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运动对中央气道径线值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6年3—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招募60名健康成人志愿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5~54(34.0±9.1)岁.志愿者均行胸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于深吸气末、深呼气末分别扫描全肺,薄层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MPR),使用特殊纵隔窗(窗宽500HU,窗位-100HU)在吸气末、呼气末时测量中央气道横截面积,计算塌陷指数,测量左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夹角(隆突角,∠C)、右上叶-中间支气管夹角(∠RI)、右中叶-右下叶支气管夹角(∠RMI)及左上叶-左下叶支气管夹角(∠LUI),并观察吸气末、呼气末时中央气道的形态改变.结果深呼气末,中央气道横截面积均少于吸气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气管塌陷指数为19.7%±8.6%;右主支气管、中间支气管、右上叶支气管、右中叶支气管和右下叶支气管塌陷指数分别为21.4%±9.6%、14.7%±6.2%、15.5%±5.7%、10.1%±3.6%、24.5%±9.1%;左主支气管、左上叶支气管、左下叶支气管塌陷指数分别为24.0%±9.4%、15.1%±5.0%、27.6%±10.7%.左侧中央气道中,各级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96,P〈0.05);其中左主支气管、左下叶支气管的塌陷指数较大,与左上叶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右侧中央气道中,各级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154,P〈0.05);其中右主支气管、右下叶支气管的塌陷指数较大,分别与右上叶支气管、中间支气管、右中叶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呼气末与吸气末时比较,∠C增大,∠RI、∠RMI、∠LUI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其中∠LUI吸气-呼气差值最大.深吸气末时,中央气道的轴位横断面多为类圆形或卵圆形.深�

  • 标签: 气管 支气管 中央气道 呼吸运动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测量
  • 简介:摘要病同治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法则,主要是指不同疾病,在其发病过程中,出现相同的病机而采取同一治疗方法,这种治法并不是着眼于疾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病因与病症不是决定因素,关键在于辨识不同疾病有无共同的病机,病机相同,方可采取相同的治法。笔者在临床上运用“病同治”法治疗妇科疾病,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归纳总结于后,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斧正。

  • 标签: 异病同治 妇科疾病 中医治疗 总结。
  • 简介:摘要丙阿托品是一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较高选择性的强效抗胆碱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较强。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和哮喘型慢性支气管炎,尤适用于因用β受体激动剂产生肌肉震颤、心动过速而不能耐受此类药物的病人。本品与β受体激动剂合用可相互增强疗效。丙阿托品定量吸入,能有效地拮抗胆碱能神经的作用,起到良好的平喘效果,肝素雾化吸入则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粘度,二者合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动脉血气,而使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得到纠正,动脉血氧分压提高,从而使血液粘滞度、红细胞压积进一步下降,血容量减少,使肺动脉压下降。

  • 标签: 异丙阿托品 肝素 雾化吸入 肺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分析不同HE染色细胞灰染的处理方法得到的效果,为获得更好的HE染色质量重要的依据。方法选择HE染色发灰的胃粘膜、肠息肉、子宫内膜等不同类型的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重新实施切片,对于苏木素染色条件进行合理的调整,同时在染色前修复处理组织,通过设立参照组的方式,对于不同处理方法获得的染色成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通过对于苏木素染色条件进行调整,包括水浴加热、增加时间以及微波加热等,能够推动染色,但是对于灰染的情况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掉。以高压和微波修复处理举措应用到PBS、EDTA以及柠檬酸中,能够对于HE染色细胞灰染现象进行良好的改善,而且效果最理想的就是PBS微波处理法。结论有效处理HE染色细胞灰染现象的举措就是PBS微波处理法,应用价值巨大。

