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性骨折(avulsionfracture)是一类特殊的骨折,指在肌肉强烈收缩时导致的与肌腱相连的骨性突起或粗隆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骨质分离。理论上所有肌腱的止点都有可能发生撕性骨折,常见的部位有胫骨髁间隆突,尺骨鹰嘴,远节指骨基底部等。撕性骨折的症状与骨折相近,以伤处疼痛及关节活动部分受限为主要表现,其次就是局部的肿胀,压痛。由于肌腱的止点受到破坏,肌腱通常出现回缩现象,产生类似肌腱断裂的症状,影响关节的主动活动。治疗上主张手术将撕的骨块复位并坚强固定,以恢复肌腱的张力。

  • 标签: 撕脱性骨折 肌腱断裂 胫骨髁间隆突 关节活动 骨性突起 尺骨鹰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直肠垂是外科的常见病,主要见于老人和儿童.除幼儿直肠垂用非手术治疗多可治愈外,成人完全性直肠垂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由于造成直肠垂的原因很多,患者的局部与全身情况亦不相同,所以针对直肠垂而进行的手术种类十分繁杂.如何寻找一种创伤小、疗效可靠的治疗直肠垂的理想方法,是外科临床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 标签: 直肠脱垂 外科治疗 经会阴部手术 经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直肠垂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幼儿直肠垂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垂以手术为主。目前手术方法繁多,疗效不一。本文介绍了直肠垂经腹和经肛门两种人路的多种手术方式以及注射疗法、激光手术等常用的外科治疗方法,各有利弊。直肠垂的外科治疗提倡个体化治疗,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因、年龄及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

  • 标签: 直肠脱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性,80岁,因阴道脱出物20余年、排尿困难2天于2007年9月29日入院。患者近2天出现排尿困难,尿不净,无发热、尿急、尿痛、尿中带血等;便秘,大便干结不易排出。患者50岁绝经,孕5产5。专科情况:宫颈宫体全部脱出于阴道外口,阴道前后壁、膀胱完全脱出阴道口,表面粘膜干燥增厚、呈皮革样改变,双侧小阴唇交界处、会阴联合粘膜散在溃疡,直肠前壁轻度膨出,不能回纳。B超示:双肾积水、双侧输尿管扩张、右侧输尿管下段强光斑(考虑结石)、子宫垂、膀胱垂。

  • 标签: 子宫脱垂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升提固汤保留灌肠联合针刺治疗II度直肠垂43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我院住院脾虚气陷证脱肛患者43例,据刘佃温教授临证经验给予升提固汤保留灌肠联合针刺治疗。结果两组综合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在改善肛门坠胀感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排便情况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2.33℅,对照组复发率13.95℅,两组复发率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升提固汤保留灌肠联合针刺治疗脾虚气陷证II度直肠垂,始终贯穿补气升提,收敛固的治法,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升提固脱汤 保留灌肠 针刺治疗 直肠脱垂 临床观察
  • 简介:[摘 要]应性鼻炎病势缠绵,经久难愈,西医无特效根治疗法,且副作用较明显。运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对症下药,常常能取得满意疗效。本文记述了鼻鼽(肾阳不足型)的针刺、艾灸治疗方案,在临床运用中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肾阳不足 艾灸 关元 肾俞 涌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在脊柱退变过程中发现了椎间盘和小关节相互影响,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脊柱稳定和正常功能,进而引发腰痛。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椎间盘和小关节之间的退关系一直存在争议,通过本文对两者之间退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和分析了我院自2015年4月~2017年4月的140例腰痛患者MRI,并且将这140例腰痛患者按照年龄进行分为3组(<40岁,40~65岁,>65岁)。并且对每组患者的L2-S14个运动节段退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退会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升高,其中退最为明显的是在L4-5和L5-S1节段,通过对退比率的比较和分析发现,在<40岁和40~65岁的腰痛患者椎间盘退化比率要高于小关节退比率,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痛患者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退会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升高,但是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退顺序还是无法准确判定,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对此进行研究。

  • 标签: 腰痛患者 腰椎小关节 椎间盘 退变 MRI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对子宫垂患者实施针灸联合电针治疗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进行此次研究,研究时段限制在2019年1月-2020年10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接收的78例子宫垂患者,遵从“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研究样本41例,给予针灸常规治疗,观察组研究样本37例,在对照组常规针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情况。结果:临床疗效分析:观察组高达97.3%,对照组仅有82.9%,P<0.05(x2=4.363)。行针灸联合电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紧张收缩阶段的平均值等各指标数值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子宫垂患者实施中医治疗手段,建议采纳针灸联合电针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盆底肌力。

  • 标签: 子宫脱垂 针灸 电针 临床疗效 盆底肌力
  • 简介:最近,斯坦福大学的华人教授鲍哲楠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塑料“皮肤”,这种塑料“皮肤”可以像人类皮肤那样弯曲,受伤后还可以自愈,同时它还能够作为一种传感网络给大脑传递温度、痛觉等信号,这种皮肤能够让失去部分肢体的人们带上假肢以后重新感受到触觉。想象一下,一位做过截肢手术多年的患者,突然间能够通过接触物体感觉到自己肢体的存在该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

  • 标签: 人工皮肤 假肢 斯坦福大学 人类皮肤 截肢手术 脑传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