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4 个结果
  • 简介:野外训是新军事训练大纲规定的科目,我部每年都安排部队进行高原训。为了做好部队高原训前期的医疗保障工作,我院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介绍如下。训前期保障方案的制定根据我部的训练任务、训时间及气候特征等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前期医疗保障方案。

  • 标签: 部队高原驻训 医疗保障工作 训练大纲 野外驻训 气候特征
  • 简介:摘要:“高原地区”可以说是冰峰耸峙,雪原苍茫,这里平均海拔4000m以上,高寒缺氧,空气稀薄,紫外线强烈,广大边守防官兵常年承担着抢险救灾,反恐维稳,边境管控等急难险重的任务,很多青年官兵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压力过大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身体长时间处于生理与心理应激状态,从而产生很多心理疾患,如何做好高原边防部队心理工作,培育青年官兵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增强其适应高原边防高寒缺氧环境,是高原边防部队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高原边防部队官兵心理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做一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训官兵不可避免的会长时间暴露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中,高原病、皮肤皲裂、传染病以及其他类型的公共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对官兵的身心状态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而及时明确高原训官兵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有效提升部队战斗力以及高原训官兵生存能力,本文将结合高原特点以及训常见卫生问题,明确高原训官兵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确保高原训效率以及质量的可持续提升。

  • 标签: 高原驻训 常见疾病 预防措施
  • 简介:目的总结野外部队卫生防病工作的方法和经验,探索卫生防病工作规律,确保官兵身心健康。方法深入部队,掌握情况,认真分析,加强指导,归纳总结。结果总结出野外部队卫生防病工作的4点体会:(1)充分做好训前防病准备;(2)改善训地生活环境卫生;(3)普及卫生防病知识;(4)提高卫生防病综合保障能力。结论通过实践总结的做法和体会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对其他部队的卫生防病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军队 野外驻训 卫生防疫
  • 简介:野外训期间,部队官兵担负着军事训练、实兵演习等众多任务,对膳食营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对部队野外训期间的膳食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一、膳食营养结构不合理,导致官兵每日营养失衡。目前,野外训官兵的膳食存在总的摄入量过高、膳食营养结构不合理、蛋白质和脂肪过多、糖类摄入偏低的现象。

  • 标签: 部队野外驻训 膳食结构 部队官兵 膳食营养结构 军事训练 实兵演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西藏地区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官兵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内地。然而诊疗条件的落后导致高原官兵口腔问题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从而影响官兵身体健康及部队战斗力;因而提升高原部队口腔卫生服务水平迫在眉睫。

  • 标签: 高原 官兵 口腔 卫生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原训某部官兵血压变化,分析引起改变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10月由低海拔地区(海拔645m)行进至高原(海拔4700m)执行任务的某部男性官兵60名为研究对象,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每月对官兵血压进行监测,探究不同时间点官兵的血压变化情况。将官兵根据血压情况分为血压升高组和血压正常组,采用单因素X2检验总结官兵血压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时间点官兵SBP和D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训时间延长,官兵SBP和DBP均呈现先升高后平稳的趋势,训4个月时SBP和DBP均高于1~3个月(P均<0.05)。血压升高组23例,血压正常组37例,经单因素X2检验,血压升高组年龄≥28岁、执行高原训任务次数≥2次、身体质量指数(BMI)≥24kg/m2和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比例均高于血压正常组(P均<0.05)。结论高原训官兵血压随训时间增加而增加,同时年龄、执行高原训任务次数、BMI和高血压病家族史均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血压 高海拔 影响因素
  • 简介:航空医疗救援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军队应急医学救援的重要手段,根据未来战争中医疗后送任务加重的情况,卫勤保障必须具有很强的机动能力,做到迅速救治和快速后送,加强空中医疗救援力量建设,提高快速反应和持续保障的能力,对于保障打赢未来空中作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南海海域广,纵深大,地面支撑点少,地理环境复杂,加强南方部队空中医疗救援力量建设十分重要,现就其建设的主要目的进行探讨。

