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青少年罪犯存在抑郁症状的比例达74.5%以上,患焦虑症的比例为30.5%.引起青少年罪犯抑郁的因素有自罪、精神性焦虑、胃肠道症状、体重下降、迟滞与疑病;引起焦虑的因素有躯体性障碍、焦虑的心理障碍.

  • 标签: 青少年罪犯 焦虑与抑郁 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焦虑抑郁作为儿童青少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两种情绪障碍,已成为威胁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焦虑抑郁由于存在共同的临床表现、行为特征以及遗传和环境病因机制,二者常以共病形式存在,具有近期与远期不良健康效应。本文总结了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共病的流行现状和共病特征,综述焦虑抑郁共病病因学模型和影响因素,并揭示潜在病因机制,试图为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共病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儿童青少年 焦虑 抑郁 共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以180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及抑郁自评量表筛选出高焦虑、高抑郁个体,情绪调节版内隐联想测验、情绪调节策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探讨其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发现:(1)高、低焦虑组和高、低抑郁组在情绪调节内隐态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焦虑抑郁程度越高,越倾向于对情绪控制持消极态度;(2)随着焦虑程度的不断提高,个体对消极情绪刺激习惯使用的忽视策略则越少,习惯使用重视和抑制策略则越多;(3)随着抑郁程度的不断提高,个体对消极情绪刺激习惯使用的宣泄策略越多;(4)个体对情绪控制持积极内隐态度,其对消极情绪习惯使用的认知忽视策略越多且认知重视策略越少。

  • 标签: 焦虑 抑郁 情绪调节内隐态度 情绪调节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青少年学生焦虑抑郁实行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2020年6月-2023年6月结合门诊和其他医院收治的135例青少年学生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观察组(68例),分别实行单一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明显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学生焦虑抑郁患者实行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较佳,有效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 标签: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青少年学生焦虑抑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青少年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且具有明显遗传性,预防和治疗青少年抑郁焦虑已成为精神医学领域的重要问题。研究发现正念水平和自我同情水平与抑郁焦虑症状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正念认知治疗和自我同情练习可以有效的缓解青少年抑郁焦虑。本文通过阅读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正念及自我同情水平对青少年抑郁焦虑的影响,以便今后能采用有效的干预方法让受抑郁焦虑困扰的青少年受益。

  • 标签: 正念 自我同情 青少年生活事件 抑郁 焦虑 遗传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焦虑抑郁青少年患者实施正念认知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60例焦虑抑郁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正念认知干预护理。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的生存质量总评分、积极应对评分更高,焦虑抑郁评分、消极应对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认知干预护理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抑郁青少年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积极应对能力和生活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焦虑抑郁 青少年 正念认知干预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12~16岁在校青少年抑郁状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3—6月,采用整群、分层、随机相结合的方法,抽取镇江市12所学校12~16岁的学生4 268名,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Achenh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进行抑郁因子测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4 268份,回收有效问卷3 544份。12~16岁在校生3 544名,抑郁因子检出214名,总检出率为6.04%(214/3 544),其中男生检出率为5.14%(87/1 691),女生检出率为6.85%(127/1 853),男女生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0,P=0.032)。不同性别、学习情况、家庭教养方式、父母关系、与家人关系、与周围人关系以及父母期望的青少年抑郁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习情况、家庭教养方式、父母关系、与家人的关系、与周围人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是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学习情况、与周围人关系不和以及与家人关系不和是造成青少年抑郁的重要原因。

  • 标签: 青少年 抑郁 行为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焦虑抑郁青少年实施心理治疗联合药物干预措施的效果,并分析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3月以来焦虑抑郁问题较为突出的96例青少年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心理治疗,对比分析与观察两组青少年SAS评分、SDS评分、平均治疗时间以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青少年治疗前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时间、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均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青少年焦虑抑郁的过程中,采用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方式,有利于减少治疗时间,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治疗 青少年 焦虑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首发青少年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首发青少年精神病患者家属共8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宣教,实验组在接受医院常规宣教基础上再提供护理干预。包括支持性心理护理;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调动家属心理、社会支持系统、放松技巧。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对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分析所得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家属抑郁明显好转,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家属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减轻首发青少年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护理干预 首发青少年精神病 家属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宗旨在为青少年抑郁患者应用认知行为治疗结合护理进行干预,分析认知行为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对其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本研究选择了我院在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22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采用字母分配法随机分为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与实施常规护理结合认知行为治理的实验组,每组为110例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 经过不同的干预疗法,所研究的220例青少年抑郁患者中,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分析数据几乎相同,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使用认知行为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实验组心理数据分析结果比常规护理参照组高P<0.05 。结论 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使用认知行为治疗结合护理干预措施,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使患者可以更加积极进行疾病的治疗,更好地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认知行为治理 护理干预 青少年抑郁 焦虑情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