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包膜及近包膜组织对诊断早期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肝硬化患者为病变组,以同期手术治疗而临床无阳性发现的非肝硬化患者24例为对照组,采用高频超声对包膜进行形态观察。结果高频超声检查包膜及近包膜组织异常的敏感性91.17%(33/36)。结论高频超声对纤维化和肝硬化早期诊断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早期肝硬化 高频超声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日益增多,如心脏瓣膜置换、人工关节置换、动静脉导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应用愈加普遍,使得生物医学材料相关感染发生率亦升高,导致生物医学材料应用受到限制.在对生物医学材料相关感染和某些慢性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难以控制的病因研究中,小林宏行提到了细菌生物病(BacterialBiofilmDisease)的概念[1].由于生物可以保护细菌抵御抗菌药物的杀伤和逃逸宿主的免疫[2],导致临床相关感染的难治性,所以关于生物耐药屏蔽的研究已成为国外医学、药学、微生物学专家所关注的问题.

  • 标签: 生物膜 细菌生物 耐药屏蔽
  • 简介:经细胞核膜NTPase的活性变化调节mRNA的特异转运,  2 核膜结构、核苷三磷酸酶(NTPase)及成熟mRNA的出核转运,核核苷三磷酸酶(NTPase)包括大鼠肝细胞核膜NTPase、骨骼肌细胞核膜钙依赖性NTPase、大鼠心肌细胞核膜镁离子依赖性NTPase等多种报道形式

  • 标签: 核膜 核苷三磷酸酶 膜核苷三磷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细菌生物是细菌为适应自然环境有利于生存而特有的生命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现代医学材料和许多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器官组织表面均发现有细菌生物。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细菌生物与生物医学材料相关感染和某些慢性顽固性感染疾病反复发作有关,尤其是葡萄球菌属细菌生物已成为引起很多严重感染久治不愈和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我们对葡萄球菌属细菌生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葡萄球菌属 细菌生物被膜 防治 活性研究
  • 简介:摘要胰腺原发性绒毛癌临床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示血清人β-绒毛促性腺激素明显升高,影像学检查提示胰腺及肝脏占位,病理诊断为胰腺绒毛癌伴肝脏转移。经化疗,血清人β-绒毛促性腺激素下降。

  • 标签: 胰腺 绒毛膜癌 转移 体层摄影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旁腺功能及喉返神经施解剖技术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本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诊治甲状腺肿瘤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甲状腺全切术及解剖技术,对比两组技术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后1d血清钙及术前PH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d血清钙水平明显较高,观察组术后PHH水平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喉返神经功能正常率明显较高(p<0.05),喉返神经功能暂时性瘫痪率明显较低(p<0.05),两组喉返神经功能永久性瘫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技术应用于甲状腺肿瘤患者治疗中,明显改善甲状旁腺功能,保护喉返神经不受损伤。

  • 标签: 被膜解剖技术 甲状旁腺功能 喉返神经
  • 简介:摘要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上常见的多重耐药菌之一,因其可以通过产生具有“保护作用”的生物从而影响抗菌药物的渗透杀伤效能,导致宿主形成顽固而持久的慢性感染。生物使得铜绿假单胞菌产生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对宿主免疫系统的逃避性,因此传统常规的抗菌药物很难达到有效的杀菌治疗效果。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生物形成的过程及影响生物的调控机制可以为我们今后研究新的抗菌药物提供思路和方法。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调控机制
  • 简介:将由从患病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肝脏中分离的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QHD-1菌株,在盐离子浓度为0%~8%NaCl、温度为4℃、10℃、15℃、20℃、25℃、30℃和35℃、pH1~10(间隔1单位)、添加0%~2.0%(NH4)2SO4和0%~8%MgSO4的50mLTSB培养液中常规培养,采用改良微孔板法研究盐离子浓度、温度、pH、NH4+、Mg2+对哈维氏弧菌QHD-1生长和生物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上述因素均影响菌株QHD-1的生长,在盐离子浓度3%、30℃、pH8时,菌株QHD-1生长最好;NH4+、Mg2+能促进QHD-1菌株生长;菌株QHD-1能在聚苯乙烯板上形成生物,且受初始菌液浓度等上述因素的影响;生物形成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0℃、pH8、盐离子5%、初始菌液浓度1.0×109cfu/mL。本研究结果可为生物形成机制与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哈维氏弧菌 生物被膜 理化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采用Viatorr覆支架行经颈静脉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接受Viatorr覆支架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资料。术后进行随访,复查上腹部CT,以评价TIPS疗效。结果对8例患者均成功手术,均采用直径8mm、覆段长度50~80mm的Viatorr覆支架建立内分流道。对其中1例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患者于门静脉端置入8mm×40mm的E-Luminexx裸支架1枚;1例患者因静脉端狭窄于静脉端置入8mm×40mm的Fluency覆支架1枚。术后患者门静脉压力由术前的[33.08(29.32,40.22)]mmHg降为E23.31(21.43,26.5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P=0.012)。术后随访1.1~7.7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均未再发生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术后2例患者发生性脑病。术后1~7.7个月复查示所有患者TIPS分流道通畅。结论对国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应用Viatorr支架行TIPS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Viatorr支架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高血压 门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绒毛十二指肠多发转移患者的护理策略,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病例分析总结了绒毛十二指肠多发转移患者护理的关键方法,采用多学科合作并强调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护理和心理支持。结果:个体化的综合护理方案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延缓疾病进展。结论:通过实施个体化、综合的护理方案可以显著改善绒毛十二指肠多发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为其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支持。

  • 标签: 绒毛膜癌肝十二指肠 多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成像(CEUS)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侵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PTC的198例患者(227个结节),男94例,女104例,年龄(47.06±15.33)岁,年龄范围为22~69岁。术前分别行常规超声和CEUS检查,比较常规超声和CEUS诊断PTC侵袭的效果。结果227个癌灶中,150个为侵袭性,77个为非侵袭性。常规超声检查时,非侵袭组(非侵袭性癌灶)和侵袭组(侵袭性癌灶)的病灶大小、边界及造影前病灶附近是否连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检查时,非侵袭组和侵袭组的病灶动脉期灌注模式、造影后病灶附近是否连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造影后病灶动脉期向心性灌注、病灶附近不连续与侵袭相关。CEUS诊断灵敏度均高于常规超声诊断,CEUS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常规超声。结论CEUS对PTC侵袭的检查较常规超声具有更高的评估价值,可为临床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被膜侵袭 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成像
  • 简介:目的:检测不同培养基对白念珠菌生物产生法尼醇的影响.方法:白念珠菌标准株SC5314分别接种到含有RPMI1640、YPD、RPMI1640+10%胎牛血清(fetalcalfserum,FCS)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形成白念珠菌生物.在接种1.5-48h内,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法尼醇产生的情况.结果:在RPMI1640、YPD培养基中,法尼醇分泌量随生物的成熟而逐渐增加,在生物形成后期至成熟期达到高峰;在RPMI1640+10%FCS培养基中,法尼醇的产生在48h内呈增长趋势.12h时,YPD培养基中法尼醇的分泌量高于其它两组(P〈0.05);48h时,RPMI1640+10%FCS培养基中法尼醇分泌量最高(P〈0.05).结论:白念珠菌生物法尼醇分泌量与培养基种类存在相关性.

  • 标签: 白念珠菌 生物被膜 法尼醇 培养基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