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身免疫肝病(ALD)包括自身免疫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淤积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自身免疫肝病重叠综合征(AOS)。部分患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发现症状时已进展至肝硬化阶段,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已逐渐引起了肝病学界的高度重视。其中AIH及其重叠综合征占ALD的主要部分,此种疾病在发现及诊断方面一直是学界难以把握的难题,本文对现今关于AIH的诊断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重叠综合征 诊断标准 评分系统 抗体滴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身免疫肝炎优质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自身免疫肝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2组患者均予以保肝的常规治疗,对照组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并观察2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自身免疫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且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自身免疫肝炎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肝功能,改善负性心理,以此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肝功能 自身免疫性肝炎 生活质量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体会。方法对自身免疫肝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饮食护理、日常运动、合理用药等措施,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肝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自身免疫肝炎通过免疫抑制治疗和护理,大多数患者病情缓解,甚至能逆转进展期肝纤维化,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免疫抑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身免疫肝炎患者临床与免疫学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自身免疫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点和免疫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8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纳差、恶心、呕吐、黄疸、腹胀等,体征包括肝肿大、蜘蛛痣、肝掌、面色晦暗、脾大、皮疹、腹水等,多数患者为女性,发病年龄高峰在50岁左右;患者常合并发生2型糖尿病、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干燥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过敏鼻炎等自身免疫疾病,可重叠原发性胆汁肝硬化;肝功能显示患者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谷胺酰转肽酶、总胆红素(TBil)异常,丙种球蛋白以及免疫球蛋白G均明显高于正常值;25例患者(65.8%)抗结核抗体(ANA)阳性,此外还出现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特异性胞质抗原性1抗体(LC-1)、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肝细胞膜抗体(抗L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LAK)、抗核糖体抗体(抗RNP)、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结论自身免疫肝炎在我国并不少见,其诊断需要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生化和免疫血指标等检查结果进行,自身免疫肝炎确诊的重要依据是肝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

  • 标签: 自身免疫性 肝炎 免疫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对于老年自身免疫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特点。方法:本次进行研究选取起始2021年6月,终止2023年6月,期间治疗的自身免疫肝炎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年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非老年患者,需要年龄小于六十岁,观察组为老年患者,需要年龄大于等于六十岁。对两组患者进行血细胞的检测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的观察。结果:在通过本次研究之后,观察组的红细胞MCV以及MCH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通过此次研究之后可以得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相比于非老年自身免疫肝炎患者,老年自身免疫肝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显著更高同时MCV以及MCH的数值较高,所以这种现象在今后临床的诊疗和检验过程中需要足够的重视。

  • 标签: 老年 自身免疫性肝炎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如何提高自身免疫肝炎患者的治疗依从和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谈话沟通的方式,了解我院10例自身免疫肝炎患者的真实想法,并且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能够影响自身免疫肝炎患者的治疗依从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了就诊医院的环境,对疾病的了解,治疗药物的副作用,患者的经济压力,心理压力以及社会压力和家庭压力等,这些因素都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的关键因素。结论 想要加强自身免疫肝炎患者的治疗依从,医院就要加强对患者的沟通和宣传教育,并且与其家属做好沟通交流,尽可能的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依从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治疗依从性 宣传教育 治疗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自身免疫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自身免疫肝炎患者随机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年龄分成老年组(年龄≥60岁)和非老年组(年龄<60岁),每组例,对两组患者开展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者高于非老年组(P<0.05),合并自身免疫甲状腺炎者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生化指标检验中,ALP与GGT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ALT与AST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老年组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红细胞MCV与MCH水平较非老年组高(P<0.05)。结论老年自身免疫肝炎患者的免疫学指标与非老年组无明显差异,但红细胞MCV与MCH等指标异常,患者可能合并自身免疫胃炎。在今后的临床检验与诊疗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保肝 II号对刀豆蛋白 A(ConA)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实验自身免疫肝炎小鼠模型,分为五组 :空白组、模型组、保肝号 II对照组、保肝号 II保护组、泼尼松对照组。观察保肝 II号对自身免疫肝炎的作用。检测小鼠血清肝功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水平,肝内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tumornecrosisfactor, TNF-a)、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6,IL-6) }水平,及 CD4+T和 CD8+T 情况,从而了解肝损伤程度以及保肝号 II对自身免疫肝炎的治疗作用。结果:保肝 II号保护组小鼠血清肝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为( 31.51±3.28) u/L,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 AST)为( 33.85±3.22) u/L,明显优于其他组。结论:“保肝 II号”能有效防治 AIH肝细胞损伤,适合作为临床防治 AIH的药物。

