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馨圈在儿童磁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4月-2017年9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磁室开展馨圈前的25例行磁检查患儿作为对照组,2017年10月-2018年3月开展馨圈后的25例行磁检查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检查成功率及圈员间产生的无形成果。结果观察组检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方案实施前相比,实施后各圈员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自信心、责任心、协调沟通能力评分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馨圈在儿童磁检查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查成功率,提升圈员服务质量。

  • 标签: 核磁检查 儿童 核馨圈 检查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馨圈提高患儿磁检查成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磁检查的住院患儿50例,均行馨圈干预,比较实施前后磁检查成功率及无形成果。结果实施后患儿磁检查成功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圈员凝聚力、质管工具应用、沟通技巧、和谐度、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及责任和荣誉感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馨圈可有效提高患儿磁检查成功率,增强圈员自我能力。

  • 标签: 核馨圈 核磁检查 儿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技术应用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特征。方法以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磁影像诊断结果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核磁共振成像扫查结果提示块状型肝癌58例,结节型肝癌14例,小肝癌10例,弥漫型肝癌4例;核磁共振成像检出表现为边界较清晰,类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平扫T1WI以低信号为主,病灶内坏死处更低信号,出血部位则为高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坏死灶呈现较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不均匀强化,病灶组织明显强化,坏死部位则无明显强化。结论临床上核磁共振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体现出的显著价值与可行性,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和诊断效率,有助于病人接受到早期治疗。

  • 标签: 核磁共振技术 原发性肝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磁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70例肝外胆结石患者,分别接受磁胰胆管成像检查和CT检查,分析磁胰胆管成像的诊断价值。结果肝外胆结石患者均CT与磁胰胆管成像诊断后,其中,70例患者行CT检查后,检出38例,检出率为54.28%;行磁胰胆管成像检查后,检出64例,检出率为91.42%,对比检查结果可知,磁胰胆管成像的检出率明显优于CT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外胆结石影像学诊断中,磁胰胆管成像诊断准确率高,比CT检查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肝外胆结石 核磁胰胆管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应用单硝酸山梨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治疗,试验组采用单硝酸山梨酯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二组治疗后24h缺血总时间、最大ST段压低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对于心绞痛患者实施单硝酸山梨酯合并阿司匹林治疗,能改善临床症状不易耐药,副作用小,使用方便、安全,在长期治疗中明显优于硝酸甘油,疗效更为显著。

  • 标签: 单硝酸异山梨酯 阿司匹林肠溶片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复方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在治疗儿童急性喘息性疾病方面的效果,为相关的疾病提供参照以及解决方法。方法我院在2016年1月份到2018年1月份这段时间内接诊的120位患有急性喘息性疾病的儿童作为调查的对象,把这120位参加此次研究的儿童随机的分成两个组,120位儿童都采取基本的治疗,第一组的60位儿童在此基础上采取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方法治疗,第二组通过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方法进行医治,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第一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明显比第二组好。结论复方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治疗儿童急性喘息性疾病有较好的效果,安全性高,应该在实际中推广。

  • 标签: 复方异丙托溴铵 急性喘息性疾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硝酸山梨酯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心绞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60例心绞痛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单硝酸山梨酯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措施,对照组采取单硝酸山梨酯片治疗措施。结果观察组30例中无效1例,有效29例,治疗有效率96.7%;对照组30例中,无效10例,有效20例,治疗有效率66.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单硝酸山梨酯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运用于心绞痛治疗中,充分满足心绞痛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心绞痛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治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 阿司匹林肠溶片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丙酚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急性脑梗塞患者2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拟行数字减影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0)。观察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和丙酚1mg/kg,继之以丙酚4~6mg/(kg?h)和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维持麻醉。对照组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继之以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前即刻(T0)、再灌注后1h(T1)、再灌注后3h(T2)各取静脉血测定内皮素(ET)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术前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正常值有显著性升高(P<0.05),T1时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术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T2时观察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2h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T1和T2时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塞时,丙酚麻醉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丙二醛浓度,对人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异丙酚 脑梗塞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急性心梗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采取硝酸山梨酯注射液泵入治疗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确诊的急性心梗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予以硝酸甘油泵入治疗,B组予以硝酸山梨酯注射液泵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和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山梨酯注射液泵入治疗老年急性心梗合并急性左心衰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急性心梗 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吹扫捕集-气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55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方法取50mL水样加入50μL内标工作液,混匀后移入40mL吹扫捕集瓶中,瓶上方尽量不留空气,放入吹扫捕集仪中,用吹扫捕集与气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测定分析。结果55种挥发性有机物经过吹扫捕集前处理后,在1.0μg/L~6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34以上,做浓度为40μg/L的加标回收实验,加标回收率在83.4%~101.2%之间,符合色谱法加标回收率80%~120%的要求,表明这种方法准确可行。结论吹扫捕集气色谱-质谱联用法可以同时测定55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优势大大高于顶空气色谱法,且操作简单,便于推广。

  • 标签: 吹扫捕集法 饮用水 挥发性有机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