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西对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48例,给予西塞75mg/m2(dl);培美曲塞500mg/m2(d1),重复进行4至6个周期的治疗。对所有患者评估疗效。结果完全缓解的患者有3例(6.25%),部分缓解的患者有18例(37.5%),病情稳定的患者有21例(43.75%),无效患者6例(12.5%),经过计算,总有效率为43.75%,疾病的控制率为87.5%。对所有患者在2~12月后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均无因治疗而死亡的情况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培美曲塞联合西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好,用药方便快捷,患者更易于接受。

  • 标签: 进展期胃癌 培美曲塞 多西他塞 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58-01
  • 简介:目的:观察西环素、阿莫西林联合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选取初次治疗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阿莫西林胶囊+西环素胶囊)50例、对照组A50例(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和对照组B50例(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联合雷贝拉唑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左氧氟沙星为1次/d,其他药物均为2次/d,疗程14d。根除治疗失败后补救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阿莫西林胶囊+西环素胶囊)30例,对照组(根据药敏结果选择两组敏感抗生素)30例,联合雷贝拉唑肠溶片和胶体果胶铋胶囊,2次/d,疗程均为14d。疗程结束4周以后复查13C呼气试验,观察Hp根除率、不良反应和成本-效果比。结果初次治疗患者观察组、对照组A、对照组B根除率分别为88.00%、70.00%、82.00%(ITT)和91.60%、74.47%、85.11%(PP),观察组与对照组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本-效果比低于两组对照;根除治疗失败后补救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根除率为70.00%、77.78%(ITT)和66.67%、71.43%(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成本-效果比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均少见且轻微。结论西环素、阿莫西林联合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较好。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多西环素 阿莫西林 治疗结果
  • 简介:人生如,常有无法预料的结局,而比赛的魅力正在于这无法预测的神秘,在谜底揭晓之前,谁都无法拔开迷雾、窥见真相。人生的精彩同样在于没有人能预知在遥远的未来谁能更快更稳地把握住机遇,成功就像那轮永远高悬于天际的红日,激励着人们奋永向前。

  • 标签: 个人 人生态度 人生哲学 人生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唑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脏病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老年缺血性心脏病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程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唑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脏病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具有比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西洛他唑 老年缺血性心脏病 窦性心动过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氯雷定、西咪替丁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筛选门诊病例169例,其中完整病例11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地氯雷定5mg1次/d,西咪替丁200mg2次/d,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2ml,每周一次穴位注射,注射穴位为双上肢曲池穴,双下肢足三里穴;对照组单用口服地氯雷定5mg1次/d,同治疗组,疗程均为60天。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5.8﹪,总有效率96.5﹪,6个月内复发率29.3﹪,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总有效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内复发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地氯雷定、西咪替丁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注射可提高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西咪替丁 卡介菌多糖核酸 地氯雷他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经曲美嗪联合阿托伐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运用曲美嗪干预治疗,观察组运用曲美嗪联合阿托伐汀治疗,而后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各指数变化。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的95.0%高于对照组的78.33%;缺血情况发生率上,观察组为6%,低于对照组10%。结论曲美嗪联合阿托伐汀治疗冠心病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性,同时安全性更高。

  • 标签: 曲美他嗪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 简介:汀类药传统上是作为调脂药应用的,4S研究确立了汀类药在心脑血管病中治疗及预防的地位,并形成调脂外多功能效应的理论。冠心病患者在心血管病事件后,β受体阻滞剂及阿司匹林各降低心血管病病死率25%,而他汀类药物治疗,可降低42%,作用强度最大,被誉为"心脏药物"〔1〕。经20余年临床实践,治疗适应症不断拓宽,有多种疾病能在治疗中获益且安全可靠。为更好地应用他汀类药物,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 标签: 他汀类药 临床应用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胆道复杂结石“镜联合”的微创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13例胆道复杂结石患者根据不同的胆道结石状况及患者当时的全身状况,而采取“一镜”、“二镜”和/或“三镜”联合的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取石。结果114例经“一镜”治疗者,成功98例,成功率85.9%;63例经“二镜”治疗,成功51例,成功率80.9%;36例经“三镜”治疗,成功33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成功率91.7%。结论腹腔镜、胆道镜和十二指肠镜的胆道复杂结石治疗均具微创性及各自的特点“,三镜”联合方式可弥补“一镜”和“二镜”治疗方式的不足。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十二指肠镜 胆道复杂结石
  • 作者: 卢湘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4-01-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14年第1期
  • 机构:卢湘明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12【中图分类号】R75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1-0013-01肝硬化并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sFailure,MOF)是其主要致死原因。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院共收治肝硬化患者348例,其中并发MOF者73例,占21%。现将MOF73例作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名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42名,对照组42名,研究组服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服舍曲林,观察5周,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3周、5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副作用。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研究组治疗后1周、3周、5周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研究组起效时间(6.3+1.9)d,对照组为(11.2+6.1)d,研究组明显起效早,治疗5周末研究组显效率67.8%,总有效率84.6%,对照组显效率66.9%,总有效率86.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X等于0.02,0.21.P)0.05),治疗后两组副作用均较轻,多出现早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与舍曲林相当,安全性好,依从性高,起效更快,治疗初期效果明显,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

