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孕不育妇女血清中心磷脂抗体(ACA)、β2糖蛋白1抗体(β2GP1)、精子抗体(AsAb)。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80例不孕不育女性患者设为鉴别组,另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180例正常生育女性为健康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对象ACA、β2GP1、AsAb。结果鉴别组ACA-IgG、ACA-IgM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ACA-IgA阳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鉴别组ACA、β2GP1、AsAb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女性体内ACA、β2GP1、AsAb与不孕不育有密切关联,采取联合检测能帮助患者查找不孕不育的病因,提高临床确诊率。

  • 标签: 不孕不育妇女 抗心磷脂抗体 抗&beta 2糖蛋白1抗体 抗精子抗体 检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中心磷脂抗体(ACA)、赣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β2-GP1抗体精子抗体(AsAb)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月至2023年7月80名女性不孕症患者的血清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ACA、β2-GP1抗体和AsAb的检测。结果 女性不孕症患者中AsAb阳性率为35.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CA的总阳性率为31.4%,具体到ACA的IgG、IgM和IgA亚型,阳性率分别为24.5%、14.7%和5.8%。β2-GP1抗体的总阳性率为29.4%,其IgG、IgM和IgA亚型的阳性率分别为21.5%、12.7%和3.9%。与对照组相比,ACA的IgG和β2-GP1抗体的IgM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AACA、β2-GP1抗体和AsAb在女性免疫性不孕症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这些抗体的检测对于确诊免疫性不孕症至关重要。

  • 标签: 抗心磷脂抗体 抗β2糖蛋白1抗体 抗精子抗体 不孕不育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伴癫痫(epilepsy,EP)发作的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antibody disease, MOGAD)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3年5月本院就诊的25例伴EP发作的MOG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25例伴EP发作的MOGAD患者EP类型部分型发作占比最高56.00%、单纯部分性发作最低8.00%;体温升高和/或头痛表现最突出占比68.00%、其次为意识障碍占比32.00%;脑脊液检查白细胞升高率80.00%、蛋白水平升高率12.00%、葡萄糖和氯化物水平降低率4.00%;寡克隆区带阳性率44.00%;血液检查结果:寡克隆区带阳性率4.00%、MOG 抗体阳性率100.00%、NMDAR 抗体率8.00%、结缔组织相关抗体率12.00%、甲状腺相关抗体率8.00%;MRI异常率:头部84.00%、脊髓40.00%、视神经36.00%;行大剂量激素静脉冲击治疗68.00%;复发率4.00%。结论   伴EP发作的MOGAD患者男性占比较高,常见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和/或头痛、脑脊液白细胞增高、意识障碍等,患病初期通过激素或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能取得良好的预后。

  • 标签: 癫痫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 临床特点
  • 简介:载脂蛋白(APO)B主要分布在人体血液中的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约占LDL蛋白质的95%~99%,其主要功能是参与脂质转运和被细胞膜上的LDL受体识别。研究证明,apoB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多数医院已开展了测定人体血液中apoB含量来判定AS的危险程度。而国内所用的试剂盒均为多克隆抗体,这给临床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带来了一定的差异。为此国内许多研究单位拟想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apoB单抗细胞株通过逆转录、构建使其表达apoB单链抗体

  • 标签: 单链抗体基因 载脂蛋白B 多克隆抗体 动脉粥样硬化(AS) 极低密度脂蛋白 LDL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蛋白抗体核周因子抗体以及类风湿因子的联合检测方法及其在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 将我院在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收治的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酶联免疫、间接免疫荧光、斑点免疫荧光以及免疫散射比浊法对患者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合检测结果分析上述四种检测方式的联合应用价值。结果 对比发现环瓜氨酸肽抗体蛋白抗体、类风湿因子以及核周因子抗体任一单一检测方式都有一定的漏检率或错检率,四种检测方式的联合检测价值显著,可保证100%准确率与100%特异性(P<0.05)。结论 分别借助酶联免疫、间接免疫荧光、斑点免疫荧光以及免疫散射比浊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CCP、KAK、APK以及RF进行联合检测可有效保证类风湿关节炎检测效率,避免漏检与错检。

