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H2受体拮抗剂是通过选择性的抑制H2受体,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有效的提高胃内Ph值,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临床上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主要有西咪替丁、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并且近年来随着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中超剂量、超适应症及超疗程的应用,患者存在一定的用药风险,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对于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中的使用越来越规范,而H2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中的使用也就逐渐增加。因此,了解清楚各种H2受体拮抗剂的特点也是我们作为药师的重要任务。

  • 标签: H2受体拮抗剂 胃蛋白
  • 简介:本研究观察VEGFA、VEGFC及其受体和angiopoietin-1、angiopoietin-2及其受体在发育第3-12周人胚胎卵黄囊血岛、主动脉-生殖腺-中肾(AGM)区的表达.在征得意外流产孕妇同意并签字后,收集其意外流产的受精龄第3-12周的人胚胎,用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表明:第21-25天人胚卵黄囊血岛血管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强表达VEGFA及其受体flt1和flk-1,VEGFC及其受体flt4,angiopoietin-2及其受体Tie-2蛋白;弱表达angiopoietin-1蛋白.背主动脉和中肾于发育第4周开始表达上述各种因子及其受体,免疫阳性反应物集中在大而圆、有核的造血细胞.阳性细胞的数量到第7周到达高峰.8周以后,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到12周几乎所有的血细胞为免疫阴性反应.生殖腺主要在第6-8周表达VEGFA,flt1,flt4,angiopoietin-1,angiopoietin-2和Tie-2蛋白,但不表达VEGFC和flk-1.在AGM区的血管内皮细胞未检测到上述各因子的表达.结论:人胚胎卵黄囊血岛造血细胞和内皮细胞以及背主动脉和中肾共表达多种与血管发生和血液发生相关的因子.人胚内造血发生于第4周.

  • 标签: 造血细胞 卵黄囊 血岛 AGM区 VEGF家族
  • 简介:目的建立胰高血糖素样多肽2受体(glucagonlikepeptide-2receptor,GLP-2R)上调表达的Caco2细胞株,为研究GLP-2肠道保护机制构建体外模型。方法常规扩增抽提GLP-2R/pcDNA3.1质粒,经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染至Caco2细胞。G418抗性筛选,挑选耐药细胞克隆培养获得稳定细胞株。以HER293细胞、VE细胞、正常Caco2细胞及正常人小肠组织为对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稳定转染细胞中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扩增抽提GLP-2R/pcDNA3.1质粒后经酶切、测序结果正确。GLP-2RmRNA及其蛋白在HER293细胞及VE细胞中无表达,在正常Caco2细胞中表达微弱,在人小肠组织中有较强表达;转染GLP-2R后,Caco2/GLP-2R(+)细胞中GLP-2R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GLP-2R分布具有相对特异性,正常Caco2细胞中GLP-2R表达较弱;构建的caco2/GLP-2R(+)细胞模型成立,为深入研究GLP-2的作用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 标签: 真核细胞 转染 克隆细胞 基因 胰高血糖素样多肽2受体
  • 简介:摘要:疼痛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的一种体验,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生理性疼痛和病理性疼痛。国际疼痛研究组织(IASP)定义“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绪体验”。在长期对痛感觉的产生及敏化机制的研究中,人们发现P2X7受体参与炎症和疼痛的产生。近年来P2X7受体究竟如何在疼痛中发生作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主要讨论P2X7受体对疼痛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P2X7受体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于2021年6月-2022年11月时间段内诊治的COPD患者,共入选病例数70例,随机分2组安排不同用药方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雾化治疗,对药物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临床接受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β2受体激动剂 抗胆碱能药物 COPD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中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基因(B-celllymphoma/leukemia-2,Bcl-2)、细胞周期素A2(cyclinA2)和磷酸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Bcl-2、cyclinA2和P13K在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组织(58例)、乳腺正常组织(14例)中的表达水平,并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乳腺正常组织相比,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中Bel-2表达降低,而cyclinA2和P13K表达增高(P〈0.05)。在乳腺癌组织中,Bcl-2在TNM分期Ⅲ期、组织学分级Ⅲ级和出现转移复发的患者中表达水平降低(P〈0.05),但其表达在不同年龄、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yclinA2在转移复发的患者中显著高表达(P〈0.05),但在不同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状态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P13K在有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Ⅲ期的患者中高表达(P〈0.05),但其表达在不同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以及是否转移复发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Bcl-2低表达、eyclinA2和P13K高表达可能与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标签: 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 B淋巴细胞瘤 白血病2基因 细胞周期素A2 磷酸肌醇3激酶 实时聚合酶
  • 简介:目的继2004年系统评价之后,对睡前加服H2-受体拮抗剂抑制夜间酸突破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手工检索8种相关中文期刊和所获义献的参考文献,全面收集全世界关于睡前加服H2-受体拮抗剂抑制夜间酸突破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按照Cochrane协作网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仅有2篇随机对照交叉试验包括32例受试者符合纳入标准,由于这2个研究在设计及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存在较大差别,无法进行Meta分析,仅进行定性的系统评价。这2个研究对睡前加服H2-受体拮抗剂抑制夜间酸突破的疗效没有一致性的结论。结论基于目前的证据尚不能确定睡前加服H2-受体拮抗剂能有效抑制夜间酸突破的发生,还需要大样本、高质量,且随访时间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来提供证据。

