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测定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糖尿病患者晨尿中微量蛋白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微量蛋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程小于5年患者(A组)的尿微量蛋白明显小于病程大于5年患者(B组)。结论只有对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和尿肌酐经常进行监测,才能及时发现糖尿病肾损害,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联合尿微量蛋白(尿mALB)在老年高血压肾病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选取临床金标准诊断的4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40例高血压患者,40例健康患者,比较三组患者CysC与尿mALB水平,再分别采取CysC、尿mALB与CysC+尿mALB二次诊断,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的检验效能。结果高血压肾病组患者CysC水平(1.95±0.55)与尿mALB水平(3.61±0.84)均显著性高于高血压组(1.08±0.31,1.42±0.59)与对照组(1.10±0.32,1.36±0.44),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ysC+尿mALB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与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单独CysC、尿mALB诊断,误诊率与漏诊率均低于单独CysC、尿mALB诊断。结论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的CysC与尿mALB均呈高水平表达,CysC联合尿mALB在老年高血压肾病诊断价值较高,具有可行性。

  • 标签: Cys C 尿mALB 高血压肾病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糖与尿微量蛋白联合对早期肾损伤患者诊断检验的价值。方法选择36例早期糖尿病患者和36例正常人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的尿糖和尿微量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经检测,实验组尿糖水平、尿微量蛋白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中男性各指标的阳性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早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尿糖和尿微量蛋白检测,能准确判断疾病水平,使临床上的漏诊率、误诊率均有所降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尿糖 早期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综合方案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3例,观察组在控制饮食、降血糖、运动治疗等综合方案的基础上配合益气养阴活血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方案,比较两组尿微量蛋白排泄率和中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尿微量蛋白排泄均减少,观察组治疗后尿微量蛋白(65.8±21.8)ug/min,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2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60.3%、57.1%,中远期疗效稳定,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综合方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远期疗效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益气养阴活血法 综合方案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蛋白排泄率 中远期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在早产儿早期微量间断喂养价值,总结护理经验。方法以2013年2月~2015年7月,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144例,据入院顺序,随机对照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72例,两组新生儿均采用综合营养支持,采用配方奶粉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口腔按摩、抚触、做好室温管理、控制噪音等。结果观察组奶量摄入量、体重增长速度、大便次数高于对照组,恢复出生体重日龄、肠外营养支持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喂养不耐受8.3%,黄疸36.1%,低于对照组25.0%、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微量间断喂养早产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喂养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诊断及防治中微量元素的意义。方法我们了收集该院肿瘤患者245例及健康体检者50例,分别测定铜、铁、锌、钙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铁、锌浓度分别为(20.33±3.76)、(15.52±1.39)μmol/L,明显高于各病例组;而健康对照组血清铜浓度为(16.48±2.11)μmol/L,明显低于各病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对照组血清钙虽略高于各病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血清微量元素的浓度密切相关,微量元素合理的吸收,能对肿瘤的预防起到重大作用;微量元素的测定的,对于肿瘤的辅助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肿瘤
  • 简介:摘要蛋白质芯片技术是研究蛋白质组的新技术,是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的蛋白质分析技术。该技术在对基因表达、抗原抗体检测、药物开发、疾病诊断等研究方面显示出快速、高效、高通量处理信息的能力。它不仅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强有力的工具,也是临床应用中疾病早期诊断、预后和治疗效果评测的新手段,其研究成果拓展了与人类健康更加贴近的应用领域。本文主要讲述了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原理和分类、制作、蛋白质芯片检测、及其在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进行了阐述。

  • 标签: 蛋白质芯片 疾病诊断 应用。
  • 简介:器官移植手术后最担心什么?真菌感染!手术中使用的免疫制剂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真菌感染经常是致命的,尤为突出的是长期用药导致病原菌的耐药问题。最近,南京师范大学陆玲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成果回答了病原真菌为何耐药,有望为抗真菌感染的新药筛选提供理论依据。该成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美国微生物学会的专业顶级期刊mBio上。

  • 标签: 真菌耐药 抗真菌感染 美国微生物学会 蛋白 器官移植 免疫制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SCRLM)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Kiss-1蛋白和MMP9蛋白的表达及其与SCRLM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3年5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96例SCRLM患者和69例无转移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收集96例SCRLM患者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及其中50例癌旁组织(距离阴性切缘≥5cm);69例无转移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Kiss-Ⅰ蛋白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门诊和电话方式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8月.计数资料的比较及SCRLM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Kiss-1蛋白和MMP9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Kiss-1蛋白的表达位于组织细胞的细胞质,其阳性表达率在SCRLM患者结直肠癌组织、无转移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SCRLM患者结直肠癌旁组织中分别为24.0%(23/96)、43.5%(30/69)、52.0%(26/50),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07,P<0.05).其中SCRLM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与无转移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和SCRLM患者结直肠癌旁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0.702,11.594,P<0.05);无转移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与SCRLM患者结直肠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45,P>0.05).MMP9蛋白的表达位于组织细胞的细胞质,其阳性表达率在SCRLM患者结直肠癌组织、无转移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SCRLM患者结直肠癌旁组织中分别为67.7%(65/96)、62.3%(43/69)、36.0%(18/50),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同时性 KISS-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