临床上辨证治疗重症倒经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 标签: 验案 经行吐衄 月经周期 辨证治疗 衄血 重症倒经
  • 简介:1病例资料患儿,男性,8个月,因发现左前臂肿物3个月于2004年3月22日入院.患儿于3个月前无意中被发现左前臂掌面偏尺侧长一黄豆大小肿物,而后的3个月中,肿物呈进行性增大.病程中患儿无异常哭闹现象,无发热.入院时查体:一般情况好,生长发育正常,其它系统未见异常.无家族史.专科情况:左前臂掌面尺侧可见局部皮肤隆起,皮下可触及一大小约7cm×4cm×4cm肿物,质地中等,无波动感,无压痛反应,边界尚清楚,局部皮温正常,无红肿.X光片结果示:左尺桡骨骨质结构完整,软组织内尺侧可见一包块阴影,边缘尚光滑,密度均匀一致,其它未见异常改变.初步诊断:左前臂肿物(性质待查).经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后,于2004年3月25日在基础麻醉下行左前臂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尺侧腕屈肌肌腹,有包膜,与其它组织无粘连,尺动、静脉及尺神经发育良好.将肿物连同尺侧腕屈肌完整切除后测量标本:肿物大小为6cm×4cm×3cm,切面灰白色,实性,质地较软,似鱼肉状.术后留取标本送病理.2004年3月31日病理结果回报:(左前臂)尤文氏瘤.最后确诊为:左前臂尤文肉瘤.

  • 标签: 肿物 左前臂 入院 尤文肉瘤 婴儿 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