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侵袭性真菌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很高,有真菌感染病史的患者在进一步的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真菌感染复燃率高、预后差.真菌的二级预防可有效地预防真菌感染复燃.给予有效的二级预防,既往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史不影响化疗继续进行,也不再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绝对禁忌症.已经证明广谱抗真菌药物如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作为二级预防药物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在粒细胞缺乏和免疫抑制状态下预防真菌感染复燃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就恶性血液病患者中二级抗真菌预防的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侵袭性真菌病 恶性血液病 二级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危险因素.方法分析55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后并发IFI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肾移植术后IFI与甲泼尼龙、单克隆抗体及多克隆抗体治疗呈正相关,持续性基础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是继发IF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定期对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监测并及时调整药物口服剂量可降低IFI发生率.关键词同种异体肾移植;侵袭性真菌;抗排斥;免疫诱导;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kidneytransplantationinvasivefungalinfections(IFI)riskfactors??Methodstoanalyze55casesofallograftrenaltransplantaGtionsurgeryconcurrentIFIpatientsclinicaldata??ResultsIFIafterrenaltransplantationandprednisolone,monoclonalantibodyandpolyclonalantibodytherapywerepositivelycorrelated,continuousbasistheuseofimmunosuppressantsareindependentriskfactorsofsecondaryIFI??ConclusionpostoperativeregularlyontheimmuneinhibitorsblooddrugconcentrationmonitoringandtimelyadjustmentofdrugoraldosagecanreducetheincidenceofIFI??中图分类号R69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95-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念珠菌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检测的体外影响因素;方法实验组将白色假丝酵母菌用正常血浆、无热原蒸馏水、0.9%的生理盐水、0.02%两性霉素B生理盐水和0.75%氟康唑生理盐水稀释为0.5麦氏单位(含白色念珠菌1X107CFU/ml),对照组将上述各液稀释100倍,采用免疫沉淀试验(G试验)检测其10次(1-3)-β-D葡聚糖含量,并进行体外培养,以此探讨生理盐水、抗真菌药物对(1-3)-β-D葡聚糖体外检测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中,正常血浆葡聚糖含量为(92.5土14.2)ug/l,蒸馏水组含量为(94.5土15.2)ug/l,生理盐水组含量为为(93.6土14.8)ug/l,两性霉素B组含量为(95.5土16.2)ug/l,氟康唑组(97.3土16.8)ug/l,经统计检验组内结果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正常血浆含量为(6.8土2.7)ug/l,蒸馏水组含量为(6.1土2.4)ug/l,生理盐水组含量为为(7.3土2.0)ug/l,两性霉素B含量为(6.8土2.5)ug/l,氟康唑组(6.7土2.8)ug/l,经统计检验组内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体外真菌细胞壁(1-3)-β-D葡聚糖含量变化与液体介质的无关,与真菌治疗药物无关,与念珠菌数量密切相关。

  • 标签: (1-3)-&beta -D葡聚糖 体外检测 两性霉素B 氟康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是对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进行探析。方法本文随机选取128例我院收治的鼻窦炎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64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鼻塞、流涕、涕血、脓性引流物、下鼻甲肿大等临床特征发生率,记录并比较病变部位及钙化斑发生率。结果根据真菌性鼻炎的发病相关因素做好相关预防,并且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的临床特征明显且CT诊断特异性强,可作为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的重要诊断依据,值得临床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 标签: 真菌性 鼻窦炎 因素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外耳道感染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31例外耳道疾病的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表现、病原做进一步对比,从而提出外耳道湿疹及真菌感染的鉴别诊断要点,因培养需要时间较长,选取的病例均较重,遂按疼痛为主首先采用抗生素治疗,以痒为主要症状的首先采用抗真菌的氟康唑分散片,待1周后患者取冲洗物培养结果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31例中耳试子培养感染阳性127例,细菌感染61例(单一菌种57例,2种细菌复合感染4例),真菌感染56例(单一菌种53例,2种真菌复合感染3例),细菌+真菌混合感染10例。初诊有效率85.5%,1周后根据培养结果、药敏结果和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治愈率为100%。其中最长的治疗时间达6周,该例患者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西弗射盾子囊霉的混合感染,头孢地尼抗生素3周,氟康唑分散片治疗2周。结论外耳道感染可以按照症状体征初步鉴别细菌与真菌感染。遂按疼痛为主首先采用抗生素治疗,以痒为主要症状的首先采用抗真菌的氟康唑分散片。

  • 标签: 外耳道湿疹 真菌感染 鉴别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碳酸氢钠治疗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84例使用呼吸机治疗而引发口腔真菌感染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应用碳酸氢钠治疗口腔真菌感染,对照组应用制霉素治疗口腔真菌感染。统计两组在治疗前后口腔pH值的变化范围、真菌感染持续时间和患者总的住院时间,以及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口腔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口腔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真菌感染持续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味觉减低和厌食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碳酸氢钠能有效提高患者口腔pH值,改变酸性环境,用于治疗呼吸机治疗引起的口腔真菌感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碳酸氢钠 制霉素 口腔真菌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0月间,在我院确诊为真菌性阴道炎的患者共110例,随机将11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55人。对其中一组患者通过常规手段进行护理,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中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2.93%(51例),高于对照组的72.73%(40例),且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模式下加入护理干预,能有效对患者的真菌性阴道炎症状进行缓解。

  • 标签: 护理干预 真菌性阴道炎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