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血管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38例老年血管痴呆患者进行精心的综合护理,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护理满意率达97.4%。结论对血管痴呆的老年患者实施综合的护理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促进病人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康复,有效改善病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老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血管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血管痴呆患者30例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中医辩证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4.6%。结论对血管痴呆患者根据血瘀、肾虚、痰浊等不同病因辨证施治。中医辨证可阻止血管痴呆的发展,改善症状,延缓智能减退速度。

  • 标签: 中医辩证治疗 血管性痴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痴呆的诊疗与康复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脑血管痴呆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者各41例。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反复、持续的康复训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治疗后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HDS-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治疗后HDS-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Vm值、Vs值、PI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治疗后Vm值、Vs值、PI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老年脑血管痴呆同时对患者进行反复、持续的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脑血管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脑血管痴呆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脑血管性痴呆 诊疗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丁苯酞治疗血管痴呆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血管痴呆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丁苯酞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吡拉西坦治疗,治疗8周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8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22.81±3.87)分,ADL评分(40.12±5.21)分,CDR评分(0.81±0.31)分均优于对照组MMSE评分(19.45±2.94)分,ADL评分(46.28±4.94)分,CDR评分(1.62±0.12)分,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痴呆患者采用丁苯酞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丁苯酞 临床疗效 血管性痴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散偏汤加减治疗血管头痛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血管头痛患者,均以散偏汤为主方,辩证加减进行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愈9例,显效13例,好转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散偏汤加减治疗血管头痛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小。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增多,脑血管痴呆是老年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脑梗塞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已不算陌生.当我们看到有人半侧身体活动不利,目光呆滞,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我们会立刻想到脑梗塞后遗症.是的,这种脑梗塞后出现的呆傻现象属于一种脑血管痴呆,即由脑血管疾病导致的痴呆.下面就近年来血管痴呆发病的相关因素等进展进行综述.关键词老年人脑血管疾病血管痴呆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theagingofthepopulationandtheincreaseofcerebrovasculardisease,cerebralvasculardementiaisamajortypeofseniledementiGa.Thewordcerebralinfarctionisnotastrangertous.Whenweseeamanandahalfofthebody,eyesdull,indifferent,unresponsive,wewillimmediatelythinkofcerebralinfarctionsequelae.Yes,thisphenomenonwonthecerebralinfarctionisacerebrovasculardiseaseanddementiacausedbycerebralvasculardementia.Inrecentyears,vasculardementia,aswellasotherrelevantfactorsweresummarized.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16-011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智灵汤治疗血管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协作网痴呆和认知改善组试验数据库(本数据库包括大部分卫生保健数据库和许多正进行的试验,并定期更新),检索时间截至2004年2月.手工检索等83种中医药杂志(1993~2004年).纳入所有智灵汤治疗血管痴呆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内部真实评价,如果所有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足够高并具有相似,则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篇随机对照研究.其结果显示:①治疗组修正的长谷川痴呆量表(Hasegawa'sdementiascalescoring,HDS)积分于8周后明显提高,而对照组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HDS积分差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②两组治疗后P3潜伏期均有缩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52.09,95%CI(-69.79,-34.39),P<0.00001];治疗后两组P3波幅增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1.40,95%CI(-0.02,2.82),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地形图的变化提示,智灵汤改善脑地形图的作用优于脑复康[OR9.90,95%CI(3.34,29.38)].④治疗组于治疗后血清胆固醇(P<0.01)、甘油三酯(P<0.01)和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actoperoxidase,LPO)(P>0.01)含量下降,高密度脂蛋白(P>0.01)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P<0.01)显著提高.⑤治疗前后脑血流图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1.03,95%CI(-1.26,-0.80),P<0.00001].⑥治疗组未见到心、肝和肾的毒副作用.结论由于纳入研究太少,且方法学质量低下,现阶段还不能得出智灵汤治疗血管痴呆是否有效的结论.一篇智灵汤与脑复康对照的临床试验提示,该药可能具有一定的疗效.需进一步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来确定智灵汤治疗血管痴呆的疗效.

