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疫苗冷链温度实时监管系统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中心医用冰箱与家用冰箱各60台,对医用冰箱与家用冰箱20天的冷链温度进行实时监管,时间为2016年1月-2016年2月,并对监管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医用冰箱与家用冰箱冷链温度监控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温度波动差值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疫苗冷链系统不同时间系统报警的原因中,提前预警所占比例(84.93%)与其他报警原因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冷链温度实施监管系统在疫苗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在疫苗管理中推广和应用。疫苗储备的首选设备为医用冰箱,加强疫苗冷链的应急管理,可以避免出现疫苗冷链运转异常的情况。

  • 标签: 疫苗 冷链温度 实时监管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血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2020年7月~2021年3月期间于本院接受全血血常规检验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临床研究,依据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划分组别,A组、B组各40例。全血样本采集后,A组随机选择10份(A1)立即上机检验,其余样本在室温下保存2h(A2)、4h(A3)、8h(A4)时各取10份上机检验;样本采集后,B组随机选择10份(B1)立即上机检验,其余样本在冷藏环境下2h(B2)、4h(B3)、8h(B4)时各取10份上机检验。统计各组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结果:(1)A组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A1、A2组RBC、WBC、PLT及Hb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A3组PLT高于A1组,差异显著(P<0.05),RBC、WBC、Hb较A1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A4组RBC、PLT及Hb均高于A1组,WBC低于A1在,差异显著(P>0.05)。(2)B组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B1、B2组RBC、WBC、PLT及Hb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B3组PLT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B4组RBC、PLT及Hb均高于B1组,WBC低于B1在,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血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条件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存在明确影响性,需在血常规检验实施中,严格保存全血标本、及时送检,确保检验结果真实性。

  • 标签: 全血标本 保存时间 温度环境 血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保存温度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0名健康体检者参与本次研究,均接受血常规检查,且积极配合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10ml(4管)。对比室温下不同放置时间、相同放置时间下不同保存温度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血液标本在室温下放置0.5h、3h、6h后,PLT、RBC、WBC、RDW-SD检测结果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Hb无明显变化(P>0.05);血液标本在放置0.5h后,室温下和低温下的各项血常规项目中PLT、RBC、WBC、RDW-SD存在较大差异(P<0.05),Hb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和保存温度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且对不同指标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 标签: 血常规检测 血液标本 放置时间 保存温度
  • 简介:摘要: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类在探索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的新科技和新方法。在生物制药的领域,最近流行一种新的科技,那就是无线温度验证系统。使用无线温度验证系统在生物制药设备的应用大大的提高生产药物的生产率。解决了药物和人们患病之间的矛盾。以下我介绍无线温度验证系统的概括和使用方法,以高压蒸汽灭菌器的温度验证为例介绍应用方法和意义。

  • 标签: 无线温度验证系统 生物制药 高压蒸汽灭菌器
  • 简介:摘要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类在探索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的新科技和新方法。在生物制药的领域,最近流行一种新的科技,那就是无线温度验证系统。使用无线温度验证系统在生物制药设备的应用大大的提高生产药物的生产率。解决了药物和人们患病之间的矛盾。以下我介绍无线温度验证系统的概括和使用方法,以高压蒸汽灭菌器的温度验证为例介绍应用方法和意义。

  • 标签: 无线温度验证系统 生物制药 高压蒸汽灭菌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血标本存放时间及温度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0年8月我院采集的4例患者静脉血标本,对其进行研究,分别存放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状态下,对HBA1c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血标本在15~25℃存放三周、2~8℃存放三个月、-20℃存放三个月的HbA1c值与基准值比较的变化幅度比较明显(P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温度 全血标本 检测结果 存放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防腐剂以及温度对24h尿蛋白检测结果的影响。探讨留取24h尿测定尿蛋白加入防腐剂且控制温度的必要性。方法:在同一时间收集20例健康体检者尿蛋白定性为阴性的尿液后,加入不同量的蛋白标准品和大肠杆菌菌液,检测室温保存以及2-8℃保存24h后的尿蛋白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含有不同细菌数的尿液不同温度保存24h后清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添加添加剂后,不同量的菌液标本留取即刻检测结果与24h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低温保存下24小时蛋白浓度与常温保持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其中的细菌量与常温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本实验得出,是否添加防腐剂和低温保存不会对24h尿蛋白检测的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但常温保存会大大增加样品中的细菌数量,需要引起重视。

  • 标签: 温度 防腐剂 尿蛋白定性检测 保存
  • 简介:【摘要】目的:新冠冠状病毒检测内使用核酸快速检测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2月-2020年4月我院收入的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人员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使用核酸快速检测,分析检测效果。结果:核酸快速检测系统用于新冠病毒检测内,其检出阳性率较高,特异性以及敏感度较好。结论:将核算快速检测用于新冠病毒临床检测内,可以根据其检查结果为医生提供部分数据依据,值得临床应用,但最终结果仍需结合其他数据以及患者症状确诊。