  • 标签: H2-受体拮抗剂 夜间酸突破 COCHRANE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使用α2受体激动剂和k受体激动剂对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并择期行OPCABG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α2受体激动剂和k受体激动剂。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T0)、切皮后(T1)、劈胸骨后(T2)、术毕时(T3)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指标变化;分别测定T1~T3、术后6h(T4)、术后24h(T5)的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记录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住院时间,统计两组麻醉苏醒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前后不同时间点的MAP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的MAP指标均明显高于T0时间点及同期观察组,另观察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的HR指标均明显低于T0时间点及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在T0和T1时刻CKMB组间比较并无差异,但2组在T3~T5时刻其CKMB显著高于T0和T1时刻,但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住院时间亦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5),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OPCABG中使用α2受体激动剂和k受体激动剂,其不仅可以减少丙泊酚的用量,而且可以降低患者心率和血压,降低了对心肌酶的影响,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小,康复快。

  • 标签: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alpha 2受体激动剂 k受体激动剂 丙泊酚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进行了探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单用二甲双胍超过一个月后血糖控制仍不达标,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患者为20例,二甲双胍基础上分别加用利拉鲁肽及甘精胰岛素的治疗,时间为16周,对空腹血糖、餐后的两个小时的血糖、体重指数、体重、腰围变化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结果治疗16周后,两组均能使血糖达标,但利拉鲁肽组体重、腰围、BMI较治疗前均下降。结论通过给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利拉鲁肽,不仅良好控制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同时可改善患者BMI、降低体重、缩小腰围。

  • 标签: GLP-1受体激动剂 治疗 2型糖尿病 肥胖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雌激素受体阴性、C-erbB-2阳性者14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至5年。带瘤生存5例,无瘤生存2例,远处转移7例;其中死亡4例,1例9个月后死于脑转移,1例1年后肺转移放弃治疗死亡,2例分别于1年8个月和2年3个月死于全身多脏器转移。结论雌激素受体阴性及C-erbB-2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易引起局部复发甚至远处转移,这类患者虽无放疗指征,但建议术后给予放疗,控制局部复发,提高生存率。

  • 标签: 雌激素受体 C—erbB-2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进行治疗,探讨其疗效情况。方法:2019年3月--2022年2月间,从来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32例作为试验对象,按照试验目的,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在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比较差异并不明显,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安全性高,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GLP-1受体激动剂 艾塞那肽
  • 简介:目的制备胃动素受体多克隆抗体和研究该受体在人胃中的组织定位.方法通过合成肽耦联钥孔戚血蓝蛋白(keyholelimpethemocyanin,KLH)制备抗体,以ELISA方法测定效价.用含有GPR38基因(胃动素受体)的质粒转染293细胞株,以RT-PCR方法鉴定.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染的293细胞和组织中胃动素受体的表达.结果制备的兔抗人的多抗效价达1∶500000,有较好的特异性.成功转染293细胞,该细胞能够瞬时表达胃动素受体,而该受体在人胃窦胃体的黏膜腺上皮中表达.结论应用合成肽-KLH成功地制备了胃动素受体的兔抗人多克隆抗体,用该抗体检测到人胃窦胃体黏膜上皮细胞存在胃动素受体的表达.

