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代青少年学生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抑郁问题,本文总结了青少年学生抑郁的前期识别,并对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各种因素进行阐述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 标签: 青少年 抑郁 心理健康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焦虑抑郁青少年实施心理治疗联合药物干预措施的效果,并分析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3月以来焦虑抑郁问题较为突出的96例青少年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心理治疗,对比分析与观察两组青少年SAS评分、SDS评分、平均治疗时间以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青少年治疗前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时间、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均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青少年焦虑抑郁的过程中,采用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方式,有利于减少治疗时间,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治疗 青少年 焦虑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团体心理治疗对改善青少年抑郁焦虑情绪的治疗效果。 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于我院心理科就诊的青少年患者中,检测其SDS,SAS量表,得分均≥50分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选取56名患者,其中28名为实验组,其余28名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团体心理治疗。12周后再次检测其SDS,SAS量表。结果:结合团体心理治疗治疗后青少年SDS评分及SAS评分均低于仅采用一般健康教育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青少年抑郁焦虑情绪,且有利于其学习及社会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团体心理治疗 抑郁焦虑 青少年 治疗效果
  • 简介:社交焦虑障碍[1](socialanxietydisorder,SAD)又称社交恐怖症(socialphobia),是指对社交场合或在人前表演(操作)存在显著的、持续的担忧或恐惧,担心自己会面临窘境,且一旦暴露于这些场合会不可避免地引起焦虑反应,从而妨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美国第4版(DSM-IV)描述,SAD有两个特征,其核心症状是对社交场合存在持续的恐惧,当暴露于公共场合时感到极度焦虑;另一个特点是患者本人认识到这种恐惧是不合理的.

  • 标签: 社交 焦虑障碍 青少年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病前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对61名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及其父母(研究组)与57名正常青少年及其父母(对照组)采用家庭评估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青少年病前与父母、同学或老师人际关系不良,早年负性生活事件及父母关心与控制两个方面有问题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父母有焦虑抑郁问题,教育能力受损者占44.3%,情感表达困难占63.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父母教育态度与各自婚姻关系感受呈正相关,研究组父母教育态度不一致占5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6%(P〈0.05)。结论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制定青少年抑郁障碍预防及早期治疗策略时需考虑家庭危险因素与高危人群。

  • 标签: 抑郁障碍 青少年 家庭因素 家庭评估问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疾病儿童与青少年家属焦虑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 以首发精神疾病儿童与青少年家属64例为对象,分为参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护理干预 首发精神疾病 家属 负性心理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焦虑状态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积极的家庭支持、良好的沟通和情感表达与青少年焦虑状态呈现负相关。相反,家庭冲突、亲子关系不和谐等负面因素与青少年焦虑状态密切相关。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提高家庭支持力度,同时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支持。这些发现为制定针对青少年焦虑问题的干预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强调了家庭环境的积极影响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标签: 家庭环境 青少年 焦虑状态 心理健康 干预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团体游戏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效果。方法:把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游戏组与参照组,每组36例。对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对游戏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团体游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下降,其中游戏组低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团体游戏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效果令人满意,可减轻抑郁症状,促进患者健康成长。

  • 标签: 综合团体游戏 儿童青少年 抑郁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少年抑郁症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39例,药物控制,观察组39例,药物基础上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无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可有效控制不良反应,提升治疗效果,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青少年抑郁症 不良反应 抑郁评分
  • 简介:【摘要】:本文从青少年抑郁症状对自杀行为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阐述青少年自杀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 标签: 青少年 自杀 抑郁症状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青少年抑郁症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22.1.1-2023.10.31期间64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数表下划分为对照组(n=32)常规护理、观察组(n=32)循证护理;比较抑郁评分(SDS)与自尊水平(SES)、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SDS低于对照组,SES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减轻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提升其自尊水平与满意度,可推广。

  • 标签: 青少年抑郁症 循证护理 抑郁评分 自尊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应用在青少年正畸患者初次印模当中对其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口腔科接受正畸治疗的140例青少年患者通过双盲法分成2组,各7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焦虑情绪、护理满意度、印模成功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40.58±2.20分)以及对诊室环境(90.56±2.21分)、护士服务态度(92.12±1.13分)、护士巡视情况(91.53±1.10分)、护理操作技术(93.31±0.25分)的满意度得分、印模成功率(100.00%)都较对照组更佳(p<0.05)。结论初次印模的青少年正畸患者,焦虑情绪比较严重,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有利于焦虑情绪的改善及护理满意度、印模成功率的提高。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青少年 正畸 初次印模 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