  • 标签: HE染色细胞核灰染 处理方法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瑞芬复合丙酚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7年12月间接诊的280例需要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140例为对照组采取丙酚进行镇静处理,140例为观察组使用瑞芬太尼和丙酚进行镇静处理,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和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麻醉优秀率为70.3%、胃镜检查时间为(4.1±1.1)min、苏醒时间为(6.7±0.8)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对比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的HR、MAP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均显示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酚应用于无痛胃镜中的效果显著,麻醉效果更佳,对患者影响更小,苏醒时间更短,不良反应更少,故值得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 异丙酚 无痛胃镜 应用效果
  • 简介:背景:髓间充质干细胞(nucleuspulposusmesenchymalstemcells,NPSCs)在椎间盘损伤退变修复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诱导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类髓细胞分化是关键步骤.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骨形态生成蛋白2(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BMP-2)和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3,TGF-β3)诱导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类髓细胞分化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取3月龄大鼠尾椎髓组织,分离培养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形态学观察、三系分化鉴定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表面抗原.将培养获得的NPSCs分为4组,对照组、20ng/mlTGF-β3组、100ng/mlBMP-2组和20ng/mlTGF-β3+100ng/mlBMP-2组,分别加入不同组合的细胞因子对NPSCs进行诱导培养.采用CCK-8增殖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因子毒性,在诱导第7天、第14天提取mRNA进行实时定量RT-PCR检测各组髓特异基因Aggrecan、SOX-9、Collagen-2、Krt19的相对表达量;在诱导第14天进行阿利新蓝染色检测细胞外基质的表达量,对比各组染色强度来比较各组NPSCs分化程度.结果:成功从髓组织分离NPSCs并进行鉴定.原代细胞培养11d后传至P3代,贴壁细胞呈纺锤长梭形,旋窝样生长.CCK-8实验结果显示,加入细胞因子组细胞增殖水平在培养3d后较对照组升高,但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排除由细胞增殖导致的胞外基质增多.RT-PCR结果显示,在诱导第7天时加入细胞因子组髓特异基因的表达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在第14天时,20ng/mlTGF-β3+100ng/mlBMP-2组髓特异基因的表达较20ng/mlTGF-β3组和100ng/mlBMP-2组升高(P<0.05).阿利新蓝染色结果显示,20ng/mlTGF-β3+100ng/mlBMP-2组细胞外基质分泌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联合使用TGF-β3和BMP-2能够有效诱导NPSCs向类髓细胞分化,可为下一步应用NPSCs治疗椎间盘退变打下基础.

  • 标签: 髓核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骨形态生成蛋白2 转化生长因子Β3 椎间盘退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心绞痛患者应用单硝酸山梨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5月~2018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心绞痛患者予以分组研究,即参照组(n=18)、实验组(n=18)。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单硝酸山梨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参照组为66.7%,实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参照组为16.7%,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心绞痛患者应用单硝酸山梨脂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与推荐价值极高。

  • 标签: 心绞痛 单硝酸异山梨脂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变性的近期疗效及随访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肝豆状变性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及随访对象,住院期间均静脉滴注二巯基丙磺酸,同时口服肝豆片和葡萄糖酸锌进行强力排铜治疗;出院后予二巯基丁二酸和青霉胺交替服用,并同时服肝豆片和葡萄糖酸锌以维持治疗。结果78例患者治疗后尿排铜量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血铜含量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锌含量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若长期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变性,可使大多数肝豆状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甲状腺切除手术采用丙酚、瑞芬太尼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外科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4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药物的区别,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丙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酚进行麻醉,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清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评分、药物副作用等指标。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清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评分分别为(6.82±3.11)min、(4.91±1.52)min、(4.81±1.92)min、(7.15±2.11);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45%、16.1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术临床通过瑞芬太尼联合丙酚进行麻醉获得的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高,具有极大的推广意义。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手术 异丙酚 瑞芬太尼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和丙酚对无痛人流术的麻醉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行无痛人流术患者30例作为本次探讨对象,将其依据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将先入院的15例患者定为观察组,剩余15例患者定为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依托咪酯进行麻醉,给予观察组患者给予丙酚进行麻醉,将两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相比,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均较短,经计算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少,两组之间数据差异,经计算后显示(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无痛人流术患者采取丙酚进行麻醉的效果较好,其安全性较高,可有效缩短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

