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桑白皮汤加味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痰肺证)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之间所接收治疗的儿童大叶性肺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n=30)、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桑白皮汤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对比组间患者各项观察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意义(P<0.05);对比组间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意义(P<0.05)。结论:桑白皮汤加味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预后良好,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桑白皮汤 加味治疗 儿童大叶性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泻肺化痰汤治疗痰肺证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痰肺证的小儿肺炎喘嗽患者,对照组患儿仅行小儿肺炎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通腑泻肺的中医治法,予以自拟泻肺化痰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咳嗽减轻时间、喘促好转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痰肺证小儿肺炎喘嗽,运用自拟泻肺化痰汤,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痰热闭肺 肺炎喘嗽 通腑泻肺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中药穴位贴敷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痰肺型肺炎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儿科痰肺型肺炎的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及患儿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痰肺型肺炎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辅助使用穴位敷贴及推拿手法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提高患者及家长的满意度与住院体验,临床实践中应予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痰热闭肺 穴位贴敷 小儿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味五虎汤对痰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122例痰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n=61)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n=61)加味五虎汤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更短(P<0.05)。结论:加味五虎汤对痰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快速减轻患儿痛苦。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痰热闭肺型 加味五虎汤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喘息性肺炎风肺证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喘息性肺炎风肺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中医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呼吸功能、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中医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常规组,有差异(P<0.05)。治疗后,中医组患者呼吸功能优于常规组,有差异(P<0.05)。治疗后,中医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有差异(P<0.05)。治疗后,中医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有差异(P<0.05)。 结论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喘息性肺炎风肺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麻杏石甘汤加减 喘息性肺炎 风热闭肺证 炎症因子 呼吸功能 治疗有效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肺炎喘嗽痰肺型采用麻杏化瘀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30例肺炎喘嗽痰肺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15例行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和15例加用麻杏化瘀汤加减治疗的观察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麻杏化瘀汤加减治疗肺炎喘嗽痰肺型患者具有较高临床疗效,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肺炎 喘嗽痰热闭肺型 麻杏化瘀汤加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小儿肺炎喘嗽(痰肺证)患儿采用清金化痰汤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肺炎喘嗽(痰肺证)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均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共计60例。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参照组采用头孢甲肟联合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金化痰汤进行加减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咳嗽、发热、气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肺炎喘嗽(痰肺证)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参照组(73.33%),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为(4.53±0.75)d、发热消失时间为(1.51±0.52)d、气喘消失时间为(3.46±0.57)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5.21±0.74)d,均较参照组更短,P<0.05。结论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肺证)的效果更为可观,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清金化痰汤 肺炎喘嗽 痰热闭肺证
  • 简介:一、定义孔疝是腹腔内脏器经闭孔管将腹膜推向外,突出而形成,是临床较少见的一种腹外疝,本病多发生于体弱、消瘦、多胎生育史的老年女性。发病率占所有疝的0.05%~1.4%,右侧明显多于左侧。

