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因受到各种快餐文化的影响,加上社会节奏很快,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肾脏、输尿管里有结石,却总是抱着侥幸心理,反正有结石的人那么多,只要不发病,它也不会对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其结果,是我们在逐渐忽略结石问题的同时,结石却在身体里越积越大,最后一旦发病,就会给人体带来十分严重的伤害。

  • 标签:
  • 简介:摘要微创碎石术创伤小,部位定位准确,危险性小,但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大多是中、老年人,病程长,多合并有较严重的心肺疾患和糖尿病,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血肿时脑室的刺激导致昏迷及高热,患者的死亡仍较高。故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保持引流管通畅,由于术中损伤,血肿排空速度太快或太完全致原破裂动脉失去血块依托再破裂、高血压控制不利等易引起术后再出血,故应减少一切可能引起出血的因素,预防术后再出血的发生,同时严密观察及早发现、及早控制及处理,加强基础护理和营养支持,预防和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展,以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微创血肿碎吸术 血压脑出血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慢性硬膜下血肿锥颅引流,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是一种引流彻底、置管时间短、降低感染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9年2月~2002年4月共收治28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锥颅血肿 碎吸引流 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弓与方弓矫治技术矫正II类错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口腔科收治的II类错畸形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颗,对照组给予方弓矫治技术,观察组给予直弓矫治技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畸形改善程度和两组的治疗疗程。结果经过矫正后,观察组的临床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治疗疗程为(22.3±2.8)个月,对照组的平均治疗疗程为(27.1±3.2)个月,观察组的治疗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直弓矫治技术矫正II类错畸形临床效果满意,且治疗疗程短,优于方弓矫治技术,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直丝弓矫治技术 方丝弓矫治技术 II类错畸形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40-02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切口手法核治疗小瞳孔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64例(64眼)接受小切口手法核治疗的小瞳孔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32眼)与观察组32例(32眼),观察组行小切口手法核治疗,对照组行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天内观察组矫正视力≥0.5的眼睛为81.25%,对照组只有46.88%,两组差异明显(P<0.05),1周、1个月视力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角膜水肿发生为25.00%,对照组为65.6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手法核治疗小瞳孔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小切口手法碎核治疗 小瞳孔硬核白内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微创血肿吸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颅脑损伤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人数均等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及实施微创血肿吸术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后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情况等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时采取微创血肿吸术,可以改善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提高患者预后情况,大幅度提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微创血肿碎吸术 颅脑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妊娠期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患者实施克霉唑与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复发。方法:对64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妊娠期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予以项目研究,选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分组方法是抽签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一组归入32例。参照组应用克霉唑治疗、实验组应用克霉唑与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方案的临床疗效情况复发情况。结果:(1)实验组的妊娠期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患者经由治疗后(93.75%),与参照组的患者治疗后进行对比(68.75%),其妊娠期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患者临床疗效较高,P

  • 标签: 妊娠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克霉唑 乳杆菌活菌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的验证镍钛弹簧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在研究中选取了我院2022年3月-2023年4月的98例口腔正畸的患者进行临床实验探究,其中设置49例为对照组,采取弹力链的方法进行口腔正畸,而实验组的49例采取镍钛弹簧的方法进行口腔正畸,在临床上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牙列指标等相关参数进行对比,更好的探究镍钛弹簧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采取镍钛弹簧的方法,患者的上切牙宽度、下切牙宽度、上中切牙角、下中切牙角等牙列指标数据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91%,而对照组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1.4%,远低于实验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镍钛丝弹簧 口腔正畸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方弓托槽在牙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21年3月期间24例(69颗患牙)牙外伤患者开展研究,采用随机化分组法,划分对照组(n=34,传统牙弓夹板固定技术)和观察组(n=35,方弓托槽固定技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发生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外伤中应用方弓托槽,临床疗效显著,利于改善牙周情况。

  • 标签: 牙弓夹板固定 方丝弓托槽固定 牙外伤 临床疗效 牙周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手法核摘除术治疗白内障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0年5月~2018年5月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治疗30例(30眼)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筛选同时期常规切口治疗的21例(30眼)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视力情况比较,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视力水平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23.8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手法核摘除术治疗白内障临床效果相比于常规切口治疗对患者术后视力提升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特别是在基层推广。