  • 标签: 临床诊断价值 类风湿关节炎 联合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类风湿因子(RF)、链球菌溶血素O(ASO)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结果进行数据统计,探讨其水平变化在预测评估RA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是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诊治的RA患者中筛选88例(试验组)与同期8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相应生化检测。分别测定研究对象血清中的A-CCP、RF、ASO及hs-CRP的浓度。应用ROC曲线比较各指标检测时灵敏度、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RA试验组血清A-CCP、RF、ASO及hs-CRP各指标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抗链球菌溶血素O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蛋白印迹法对于抗体的检测准确性。方法:从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疑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共计1000例,经过实验条件筛选之后,选择8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800例患者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蛋白印迹法进行抗体的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采用蛋白印迹法诊断的正确率高于间接免疫荧光法,采用蛋白印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都优于间接免疫荧光法。结论: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疑似患者,采用蛋白印迹法准确率更高,更能够帮助患者确定治疗方案,因此该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间接免疫荧光法 蛋白印迹法 抗核 抗体 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心磷脂抗体(ACA)与子宫内膜抗体(EmAb)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收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6例RSA患者作为RSA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ACA、EmAb阳性率。根据自然流产次数,将RSA组患者分为自然流产3次组与自然流产〉3次组,比较组间ACA、EmAb阳性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SA组患者ACA、EmAb阳性率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自然流产3次组相比,自然流产〉3次组患者ACA、EmAb阳性率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A组患者ACA、EmAb阳性率明显升高,且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而升高。RSA患者应常规检查ACA、EmAb,并纠正抗体阳性状态,以提高妊娠成功率。

  • 标签: 反复自然流产 抗心磷脂抗体 抗子宫内膜抗体
  • 简介:摘 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中心磷脂抗体(ACA)和子宫内膜抗体(EmAb)的检测指标,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 选取了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R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同期6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比较两组人群ACA与EmAb的阳性率。此外,根据患者自然流产的次数,将RSA患者进一步分为自然流产3次组与自然流产大于3次组,对比这两组中ACA与EmAb的阳性率。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SA患者组的ACA与EmAb阳性率显著增加,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自然流产次数超过3次的RSA患者组的ACA与EmAb阳性率也显著高于自然流产3次组,组间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A患者中ACA与EmAb的阳性率显著提高,并且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这一阳性率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对于RSA患者,建议在常规诊疗中加入ACA与EmAb的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干预,以期改善患者的抗体阳性状况,从而提高其妊娠成功率。

  • 标签: 反复自然流产 抗心磷脂抗体 抗子宫内膜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引起的输血交叉配血不合进行分析。方法:本次收治的患者为男性,1例,随后进行血型以及血清学试验:该患者为O型,Rh表型CcDEe,其它血型Mur(-),抗体筛选阳性,直接人球蛋白试验阴性。结果:通过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测出患者体内同时产生类-Ce同种抗体-Mur抗体,造成交叉配血困难。结论:对类-Ce同种抗体-Mur抗体引起的输血交叉配血不合进行分析,应加强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和筛查,并进行不规则抗体的鉴定。

  • 标签: 类抗-Ce同种抗体 抗-Mur抗体 交叉配血
  • 简介:胰腺癌的化疗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与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有关。胰腺癌细胞多药耐药产生的机制目前并未阐明,随着对多药耐药认识的不断深入,新的逆转剂已经产生。本文通过近5年文献资料的回顾复习,对胰腺癌耐药机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P-糖蛋白 抑制剂 多药耐药
  • 简介:肾移植术后HLA抗体的产生与急、慢性排斥反应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及时检测并去除HLA抗体可显著提高移植物存活率。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HLA抗体的研究及进行移植术后常规检测的意义。

  • 标签: 肾移植 抗HLA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 抗体( ANA ) 和抗体谱 (ANAs) 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液样本 500 份,根据检测方法不同,分为检测 1 组( 抗体检测 ),检测 2 组( 抗体谱检测 ),检测 3 组( 抗体抗体谱联合检测) ,比较三组的确诊率。结果:检测 3 组的确诊率明显高于检测 1 组和检测 2 组,检测 2 组的确诊率又高于检测 1 组,组间数据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ANA 具有敏感性高的特点, ANAs 具有特异性高的特点,二者联合检测可以取长补短,在对 AID 患者的诊断中,可以明显提高 AID 患者的确诊率。