  • 标签: 胃动素受体 多克隆抗体 胃瘫综合征 免疫组织化学 酶联免疫吸附法 合成肽耦联钥孔戚血蓝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18F标记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亲和体探针在HER2过表达胃癌中的示踪作用。方法化学合成制备C末端含半胱氨酸的抗HER2亲和体ZHER2瞷342,通过双功能螯合剂1,4,7-三氮杂环壬烷-1,4,7三乙酸的马来酰亚胺衍生物(NOTA-MAL)与巯基的加成反应合成NOTA-MAL-Cys59-ZHER2:342偶联物(简称偶联物),经18FAl一步法定位标记制得新型HER2靶向分子探针18FAl-NOTA-MAL-Cys59ZHER2瞷342(简称探针),并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质量控制。构建NODSCID鼠HER2高表达胃癌NCIN87移植瘤模型。进行体外细胞摄取、阻断、竞争结合实验和模型鼠microPET显像以评价探针的靶向能力。结果18F标记探针放化纯度>95%。细胞结合实验显示HER2过表达NCIN87细胞对18F标记亲和体的摄取速度快,孵育15min后接近摄取高峰,约(7.48±0.49)%ID。阻断HER2后,细胞对标记物的摄取水平显著下降,15min为(0.85±0.09)%ID(P<0.05),说明NCIN87对亲和体的摄取是通过HER2所特异性介导的。细胞竞争结合实验测得IC50为9.4nM,说明探针与HER2结合亲和力高。NODSCID鼠microPET显像肿瘤摄取高,30min为(7.22±0.24)%ID/g。阻断组microPET显像肿瘤摄取显著降低,1h为(2.56±0.11)%ID/g(P<0.05)。探针主要经肾脏排泄。结论新型探针标记方便,对HER2过表达胃癌靶向能力强。

  • 标签: 胃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与联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30例,依据奇偶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两组各项指标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也较高,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哮喘患者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吸入糖皮质激素 茶碱 &beta 2受体激动剂 哮喘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哮喘临床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吸入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30例哮喘患儿,依据随机法分为参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参照组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5d、30d后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小儿哮喘临床采用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儿症状,值得应用。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吸入 治疗效果 小儿哮喘
  • 简介: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兰阴性菌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导致感染和中毒性休克乃至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尚无既能杀菌又能中和LPS的有效手段[1].因此加强对LPS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寻找新的治疗中毒性休克的途径.本研究采用双荧光抗体标记法,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LPS刺激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胞膜上Toll样受体(TLR)2和TLR4表达的变化,以探讨其致病机制.

  • 标签: TOLL样受体2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内毒素 脂多糖 巨噬细胞膜 中毒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哮喘治疗中,吸入糖皮质激素( ICS)联合茶碱( SRT)与联合长效 β2受体激动剂( LABA)的临床效果。方法从 2015年 6月 ~2016年 9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哮喘患者中选取 122例,采取随机数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两组。参照组 61例,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的治疗方案,研究组 61例,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 β2受体激动剂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83.61%,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8%,对比之下,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 ICS联合 LABA治疗哮喘,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ICS SRT LABA 哮喘 临床效果
  • 简介: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观察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CD8+细胞对其自身T淋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TL)的影响。实验表明:再障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FU-TL形成率较低,去除CD8+细胞后,其CFU-TL产率明显增高(P<0.01);在培养体系中加入1×10-5mol/L的甲氰咪胍后,其CFU-TL产率也显著提高(P<0.01);甲氰咪胍组与去除CD8+细胞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提示:再障患者的CD8+细胞可抑制自身CFU-TL的生长,而这种抑制作用可以被组胺H2受体阻滞剂甲氰咪胍所阻断。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CD8~+细胞 组胺H2受体 甲氰咪胍 T淋巴 细胞集落形成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