  • 标签: 航空 救护飞机
  • 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增多,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也呈现出普遍化、经常化、多样化的特点,已成为军事斗争的重要内容,并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青藏高原部队处在少数民族集结地区,自然环境复杂,这给做好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结合近几年来组织参与藏区维稳、抗震救灾、应急支援保障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实践,就如何做好高原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 标签: 非战争军事行动 卫勤保障工作 高原部队 非传统安全 军事斗争 少数民族
  • 简介:近几年来,我部成建制千里机动,开赴川西高原地区进行一体化训练.由于部队急进高原,机动距离远,驻地环境艰苦,气候特殊,疫情复杂,给卫勤保障带来较大困难.针对部队训练任务及该地区的特点,我们采取全程卫生干预措施,建立科学防疫体系,为训期间官兵的健康及训练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 标签: 驻训 卫勤保障 川西地区 高原地区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南苏丹(瓦乌)联合国维和二级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眼病患者疾病谱特点和人员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在联合国维和二级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82例眼病患者。结果眼科疾病谱特点眼部感染性疾病27例(32.93%),眼外伤8例(9.76%),屈光不正8例(9.76%),其他眼内科疾病共占35.14%,查体11例(13.41%)。人员国籍及职业特点联合国人员80例,非联合国人员2例,为南苏丹当地人。分属战区出兵国部队,国际与当地雇员,志愿者,民事警察及当地人员。结论联合国南苏丹(瓦乌)特派团二级医院,眼科设备有限,患者来源复杂,在诊疗过程中,自身需具备过硬综合素质,合理协调,详实记录诊疗过程,从而圆满完成任务。

  • 标签: 维和部队 二级医院 眼科
  • 简介:摘要部队野外训通常处于相对陌生地域环境。训期间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或者野战宿营车内,采取集中训练与住宿的方式。由于这种训方式人群密集度高、人员训练活动范围广,加之演习训练强度大、任务类型特殊,战士长时间处于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当中,感染森林脑炎、鼠疫、兔热病、蜱传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乙型脑炎、炭疽病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几率较大,这就给部队卫勤保障工作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因此,本文结合部队野外训期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卫生防疫重点与难点,针对采取的预防策略展开论述。

  • 标签: 部队 野外驻训 自然疫源性疾病 卫生防疫
  • 简介:目的:研究高原边防与部队返回平原后血液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来自西北地区高原防守6个月以上官兵28名、训4个月官兵30名,分别在返回平原20d进行血液常规、生化检测分析,观察高原官兵返回平原后机体血液指标的变化。平原官兵30名为对照组,同期进行相同项目检查。结果高原守防部队部队与平原部队比较生化指标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谷丙转氨酶、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肌酐、尿酸、极低密度脂蛋白等有差异(P〈0.05),血常规指标中红细胞、血红蛋白、RBC压积、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分布宽度-SD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高原守防部队部队谷丙转氨酶、肌酐、红细胞、血红蛋白、RBC压积、中间细胞比率、中间细胞数、中性细胞数、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SD有明显偏高(P〈0.05),高原守防部队部队总蛋白、白蛋白、白球比、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极低密度脂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明显偏低(P〈0.01)。结论高原环境对人体血液指标变化有一定影响,应高度重视高原部队官兵返回平原的健康,尤其是对长期担任守防任务的边防官兵,需要建立系统的医疗保健措施,形成规范的保障机制,对维护官兵身体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原 任务 官兵 血液生化 平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进高原脑梗死与高原脑水肿的临床特征对比。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急进高原脑梗死患者20例,并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高原脑水肿患者2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进高原脑梗死组患者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高原脑水肿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进高原脑梗死组发病时间明显早于高原脑水肿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病时间以及临床症状等方面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急进高原脑梗死组患者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原脑水肿组,合并高原脑水肿比例明显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环境具有低压、缺氧的特点,可能是导致急进高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合并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在进入高原时应在初期即做好对急进高原脑梗死的防范。

  • 标签: 急进高原脑梗死 高原脑水肿 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