  • 标签: 核酸快速检测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 检测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间实验结果的可比性,以证实自建检测系统的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方法按美国CLIA88能力比对检验的分析要求,比对实验应建立在检测系统的分析性能的基础上。本文分析性能评价包括不精密度,不准确度、线性,分析灵敏度(检测线),方法学比较。结果自建系统项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Urea)、肌酐(Crea)、总胆固醇(TC)、血清蛋白A1(ApoA1)、人血清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Roche可溯源参考检测系统试验结果相关系数〉0.97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存在方法学的差异试验结果相关系数〈0.975。检测不精密度CV值满足美国CLIA88能力比对检验的质量分析要求。线性检测范围满足临床检测线性要求,特别线性高值要求。结论自建检测系统性能评价试验结果与Roche可溯源参考检测系统试验结果比对具有相关性,不确定度也相应增加。各种性能相关性满足统计学原理并不证明其具有溯源性。

  • 标签: 生化检测系统 可比性 溯源性
  • 简介:为研究预冻温度和冷冻干燥机(冻干机)搁板温度对红细胞冻干保存后回收率的影响,采用主要成分为7%二甲亚砜和40%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缓冲液作为保护液,在不同预冻温度或搁板温度下进行红细胞的冻干保存.首先将新鲜血液离心、洗涤和平衡以制备浓集红细胞,然后将浓集红细胞和保护液按1:3混匀制备红细胞悬液,在不同温度(-20,-35,-45,-80或-196℃)下预冻后移入冻干机(搁板温度设为-35℃,抽真空压力为200mbar)内进行真空干燥.为研究冻干机搁板温度对冻干红细胞的影响,将上述红细胞悬液先在-80℃下预冻后移入冻干机,在不同的搁板温度(-20,-25,-30,-35,-40或-45℃)下抽真空干燥,冻干结束后用37℃的再水化液快速水化.结果表明:在不同预冻温度下,冻干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回收率均在85%和75%以上,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但-196℃组上清游离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当搁板温度等于或高于-25℃时,样品无法冻干;当搁板温度等于或低于-30℃时,随着搁板温度的降低,冻干时间相应延长.再水化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回收率均在90%以上,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当洗涤至等渗时,4组血红蛋白回收率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本冻干体系只有当预冻温度在-20℃至-80℃,冻干机的搁板温度等于或低于-30℃时冻干效果较好,同时预冻温度也不是越低越好.

  • 标签: 红细胞 预冻温度 搁板温度 固化温度 冷冻干燥保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酸快速检测系统在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100例发热门诊收治疑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入选患者分别采用核酸快速检测系统与核酸提取法进行检测,以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两种方法诊断价值与检查时间的差异。结果:核酸快速检测系统与核酸提取法在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的差异无意义(P>0.05);核酸快速检测系统的检查时间明显短于核酸提取法(P<0.05)。结论:核酸快速检测系统具有敏感度、特异度高且检测速度快的优势,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核酸快速检测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酸快速检测系统在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100例发热门诊收治疑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入选患者分别采用核酸快速检测系统与核酸提取法进行检测,以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两种方法诊断价值与检查时间的差异。结果:核酸快速检测系统与核酸提取法在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的差异无意义(P>0.05);核酸快速检测系统的检查时间明显短于核酸提取法(P<0.05)。结论:核酸快速检测系统具有敏感度、特异度高且检测速度快的优势,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核酸快速检测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纯化水系统是整个制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制药水的质量、设备质量,对于药品的合格率,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如果药品无法满足实际的要求,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制药业实现积极的发展。因此,在生产药品的过程中,需要有效的控制纯化水系统,实施有效的在线检测工作,通过准确应用相关的自动检测工艺,保证在线检测工作能够有质量的开展。

  • 标签: 制药工程 纯化水系统 在线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不同部位皮肤的温度,选择皮肤温度低处的血管进行置管,以减少细菌感染率。方法:对某医院手术室47名患者分别测量锁骨下静脉,贵要静脉和股静脉穿刺点的皮肤温度。结果:6名患者锁骨下静脉皮肤温度低,39名患者贵要静脉皮肤温度低,2名患者股静脉皮肤温度低。结论:贵要静脉穿刺点皮肤温度低,能减少细菌感染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是经外周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最佳选择部位。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细菌感染率 静脉温度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系统的评价方法,以保证同一采供血机构实验室内多套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稳定性评价,采用A、B两套ELISA检测系统同时检测同一个弱阳性标本,连续20次,比较两套系统变异系数(CV值)大小。准确性和一致性评价,A、B两套系统同时检测室间质评阳性样本,根据本试剂组反馈结果的吸光度/临界值比值(S/CO值)均值(x)、标准差(SD),以x作为参考结果分别计算每个样本A、B系统结果的S/CO值标准差指数SDI1、SDI2;分析两套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A、B检测系统CV值分别为6.5%和5.3%;A系统结果中有3个标本︱SDI1︱大于2,其他结果均小于2,且无趋势性偏移;B系统结果︱SDI2︱均小于2,且无趋势性偏移;两套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套检测系统稳定性较好,检测结果均处于可受控状态,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系统 评价方法 稳定性 准确性 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