  • 标签: 闭孔疝 诊治 腹腔内脏器 老年女性 腹外疝 多发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内外合治小儿肺炎咳嗽痰肺证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实施治疗的小儿肺炎咳嗽痰肺证患儿中随机选取80例,依照患儿的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儿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0例患儿实施中医内外合治,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患者则为70.0%(28/40),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对比P<0.05;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止喘时间以及啰音消失时间明显偏短,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中医内外合治小儿肺炎咳嗽痰肺证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内外合治 小儿 肺炎咳嗽痰热闭肺证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风肺证小儿肺炎患儿应用麻杏石甘汤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间就诊的48例风肺证小儿肺炎患儿,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患儿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比较组间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异。结果: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发热、咳嗽等中医证候积分水平则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的应用不仅不会导致风肺证小儿肺炎患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还可有效促进患儿各项症状的缓解,能够帮助患儿控制病情,有助于患儿的健康保障,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麻杏石甘汤 小儿肺炎 风热闭肺证 有效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五虎汤加减方治疗痰肺型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方法  检索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及Cochrane Library 、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到2021年11月30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检索、资料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共纳入16项随机对照实验,Excel收集数据,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证据质量评价采用GRADEprofiler 3.6软件进行分级判断。 结果 纳入16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Meta分析及GRADE评级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1.15,95%CI(1.11,1.19),P≤0.00001];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RR=0.42,95%CI(0.22,0.78),P≤0.006]; 结论  五虎汤加减方治疗痰肺型支原体肺炎确实有效,不良反应轻微,证据质量等级为高级。

  • 标签: 五虎汤 痰热闭肺型 肺炎 支原体 系统评价 GRADE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婴儿动脉导管未介入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收治1岁以内婴儿动脉导管未患儿63例,行介入手术治疗,患儿年龄(5.1±3.6)个月,体质量(6.3±2.7)kg。患儿均有睡时多汗症状。结果对所有患儿均封堵成功,随访6个月以上均无残余分流,无血尿、血栓等并发症,1例发生股动静脉瘘,压迫数小时后消失。二尖瓣反流随访过程中不同程度减轻。结论婴儿动脉导管未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婴儿 介入治疗 封堵器
  • 简介: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Ⅱ病区 422000  【摘要】目的 : 探讨胸腔内置管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护理的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 : 对 40 例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式引流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 : 25 例结核性胸腔积液 , 引流时间为 3~7d, 15 例癌性胸腔积液 , 引流时间为 7~14 d, 无 1 例发生肺、胸壁、脏器和组织的损伤 , 亦无出血、感染、气胸、复张性肺水肿、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 : 术前做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 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穿刺点的保护。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 , 防止感染 , 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 , 减轻患者痛苦 , 促进患者康复 , 缩短住院时间 ,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 胸腔引流 ; 护理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病症。其治疗多主张反复间断抽放胸液 , 以每周抽放 2~3 次为宜 [1] 。但反复胸穿加剧患者痛苦 , 胸水亦难以抽尽 , 且常有并发症等不足 [2] 。我科 2005 年 3 月 ~2010 年 12 月 , 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行式引流 , 取得较好的疗效 ,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本组 40 例均为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患者 , 其中 , 男 29 例 , 女 11 例 ; 年龄 18~76 岁 , 平均年龄 47 岁。结核性胸腔积液 25 例 , 癌性胸腔积液 15 例。临床表现 : 多为胸闷、胸痛 , 发热 , 呼吸困难等。    1.2 方法物品准备 : 无菌胸腔穿刺包 ,XF 中心静脉导管 , 引流袋 , 常规生化检查试管 3 枚。操作 : 患者取合适体位 , 反坐在靠背椅上 , 两前臂叠放在椅背上 , 头伏其上。经胸部 B 超定位 : 选择穿刺部位一般取肩胛下角线第 7~8 肋间或腋中线第 5~6 肋间。常规消毒局麻 , 以连接注射器的穿刺针保持负压而缓慢进针 , 有突破感、胸腔积液进入注射器即停止推进。以左手固定穿刺针 , 右手将导丝经穿刺针内送入胸腔 , 拔出穿刺针 , 再将导管套在导丝上向前推进入胸腔至 10~15 cm, 退出导丝而留置导管。以注射器试抽液并调整导管至引流通畅。连接引流袋 , 最后用 3M 敷贴固定导管 , 形成一套封闭的引流系统。胸水压力较大用输液夹控制引流速度 , 老年皮肤松弛者予皮下缝针 , 以防止导管脱落及穿刺口渗液。