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高原地理环境特殊,具有高寒、低氧、低气压、紫外线强等特点,可对长期驻守的官兵身心健康和军事作业能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021年5月份我单位接收海拔3000-5000m以上官兵3人,海拔5000-5569m以上官兵21人,高原时间平均11-13个月。为其1个月的康复疗养针对性开展高原官兵职业病筛查、心理健康维护、景观治疗、水疗汗蒸、高压氧舱治疗、健康教育、营养干预等多项措施,切实达到了提高部队战斗力恢复战斗力的目标。现将具体做法综述如下。

  • 标签: 高原 官兵 疗养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原部队官兵高尿酸血症情况调查。方法:选取某高原地区部队官兵335人2021年1月--2021年7月于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其中,分为高尿酸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无意识心理护理在急进高原部队官兵中出现急性高原反应的应用。方法:抽取102名从平原地区进驻高原训的官兵在急性高原反应(AMS)治疗中采用无意识心理护理。结果:102名从平原地区进驻高原训的官兵在高原反应的治疗中,全程运用无意识心理护理,无论其对高原病的正确认识,还是自我调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缩短了平均治疗天数,提高了官兵战斗力。结论:官兵在急进高原训发生急性高原反应,运用无意识心理暗示法,可提高官兵在高原训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 急进高原 急性高原反应(AMS) 无意识心理护理 官兵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无意识心理护理在急进高原部队官兵中出现急性高原反应的应用。方法:抽取102名从平原地区进驻高原训的官兵在急性高原反应(AMS)治疗中采用无意识心理护理。结果:102名从平原地区进驻高原训的官兵在高原反应的治疗中,全程运用无意识心理护理,无论其对高原病的正确认识,还是自我调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缩短了平均治疗天数,提高了官兵战斗力。结论:官兵在急进高原训发生急性高原反应,运用无意识心理暗示法,可提高官兵在高原训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 急进高原 急性高原反应(AMS) 无意识心理护理 官兵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南苏丹(瓦乌)联合国维和二级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眼病患者疾病谱特点和人员组成。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3年 7月至 2014年 2月在联合国维和二级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 82例眼病患者。结果 眼科疾病谱特点:眼部感染性疾病 27例( 32.93%),眼外伤 8例( 9.76%),屈光不正 8例( 9.76%),其他眼内科疾病共占 35.14%,查体 11例( 13.41%)。人员国籍及职业特点:联合国人员 80例,非联合国人员 2例,为南苏丹当地人。分属战区出兵国部队,国际与当地雇员,志愿者,民事警察及当地人员。结论 联合国南苏丹(瓦乌)特派团二级医院,眼科设备有限,患者来源复杂,在诊疗过程中,自身需具备过硬综合素质,合理协调,详实记录诊疗过程,从而圆满完成任务。

  • 标签: 维和部队 二级医院 眼科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疆某基层雷达兵部队训练伤发生的现状和发生率,深层次分析引发训练伤的主要原因和相关因素,找到防治训练伤的措施办法,为提升雷达兵部队训练效率,降低训练伤发生率提供医护保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专家咨询、定出措施的办法,对疆某基层雷达兵部队训练伤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疆某基层雷达兵训练伤发生率为59.9%,损伤类型以软组织损伤(挫伤、擦伤、韧带撕裂伤)为主,主要集中在颈椎、腰椎等部位。结论 疆某基层雷达兵部队训练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思想上重视不够,组训施训管训意识不强,训练伤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应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加强训练伤防治教育,实施科学合理的防治干预措施,提升训练效果、提高战斗力水平。

  • 标签: 基层 雷达兵部队 训练伤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献血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减少官兵因无偿献血对日常训练和执行任务的影响,拟为血液应急储备打下牢实基础。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血站无偿献血的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的部队官兵,按症状归纳统计区分轻度反应、中度反应和重度反应发生率。结果 159名官兵均为轻度和中度反应,未出现重度反应。反应发生率为3.88%,高于国内统计数据。结论 目前这种短时间、集中、大量的无偿献血活动的服务和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 标签: 献血反应 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部队官兵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献血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减少官兵因无偿献血对日常训练和执行任务的影响,拟为血液应急储备打下牢实基础。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血站无偿献血的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的部队官兵,按症状归纳统计区分轻度反应、中度反应和重度反应发生率。结果 159名官兵均为轻度和中度反应,未出现重度反应。反应发生率为3.88%,高于国内统计数据。结论 目前这种短时间、集中、大量的无偿献血活动的服务和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 标签: 献血反应 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部队官兵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对比歼击机飞行员在进入高原地区训之前和训之后的血常规指标。方法:以2020年11月-2021年11月为本次研究的时间区间,将我中心疗养的由平原地区进驻高原地区的歼击机飞行员25例作为研究组主要对象,同时选取同期由平原地区进驻到高原地区的地勤人员1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红细胞、血小板的指标结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进驻高原后,RBC、HGB、HCT明显出现了升高,MCHC、PCT明显下降(P<0.05)。此外,对照组训后的MCV、RDW、MPV、PDW高于训前(P<0.05)。上述数值变化当中,对照组数值均处于正常范围中,但研究组数值变化均超出平均正常人体数值范围。结论:在高原环境下,歼击机飞行员飞行员的血常规指标会出现一定的变化,相关单位需要对其多加关注,以积极的干预措施帮助受训官兵强化适应,减少不良风险。