  • 标签: 抑郁症 艾司西酞普兰 舍曲林 汉密顿抑郁量表 副反应量表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35-01
  • 简介: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约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近年研究表明,PCOS不仅存在生殖轴功能紊乱和生殖功能障碍,而且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如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及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发病率均明显增高。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生育年龄妇女 生殖功能障碍 内分泌疾病 2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应用MRI测量腰椎各椎间盘平面裂肌-最长肌间隙入口与中线的距离,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月行腰椎MRI检查的200例患者,测量腰椎MRI各椎间盘平面双侧肌间隙入口与中线的距离(D),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比较节段间差异,t检验比较左右两侧及不同性别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各节段D间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节段D与患者年龄、身高、BMI的相关性。结果腰椎各椎间盘平面肌间D从L1/2水平至L5/S1水平逐渐增大,不同节段间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侧:F=3614.84,P=0.00;右侧:F=3411.34,P=0.00),但左右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仅与D2间存在相关性,而D2~D5间则两两正相关。男性与女性患者仅L4/5节段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P<0.01),其他节段D男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节段D与患者的年龄均无相关性。男性患者D1双侧均与身高呈正相关,女性患者D1L、D1R及D2L与BMI正相关,而D4双侧与身高呈正相关。结论腰椎裂肌-最长肌间隙入口位置与患者年龄、性别、身高、BMI等关系不大。在L1-3水平,肌间隙距离正中线较近,适合作单个正中切口;在L4~S1水平则应根据术前测量结果应用双侧切口。

  • 标签: 腰椎 肌间隙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排螺旋CT诊断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赞皇县医院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阑尾周围脓肿的104例患者临床影像和超声诊断资料,比较术前B超(对照组)和排螺旋CT(试验组)检查对阑尾周围脓肿诊断率和病因学诊断率。结果阑尾周围脓肿的B超、排螺旋CT检查诊断率分别为91.7%、9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超、排螺旋CT检查病因学诊断率分别为69.4%、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CT检查是诊断阑尾周围脓肿的重要方法,但在病因诊断方面CT明显优于B超,在老人、小儿等特殊病例诊断中CT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阑尾周围脓肿 多排螺旋CT 超声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排螺旋CT(MSCT)对气管性支气管的诊断及应用价值,认识先天性气管性支气管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5例气管性支气管(TB)患者的MSCT薄层图像及平面重组(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VR)及支气管虚拟内镜(VB)等多种后处理图像。结果5例气管性支气管均为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发生在气管及右主支气管的右侧壁或右后壁,经多种后处理,均能清晰地显示气管性支气管的起源部位,有无狭窄及其他合并症情况。结论MSCT无创、操作简单,可作为气管性支气管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先天畸形 气管性支气管 支气管镜检查 X线计算机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病例对高血压术后再出血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方法对65例高血压脑出血经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后再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再出血患者治疗有效达到24.62%,死亡率高达49.23%,大多数出血症状发生在术后24个小时之内,期间病人血压仍持续升高。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二次出血概率很高,其中术后高压是主要因素,应注意预防再次出血的状况发生。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再出血 多因素分析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13-01
  • 简介:目的:分析继发性胆脂瘤的排螺旋CT的表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58例患耳CT诊断或高度怀疑继发性胆脂瘤,所有病例采用轴位颞骨螺旋扫描,进行轴位、冠状位重建,必要时加脑窗重建。结果鼓室、乳突内软组织影(58患耳,100%),骨质破坏(58患耳,100%),自然根治腔(4患耳,7%),骨质硬化(48患耳,83%),Prussak间隙增宽(13患耳,22%)。结论排螺旋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耳部内部结构,在继发性胆脂瘤方面能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指导治疗方案及术后复查。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胆脂瘤 中耳 Prussak间隙
  • 简介:目的:探讨青春期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在我院妇科就诊的PCOS患者80例,其中青春期组34例,育龄期组46例。对比分析两组间的临床差别、性激素和血脂水平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结果(1)青春期组的发病年龄、病程和体重指数(BMI)均明显少于育龄期,P<0.05;但超重/肥胖的构成比、腰围和血压与育龄期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间的月经失调均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其次为闭经,均无统计学差别;青春期组的多毛和痤疮的评分及构成比均显著高于育龄期组,P<0.05。(3)青春期组血清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均显著高于育龄期组,P<0.01或P<0.05;性激素其余项无统计学差别P>0.05。(4)两组间空腹血糖、胰岛素和HOMA-IR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但青春期组有胰岛素抵抗构成比和75g葡萄糖试验后,1h、2h和3h血糖和胰岛素显著低于育龄期组,P<0.05。青春期组血脂中仅LDL显著低于育龄期组,P<0.05,余项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与育龄期PCOS患者相比,青春期PCOS患者有更明显的高雄激素血症,较轻的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期 高雄激素血症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瑞舒伐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手段治疗;治疗组加用瑞舒伐汀进行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1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生化指标和CRP、TIB均得到显著改善,和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同期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汀对不稳定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推广采用。

  • 标签: 瑞舒伐他汀,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