癌性胸液患者引流完毕胸腔内注入化疗药物及生物制剂 , 化疗方案据患者基本情况制定 , 一般采用顺铂、氟脲嘧啶、丝裂霉素等 , 生物制剂采用香菇多糖、胞必佳等增强免疫功能。治疗结束用肝素帽封口 , 无菌纱布包裹肝素帽及导管 , 固定于胸壁上。    2 护理    2.1 穿刺置管的护理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恐惧、焦虑和情绪低落 , 甚至绝望。因此 , 首先因人因病对病人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 向病人解释置管引流的目的、必要性、方法、操作过程中的配合要求及此治疗方法的优点 , 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合作。胸腔穿刺前 30 min 鼓励患者适当进食 , 为患者摆好穿刺体位 , 使穿刺部位充分暴露 , 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暖。穿刺中嘱患者不能用力咳嗽和深呼吸 , 待医生停止操作后才能说话或咳嗽 , 以防形成气胸。术后指导患者保护引流管的措施 , 学会带管坐起 , 下床活动时将引流袋以背带式随患者身体吊挂 , 卧床时悬挂床边。    2.2 引流过程的护理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的胸水颜色、性质及引流量 , 引流速度以不超过 150ml/h, 引流量 24 h 不超过 2 000 ml 为宜 , 对高龄及体质较弱患者引流速度及每日引流量应控制在 800~1 000 m,l 防止纵膈摆动和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 , 置管排液的同时要鼓励患者轻咳、改变体位 , 尽可能使胸腔积液全部排出 , 一般控制在 24~48 h 后排尽胸腔积液 , 给予胸腔内注射药物。引流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明显乏力、气短、出虚汗 , 血压≥ 90/60 mm Hg, 如出现以上症状及时夹导管 , 给 O2 吸入 , 待症状好转后可继续引流。    2.3 引流管的护理嘱患者注意固定导管 , 防止脱落、扭曲、阻塞 , 以保持引流通畅。因胸腔渗出液中含大量的纤维蛋白 , 而中心静脉导管的管径细 , 直径仅 1•7 mm, 故易引起导管阻塞。本组有 9 例患者发生引液不畅 , 排除导管打折后可考虑引流管堵塞 , 若引流量突然减少常提示有堵塞可能 , 需立即处理。可用生理盐水 10~20 ml 低压冲管 , 7 例及时排除 , 2 例冲管无效拔出导管。注入化疗药前后 , 均给予生理盐水 20 ml 推注冲管 , 一次引流完毕用肝素 5~10 ml( 生理盐水 250 ml+ 肝素钠 12 500 U) 封管。    2.4 预防感染由于置管引流时间较长 , 以及经管向胸腔注入化疗物或激素 , 有潜在感染的危险 , 故应加强局部皮肤的护理。插管后第一个 24 h 更换敷贴 1 次 , 以后每周更换敷贴及肝素帽 2 次。引流期每天更换引流袋 , 严禁引流液倒流。引流期间禁洗淋浴 , 擦身时保持导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 敷贴如污染、松动或潮湿及时选择碘伏溶液消毒更换敷贴。本组病例无 1 例感染。    2.5 饮食感染患者由于原发病及引流出大量胸腔积液 , 丢失大量蛋白质。鼓励患者少食多餐 , 尽可能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 如鱼汤、牛奶、蔬菜、水果等 ; 进食较少者 , 应给予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白蛋白、脂肪乳等以补充营养 , 增强机体抵抗力。    3 结果   本组 40 例均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 25 例结核性胸腔积液 , 引流时间为 3~7 d, 引流积液 600~1 000 m;l 15 例癌性胸腔积液 , 引流时间为 7~14 d; 无 1 例发生肺、胸壁、脏器和组织的损伤 , 亦无出血、感染、气胸、复张性肺水肿及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引流过程中 9 例出现堵管 , 7 例给予生理盐水推注冲洗后 , 引流通畅。 2 例因堵管而拔管 , 重新置管。    4 体会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引流积液 , 与传统的方法比较 , 操作简便、安全、迅速、节省时间 [3], 避免多次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 , 减少感染的机会。导管头部柔软 , 圆滑整齐 , 组织相溶性好 , 对局部刺激小 , 导管有端孔和侧孔 , 引流不易发生堵塞 , 引流彻底 , 且引流形成密闭系统。置管后患者可自由活动 , 舒适度提高 , 日常生活不受限制。一次穿刺即可持续引流 , 引流彻底 , 避免包裹性积液的形成 , 不易出现种植转移及形成瘘道 [4] 。通过调节胸液的引流量 , 控制引流速度 , 避免由过多过快引流引起的复张性肺水肿。引流过程如有不适 , 可随时调节速度或关闭引流系统 , 无需拔管 , 还可动态观察胸水的消失情况 , 适时应用抗肿瘤药物 , 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胸腔置管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操作 , 患者往往产生恐惧心理 , 术前 ,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 让患者充分了解置式引流的目的、必要性、方法、操作过程中的配合要求和此治疗方法的优点 , 消除了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术后 , 我们通过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穿刺点的保护 , 确保导管固定通畅 , 无感染发生 , 从而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 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 [1] 彭卫生 , 王英年 , 肖成志 . 新编结核病学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4.191-193. [2] 齐景宽 . 胸腔积液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0.59-65. [3] 张文雅 . 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2006 ,( 6 ): 846-847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究胸腔式引流患者的舒适护理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腔式引流患者5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55%,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2.41%,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胸腔式引流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患者 舒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孔疝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例特点。结果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77.5±29.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2.5±30.9)ml,平均住院时间(11.5±2.4)d。1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1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对症处理后均愈合。结论孔疝是临床少见疾病,临床误诊、漏诊率极高,CT检查可早期明确诊断。

  • 标签: 闭孔疝 疝修补术 诊断 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