  • 标签: 保肝 II号 自身免疫性肝炎 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RO52抗体和其自身免疫肝炎的相关。方法以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54例免疫肝炎患者为观察对象,使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血清中的RO52抗体,按检测结果分为观察组(抗RO52抗体阳性)、对照组(抗RO52抗体阴性),对比两组肝性相关并发症、肝外自身免疫疾病发生情况和相关免疫学指标情况。结果所有54例患者中,抗RO52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患者有17例、阴性患者37例。两组仅在IgM水平上的差异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论是IgG还是IgA水平都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抗RO52抗体于自身免疫肝炎中有较高的诊断应用价值,患者有较大发生肝外自身免疫疾病的几率,IgA和IgG水平与自身免疫肝炎的发病存在相关

  • 标签: 抗RO52抗体 免疫性肝炎 肝性相关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自身免疫肝病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方法 将我院在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自体免疫肝病患者以及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自身免疫肝病患者入组观察组,健康体检者入组对照组,对比两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分析自身免疫肝病与乙肝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 对比发现自身免疫肝病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自身免疫肝病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之间联系紧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是自身免疫肝病的重要诱因,由此可见,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对保护肝脏健康意义重大。

  • 标签: 临床探究 自身免疫性肝病 乙型肝炎病毒 关系
  • 简介:自身免疫肝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肝炎(AIH),原发性胆汁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肝脏损伤,以肝脏病理损害和肝脏功能试验异常为主要表现。由于该疾病在国内较为少见,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加之部分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或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漏诊和误诊的病例较多。对自身免疫肝病如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正确治疗,可防止或推迟其进入肝硬化,避免进行肝移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病 诊断思路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 肝脏损伤
  • 简介:1995年Yoshida等描述了有自身免疫表现的慢性胰腺炎的临床、实验室和组织学特征,提出了自身免疫胰腺炎(autoimmunepanereatitis,AIP)或自身免疫相关胰腺炎(autoimmune—relatedpancreatitis)这一概念。AIP是慢性胰腺炎的特殊类型,其病理学上表现为胰腺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并有胰腺的纤维化,导致胰腺功能障碍,故也称为淋巴浆细胞硬化性胰腺炎(1ymphoplasmaeyticsclerosingpanereatitis)。虽然此疾病是由多种不同的病因构成的,但是目前AIP这一名称仍然被广泛地接受。

  • 标签: 胰腺炎 自身免疫性 病理学 影像学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自身免疫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的特性与结果。方法分析近年来医院收录的肝炎病人的检查记录,将这些患者按年龄分为若干个组合,暂且将这几个组合分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并且在建立一组从未得过肝炎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经过分析这些患者的资料,可以看出老年自身免疫肝炎患者在血生化指标,自身的相应抗体,非肝炎的自身免疫病等数据与非老年组的数据大致相同,但是老年组的自身免疫肝炎的肾功能之类的检查的检验数据比较异常,与非老年组的检验数据相比的差异较大。结论利用临床上的肾功能检测等技术对于老年自身免疫肝炎的检查与诊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加老年自身免疫肝炎的检查与诊断的准确度。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肾功能检测, 对照试验,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肝炎与乙肝重叠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确诊的自身免疫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46份,将单纯自身免疫肝炎患者划分为对照组(23例),将自身免疫肝炎乙肝重叠乙肝患者划分为观察组(23例),采用自身免疫肝炎的诊断标准及评分系统,予以相应的分析与评价。结果观察组23例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425.0±167.1)(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302.8±151.8)(U/L),对照组丙氨酸转氨酶(264.7±140.4)(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196.0±97.2)(U/L),组间差异明显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的自身免疫肝炎患者,与自身免疫肝炎乙肝重叠综合征患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区别,以促进临床疗效。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重叠综合征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身免疫肝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自身免疫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积极地治疗。结果针对自身免疫肝病患者进行精心护理以及积极有效的治疗,在60例患者当中,临床治愈的有32例,治愈后并出院的有6例,实施肝移植手术的有2例患者。结论作为一种渐进性疾病,自身免疫肝病具有易反复发作的特点。我院针对患者进行积极地治疗以及科学合理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病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白癜风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生活质量的色素脱失皮肤疾病。以往的研究大多将其视为单一的皮肤病变,但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与各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与正常人相比,白癜风患者患有甲状腺疾病、斑秃、糖尿病、系统红斑狼疮等疾病的几率要高于正常人。现就白癜风合并自身免疫共病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加深对其发病机制的理解。