  • 标签: 依托咪酯 异丙酚 无痛人流术 麻醉 作用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摘除术治疗白内障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0年5月~2018年5月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治疗30例(30眼)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筛选同时期常规切口治疗的21例(30眼)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视力情况比较,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视力水平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8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摘除术治疗白内障临床效果相比于常规切口治疗对患者术后视力提升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特别是在基层推广。

  • 标签: 小切口 白内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3月到2017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患者66例,患牙92颗,经完善根管治疗后行玻璃纤维桩治疗后全瓷冠修复。结果经观察,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修复成功率为93.4%,有6颗患牙出现桩松动和脱落。结论预成玻璃纤维桩是近年来开展的牙体缺损修复材料,能提高大面积缺损牙体的修复成功率,而且又有很高的美学修复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牙科材料 治疗应用 牙修复体修补
  • 简介:背景:椎间盘退变是下腰痛的主要诱因,髓细胞的凋亡是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椎间盘退变引起下腰痛的具体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是否参与高糖诱导兔髓细胞凋亡的过程。方法:将第3代兔髓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液);高糖组(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100mmol/L);抑制剂组(培养基中含有Caspase-12抑制剂Z-ATAD-FMK);抑制剂+高糖组(培养基中含有Z-ATAD-FMK及100mmol/L的葡萄糖)。分别处理6h后,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凋亡率、活性氧自由基、Caspase-12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①高糖组细胞增殖明显抑制,活性氧自由基、凋亡率、Caspase-12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②Z-ATAD-FMK可以降低高糖诱导的细胞凋亡率以及Caspase-12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表达的增加;③结果表明,内质网凋亡通路参与了高糖诱导兔髓细胞的凋亡过程;高糖诱导的活性氧自由基过量产生及积累是引起内质网应激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细胞凋亡 内质网应激 CASPASE-12 GRP78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髓核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80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甘草酸镁进行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治疗后的血清生化指标与临床疗效。结果经比较得知,实施甘草酸镁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血清ALT、AST、TBi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异甘草酸镁 乙型肝炎 复方甘草酸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0例实施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治疗的分析,比较不同的麻醉方法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总结更有利于患者康复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诊治的施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80例进行临床研究,施行不同的麻醉方式,对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进行总结,比较康复结果。结果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施行瑞芬太尼联合丙酚进行麻醉效果更好,其意识恢复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使用其他麻醉药物的对照组。结论甲状腺切除手术时使用瑞芬太尼联合丙酚进行麻醉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着明显的积极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摘除术后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摘除术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随访6个月~1年,预后良好,腰腿痛无复发,无护理并发症。结论髓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相关知识指导及评估,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做好并发症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甘草酸镁对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0例血液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化疗后肝损害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甘草酸镁)、对照组(硫普罗宁)。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体征及症状总体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BIL、AST、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效率(82.86%)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率(0.00%)低于对照组,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P均<0.05。结论甘草酸镁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疗效较好,安全性高,能纠正异常肝功能指标。

  • 标签: 血液肿瘤 肝损害 异甘草酸镁 硫普罗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互结型子宫肌瘤采用百消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所收治的痰瘀互结型子宫肌瘤患者4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1例,参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百消汤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23%,参照组总有效率90.47%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研究组患者治疗前与参照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各项指标均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治疗互结型子宫肌瘤采用百消汤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 标签: 百消异汤 子宫肌瘤 痰瘀互结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切除术在麻醉过程中使用瑞芬太尼与丙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来我院治疗甲状腺切除术的60例患者。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前后顺序把他们分成治疗组和参照组。对两组患者都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参照组利用静脉泵给患者注射丙酚,并对其断续推注芬太尼,治疗组持续直射瑞芬太尼和丙酚。对两组的血流动力和苏醒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参照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和苏醒情况明显低于治疗组,经过比较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切除术汇总,对患者静脉持续注射瑞芬太尼和丙酚,效果明显。

  • 标签: 甲状腺 麻醉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