  • 标签: 小切口 白内障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局麻下急诊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孤立肾输尿管下段结石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2007年2月至2009年11月,4例患者经超声和KUB检查诊断为输尿管下段结石。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38~56岁;左侧3例,右侧1例;对侧肾脏重度积水致无功能肾脏1例,对侧肾切除致孤立肾3例;临床表现均为不同程度的患侧腰腹部疼痛和少尿或无尿;无尿或少尿时间约6~11h,平均约9h。术前口服坦索罗辛0.4mg,局麻下急诊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或钬激光碎石,并留置双J管。结果手术时间10~25min,平均16.7min;术后1h内均恢复排尿;术后1d检查肾功能1例正常,3例1周内恢复;住院时间4~8d,平均6.5d;拔除双J管前复查KUB均未发现输尿管内结石残留。结论局麻下急诊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是治疗孤立肾输尿管下段结石梗阻致无尿或少尿的一种可行的方法,能够迅速处理结石并保护肾功能。

  • 标签: 输尿管镜 下段 输尿管 结石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中,探究临床治疗阶段尿激酶喷射栓的具体内容、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工作中,符合入组条件的126例患者接受检查后,在临床上明确为:动静脉内瘘血栓,抽取时间方面,开始于2021年6月,结束于2023年6月,而后划分组别,主要包括:对照组、实验组,指导原则为:电脑随机法;在治疗阶段,尿激酶溶栓技术为对照组提供,尿激酶喷射栓技术为实验组提供,每个组别中,有63例样本被纳入研究,统计不同模式干预后抽取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的最终效果,详情分析后包括:尿激酶使用剂量、溶通时间以及溶栓成功率情况。结果:(1)实验组展开分析,抽取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关于尿激酶使用剂量为(20.05±11.96万U),溶通时间为(30.28±27.11h),和对照组统计数值(26.08±17.11万U、50.19±22.14h)比较,实验组展现出了更低水平,P<0.05;(2)溶栓成功率方面,实验组测定数值(95.24%,60/63)VS对照组测定数值(80.95%,51/63),有更高表现,P<0.05。结论:临床治疗阶段,尿激酶喷射栓技术有确切效果,对于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而言,既可减少尿激酶使用剂量,缩短溶通时间,又能提高溶栓成功率,具备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动静脉内瘘血栓 溶通时间 溶栓成功率 尿激酶喷射碎栓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颅内血肿洗术与内科保守治疗小量壳核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性壳核出血,出血量在20-30ml的患者49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比组,微创组在标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微创治疗。采用NHISS及ADL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分。结果微创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2组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吸术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微创 颅内血肿碎吸术 脑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输尿管镜下取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56例急诊输尿管镜下取石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患者资料。结果256例患者中244例(其中输尿管中段结石21例,下段结石223例)一次取石成功,成功率95.3%(244/256);12例未成功(其中输尿管中段结石3例,输尿管下段结石9例),7例术中发现结石已排入膀胱,5例因输尿管下段狭窄入镜困难放弃,术后ESWL,2个月内复查结石均排净。结论该方法安全、高效,损伤小,可作为治疗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优选方法。

  • 标签: 急诊手术 输尿管镜 输尿管结石 肾绞痛
  • 简介:插胃管是护士经常性操作技术之一,只要掌握正确方法就能获得成功,但对某些病例插胃管不易成功,特别是对一些脑血管意外、假性球麻痹、不能吞咽的患者。近两年来我们对30例上述病例,采用了泥鳅导插入胃硅管内以增加胃管坚挺的方法,均一次成功,现介绍如下。1、物品准备:取无菌胃管包,一次性胃硅管一根,另准备介入治疗后废弃的泥鳅导一根(长120cm,直径0.8mm)。2、操作前准备:将泥鳅导环形盘用2%戊二醛浸泡1小时,后用生理盐冲洗,擦干,用灭菌石蜡润滑,再取5ml注射器抽取石蜡润滑胃硅管的内管,将泥鳅导尾端插入胃硅管的头端,但不能穿出胃硅管的头端,并用血管钳在胃管未端固定。

  • 标签: 导丝 插胃管 病例 假性球麻痹 吞咽 护士
  • 简介:乳腺癌是危及妇女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乳腺癌预后较好,直径〈1cm的微小癌,其10年总生存为90%~99%。而晚期乳腺癌5年生存仅为33.3%~38.7%[1],因此,对乳腺微小病灶的早发现、早诊断、术前精确定位、术中精准切除在提升治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微小癌 三维定位 微小病灶 定位点 钼靶摄影 定位准确率
  • 简介:一、切口疝的发生有逐渐增加趋势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腹壁切口疝的发生约为2%~11%13。经前瞻性研究,经腹部中线手术后切口疝的发生为11%~20%,而感染切口的切口疝发生为23%

  • 标签: 腹壁切口疝 发生率 复发率 腹部手术后 术后切口疝 感染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