  • 标签: 智灵汤 血管性痴呆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血管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脑卒中后遗症,在相关部门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17%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3个月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能障碍,其为血管痴呆病症的临床表现,具体是因脑组织或者脑神经细胞受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近几年随着临床中医的发展,在进行不断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地黄饮子加减治疗方式能够良好针对血管痴呆患者的不同病症进行临床治疗,可良好改善患者认知障碍症状。本文中就血管痴呆的中医理论、地黄饮子方义以及具体地黄饮子加减治疗方式进行综述。

  • 标签: 地黄饮子 加减治疗 血管性痴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血管痴呆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48例确诊为血管痴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20例并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用简易的智能量表(MMSE)检查评分来评估综合康复治疗血管痴呆的作用;同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结论治疗组28例患者经过综合康复治疗(MMSE)较前增高;93%的患者临床痴呆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 标签: 综合康复 血管性痴呆
  • 简介:【摘要】1.目的:归纳近十五年中成药治疗血管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的研究情况。2.方法: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检索有关文献进行综合整理、分析、总结。3.结果:目前原始研究均为单一中心的小样本研究,且结果指标不一,结论代表较局限;中成药能有效改善血管认知障碍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R)、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的评价结果。4.结论:①目前在血管认知障碍的治疗中偏向于补肾和活血两个方面,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治疗VCI又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命名功能等认知域;②中西药联用效果优于单用中成药或单用西药。

  • 标签: 中成药 血管性认知障碍 卒中后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血管痴呆患者服用补肾益智汤,判断该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52例老年血管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26例,西药治疗)和观察组(26例,补肾益智汤);对比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简易智能精神状态)、HDS(长谷川痴呆)和ADL(日常生活能力)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MMSE、HDS、ADL方面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血管痴呆患者治疗中,补肾益智汤的应用效果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补肾益智汤 老年性血管性痴呆 治疗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并探讨血管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于 2013年 10月 -2016年 1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血管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患者分成 VP组和 PD组,对两个研究组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就行回顾的对比分析。结果: VP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偏大,临床表现主要以少动四肢强直为主,常常伴有假性的延髓麻痹和尿失禁,静止震颤的类型少见。头颅的 MRI以基底节腔隙的脑梗死较为多见,且各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左旋多巴对血管帕金森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结论:血管的帕金森综合征在临床特点上不同于帕金森病,且左旋多巴的治疗效果不明显。  

  • 标签: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左旋多巴  
  • 简介:目的:探讨脑血管痴呆的病理和解剖学基础,分析CT对脑血管痴呆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对90例符合脑血管痴呆的患者进行CT检查,观察脑梗塞的部位和数目。结果:痴呆患者脑内存在单发或多发性梗塞灶,其中病灶位于基底神经节区73例、额叶52例、颞叶46例、丘脑区22例、顶叶5例、脑干区5例,二处以上病灶38例。结论:特殊部位脑内多发性小梗塞为脑血管痴呆的主要原因,CT对脑血管痴呆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但为非特异性。

  • 标签: 脑血管性痴呆 CT 解剖学 诊断 临床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血管青光眼(NVG)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收治的26例(34眼)NVG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13例(18眼)和对照组13例(16眼),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注射液,观察两组眼压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入院时眼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观察组眼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VEGF药物能够有效控制NVG患者眼压,可作为早期治疗手段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抗VEG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微血管心绞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心绞痛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心绞痛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平板运动试验总时间明显升高,ST段压低最大程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平板运动试验总时间升高更加明显,ST段压低最大程度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心绞痛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尼可地尔 微血管性心绞痛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通窍活血汤结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 2017 年 4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血管痴呆患者 68 例 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 组,每组患者 34 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治疗,研究 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治疗 ,连续治疗 3 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4.1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4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MMSE 评分均明显降低, ADL 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治疗后 MMSE 评分降低显著, ADL 评分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通窍活血汤结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痴呆疗效显著,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值得进行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通窍活血汤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