  • 标签: 白癜风 自身免疫性 共病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自身抗体 检测在自身免疫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38 例 自身免疫肝炎( AIH )患者 作为 AIH 组 , 同期我院收治的 36 例非 AIH 肝炎患者 作为非 AIH 组,选择 2019 年 7 月 -2019 年 12 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健康体检者 40 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观察对象 进行自身抗体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 -M2 ( AMA-M2 )、抗肝肾微粒体 -1 抗体 ( LKM-1 )、抗肝细胞胞质抗原 -1 抗体 ( LC-1 )、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 ( SLA/LP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 ( ANA ),并 对 各 检测指标 进 行 比 对 分 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AIHA 组及非 AIH 组患者 AMA-M2 、 LKM-1 、 LC-1 及 SLA/LP 阳性率 均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非 AIH 组比较, AIH 组患者 AMA-M2 、 LKM-1 及 SLA/LP 阳性率明显 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 LC-1 阳性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检测 ANA 、 AMA-M2 、 LKM-1 、 LC-1 及 SLA/LP 对诊断自身免疫肝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抗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身免疫肝炎、抗体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探究。方法:本次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开始,于2021年12月截止,期间共计纳入患者58例进行临床研究,将研究期间纳入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患者58例,作为研究组,两组均予以抗体检测、生化检测,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研究,两组患者抗体检测结果对比,研究组各项指标情况较为优异,两组患者生化检测情况对比,研究组相关指标情况较为优异,比较临床相关数据(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临床应用自身抗体检测,能够诊断出免疫肝炎症状,及详细指标情况,能够作为临床诊断依据,并为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值支持,临床应用价值极为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免疫性肝炎 抗体 价值探究。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自身抗體在自身免疫肝炎和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特征。方法  选取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在我院诊治的 50 例自身免疫肝炎( AIH 组)患者和 54 例乙型病毒性肝炎( HBV 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 50 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阳性检出率及血清中自身抗体指标 [ (抗平滑肌抗体( SMA )、抗核抗体( ANA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 LKM-1 )、抗肝细胞胞质抗体Ⅰ型( LC-1 )、抗线粒体抗体Ⅱ型( AMA-M2 )、可溶性肝抗原 / 肝胰抗原( SLA/LP ) ] 。结果   AIH 组 ANA 阳性检出率均高于 HBV 组和对照组( P<0.05 ) ; HBV 组 ANA 以 1∶100 低滴度为主,以核匀质、核颗粒型为主, AIH 组以 1∶320 、 1∶1000 的高滴度为主,以核颗粒型为主,也可见核匀质和核膜型 ;AIH 组 SMA 、 LKM-1 、 SLA/LP 阳性检出率高于 HBV 组和对照组( P<0.05 ), LC-1 、 AMA-M2 与 HBV 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自身免疫肝炎患者血清中含有高滴度自身抗体,乙型病毒性肝炎含有低滴度自身抗体,且自身免疫肝炎患者血清中 SMA 、 LKM-1 、 SLA/LP 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通过检测自身抗体水平,有助于肝炎的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自身抗体 ; 自身免疫肝炎 ; 乙型病毒性肝炎 ; 临床特征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toantibodies in autoimmune hepatitis and viral hepatitis B.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hepatitis ( AIH group ) and 54 patients with viral hepatitis B ( HBV group )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 and 50 cases of health examinatio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The control group was compared with the autoantibody indicators in the three groups [ ( 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y ( SMA ), anti-nuclear antibody ( ANA ), anti-hepatorenal microsomal antibody ( LKM-1 ), and anti-hepatocyte cytoplasmic antibody type I ( LC-1 ), 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 type II ( AMA-M2 ), soluble liver antigen / hepatic pancreatic antigen ( SLA/LP ) ].Results  The ANA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in AIH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HBV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 P<0.05 ) ; ANA in HBV group was mainly with a low titer of 1 : 100. Mainly , the AIH group was dominated by high titers of 1 : 320 and 1 : 1000 , and the nuclear granule type was the main type. The homogeneous nuclear and nuclear membrane types were also seen; the AIH group was positive for SMA , LKM-1 , and SLA / LP the rat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HBV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 P<0.05 ) . Compared with the HBV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 LC-1 and AMA-M2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0.05 ) .Conclusion  Serum of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hepatitis contains high-titer autoantibodies , hepatitis B virus contains low-titer autoantibodies , and the positive rates of SMA , LKM-1 , SLA / LP antibodies in serum of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hepatitis are relatively high. By detecting the level of autoantibodies , it is helpful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patitis.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