  • 标签: 歼击机飞行员 高原驻训 血常规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对比歼击机飞行员在进入高原地区训之前和训之后的血常规指标。方法:以2020年11月-2021年11月为本次研究的时间区间,将我中心疗养的由平原地区进驻高原地区的歼击机飞行员25例作为研究组主要对象,同时选取同期由平原地区进驻到高原地区的地勤人员1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红细胞、血小板的指标结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进驻高原后,RBC、HGB、HCT明显出现了升高,MCHC、PCT明显下降(P<0.05)。此外,对照组训后的MCV、RDW、MPV、PDW高于训前(P<0.05)。上述数值变化当中,对照组数值均处于正常范围中,但研究组数值变化均超出平均正常人体数值范围。结论:在高原环境下,歼击机飞行员飞行员的血常规指标会出现一定的变化,相关单位需要对其多加关注,以积极的干预措施帮助受训官兵强化适应,减少不良风险。

  • 标签: 歼击机飞行员 高原驻训 血常规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对部队官兵知己健康管理效果,探索健康管理模式在部队医疗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对新疆乌鲁木齐市某部1658名官兵进行知己健康危险因素评价进行全面评估,在集中进行干预的基础上查出部分体质量超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简称“三高”)及心身性皮肤病(痤疮、慢性单纯性苔癣、急性单纯性痒疹、结节性痒疹、斑秃)。结果 管理后参与官兵的体质量、体质指数、腰围、血压和心身性皮肤病等改善明显,血脂和血糖等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知己健康管理切实有效,在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合当今部队医疗保健需要。

  • 标签: 知己 健康管理 医疗保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高原性肺水肿患者护理工作中,对患者肺功能造成的影响,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0年9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将我院数据库内资料登记有效的12名高原性肺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后,所有患者均选择相应的康复性护理,医务人员在护理完成后对所有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进行记录,并判断患者的病情康复状况,同时记录12名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在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完成治疗后,医务人员针对患者的血气指标进行记录后发现,相较于治疗前患者的康复状况良好,数据经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本次研究12名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分相较于治疗前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而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3.2±1.0d。结论:在开展高原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时,将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其中,能够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改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高原性肺水肿 综合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前,海警基层部队卫勤保障存在着问题和困难,诸如人才队伍不稳定、专业技能适应不了现实需求、卫生防疫技术力量薄弱等。在新形势下新使命和新任务要求海警基层部队卫勤保障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需要开展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加强决策管理和责任管理,注重人员培训和合理配置,开拓新的服务渠道,满足部队医疗卫生需要。本文主要针对海警基层部队卫勤保障面临的主要课题,呈现的主要特点,研究探讨海警基层部队在新形势下加强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的对策,提高基层医疗的服务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海警部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 标签: 海警部队 卫勤保障 卫生装备
  • 简介:摘要 目前,海警基层部队卫勤保障存在着问题和困难,诸如人才队伍不稳定、专业技能适应不了现实需求、卫生防疫技术力量薄弱等。在新形势下新使命和新任务要求海警基层部队卫勤保障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需要开展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加强决策管理和责任管理,注重人员培训和合理配置,开拓新的服务渠道,满足部队医疗卫生需要。本文主要针对海警基层部队卫勤保障面临的主要课题,呈现的主要特点,研究探讨海警基层部队在新形势下加强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的对策,提高基层医疗的服务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海警部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 标签: 海警部队 卫勤保障 卫生装备
  • 简介:摘要: 此次新冠病毒 暴 发突然,在新冠疫情控制期间,部队长期采取超常规管理,压力大、任务重,过于单一的生活容易让部队官兵出现负面心理。另外由于部队的驻地环境往往比较艰苦,紧张形势下的战备执勤任务繁重,在加上训练时的精神紧张、纪律约束性强,各类不良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可能会导致官兵产生过分的应激反应。保持军人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保证军事训练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在疫情这种特殊时期,更要保持官兵的心理稳定。

  • 标签: 新冠疫情 部队官兵 心理
  • 简介:【摘要】在我国,基层部队人员众多,承担着我国军事重任,因此训练任务和训练压强都较大。面对这样的高压强训练,在缺乏科学性的安排时总会因为训练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为了减小基层部队训练伤发生率,加强对防治方式研发十分重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必须有效分析基层部队训练伤出现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根据训练伤发生原因和种类进行分析。

  • 标签: 基层部队 训练伤 训练伤防治
  • 简介:【摘要】冻伤是由于寒冷作用于机体,引起局部的乃至全身的损伤;在寒冷的作用下,四肢远端和面部的暴露部位末梢小血管发生血栓,局部组织坏死,则为冻伤。部队冬季训练是年度训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扎实有效地搞好训练冻伤的防治,是北方及高寒地区官兵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新时期卫勤保障的一项日常性重点工作[1-2]。

  • 标签: 部队官兵 冬季 冻伤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