  • 标签: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类风湿银子(RF)联合蛋白抗体(AKA)联合应用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在本院2024年2月前收治患者中,留取的50例疑似RA患者血清标本作为RA组,令选取50例结缔组织病(CTD)患者50例作为CTD组,两组均测定RF和AKA,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RA组RF阳性率为86.00%,AKA阳性率为54.00% ,CTD组RF阳性率为58.00%,AKA阳性率为12.00%;RF、AKA及其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的敏感度分别为81.48%、8.70%和88.00%,特异度分别为51.16%、28.57%和85.71%,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F和AKA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以弥补单一指标检测的不足,提高诊断准确性,降低漏诊和误诊的风险。因此,推荐在疑似RA患者中进行RF和AKA联合检测,以提高诊断效率。

  • 标签: 类风湿因子 抗角蛋白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异常糖链糖蛋白(TAP)作为甲状腺癌诊断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门诊或住院的患者、健康人群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状腺癌患者组10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者组100例、健康人群组100例;检测3组研究对象TAP的表达。甲状腺癌患者组100例按病理类型分乳头状癌80例,滤泡状癌13例,未分化癌3例,髓样癌4例。结果 三组间TAP阳性+临界表达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异常糖链糖蛋白 检测 甲状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前患者血HBsAg、HCV、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方法择取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患者3600例,输血前所选患者均接受血HBsAg、HCV、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600例患者中,血HBsAg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有512例、HCV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有31例、HIV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有4例、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有126例,这些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主要分布在肝胆病科,脾胃病科次之。结论输血前对患者进行血HBsAg、HCV、HIV和梅毒抗体检测,可以有效避免血液传染性疾病的出现,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输血 血HBsAg 抗HCV 抗HIV 梅毒抗体 检测
  • 简介:器官移植手术后最担心什么?真菌感染!手术中使用的免疫制剂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真菌感染经常是致命的,尤为突出的是长期用药导致病原菌的耐药问题。最近,南京师范大学陆玲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成果回答了病原真菌为何耐药,有望为抗真菌感染的新药筛选提供理论依据。该成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美国微生物学会的专业顶级期刊mBio上。

  • 标签: 真菌耐药 抗真菌感染 美国微生物学会 蛋白 器官移植 免疫制剂
  • 简介:【目的】应用逐步Logistic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orcharacteristic,ROC)探讨RA33抗体(anti-RA33antibody)、环瓜氨酸抗体(anti-CCPantibody)、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的诊断价值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RA组患者49例,继康对照(对照)组36例,同时检测两组的血清RA33抗体CCP抗体与RF水平。应用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确定最佳诊断临界点,并对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RA组血清中RA33抗体CCP抗体与RF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2)RA33抗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651,CCP抗体的AUC值为0.799,RF的ROC值为0.764,CCP抗体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其他检测指标。(3)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预测变量PRE的ROC曲线的AUC为O.811,高于其他指标的诊断效能,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结论】RA33抗体CCP抗体与RF水平对RA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多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RA的诊断和疗效监测,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RA33抗体 抗环瓜氨酸抗体 类风湿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P糖蛋白在乳腺黏液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3年5月手术切除的38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P糖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糖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将患者分为多黏液组(25例)和少黏液组(13例),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糖蛋白在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20.0%(2/10),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7.9%(19/28),χ2=4.842,P<0.05;P糖蛋白在乳腺黏液腺癌中的表达强度随着黏液量的减少而增加(χ2=14.64,P<0.05);P糖蛋白表达与乳腺黏液腺癌肿瘤大小(≥3cm)、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糖蛋白在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中呈高表达,表达强度随着黏液量的减少而增加,P糖蛋白可能是判断乳腺黏液腺癌预后的可靠指标,同时也是乳腺黏液腺癌治疗的有效药物靶点。

  • 标签: 乳腺肿瘤 糖蛋白类 腺癌 黏液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