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肝脓肿的MSCT影像特征与鉴别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穿刺、病理证实的肝脓肿病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病灶CT平扫均表现为不均匀低密度,病灶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后可见“靶征”、“成簇征”、“花瓣征”、“肿块缩小征”、“持续强化征”、以及病灶周围一过性高灌注等。结论不典型肝脓肿MSCT动态增强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可作为不典型肝脓肿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不典型肝脓肿 MSCT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股沟区不典型包块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30例不典型腹股沟包块病例进行彩色多普勒图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0例不典型腹股沟包块中7例腹股沟脂肪斜疝;1例左侧腹股沟精索囊肿斜疝;4例腹股沟血管瘤;3例腹股沟疝手术粘连物部分留置;1例超声诊断右腹股沟圆韧带囊肿,手术证实为前次腹股沟疝手术误将输卵管伞段结扎并发积液;1例腹股沟疝硬化剂治疗后复发再次手术后感染,超声诊断术后水肿渗出;5腹股沟疝硬化剂治疗后复发,腹股沟区不规则强回声后方巨大衰减;4例髋关节滑囊炎超声误诊为精索囊肿;1例腹股沟圆韧带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超声为描述性诊断;1例髂腰肌脓肿延至腹股沟区误诊为腹股沟疝;1例睾丸精索肿瘤,1例右侧精索炎性包块。结论通过对腹股沟区解剖结构的认识,加强对疾病临床、病理特点的认识,开拓思维,将声像学特征与临床病史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腹股沟不典型包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减少误、漏诊。

  • 标签: 包块 腹股沟 多普勒超声检查 彩色
  • 简介:目的观察支气管激发试验对临床不典型哮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肺功能、支气管扩张试验不能确诊的病人,用乙酰甲胆碱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明确诊断.结果40例临床以咳嗽、胸闷为主要表现的病人,肺功能FEV1.0/FVC%≥70%,但激发试验11例阳性(27.5%),29例阴性(72.5%).结论(1)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是诊断不典型哮喘的有效手段;(2)对临床高度怀疑哮喘的不典型哮喘而基础肺功能正常的病人,应首选支气管激发试验.

  • 标签: 不典型哮喘 支气管激发试验 临床 诊断价值 病人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将MRI用于不典型乳腺癌诊断中,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1例不典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给予CT、MRI检查,分析其MRI成像特征,并与CT检查、手术病理检查进行比较,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本组71例患者MRI检出肿块,T1WI、T2WI分别呈较低、不均匀高信号,病灶形态呈星芒状、分叶状等不规则形态,钙化灶4例,腋窝淋巴结肿大12例,边缘毛刺征57例;MRI诊断准确率为98.59%,CT诊断准确率为88.73%,两种检查方式相比,MRI诊断准确率相对更高(p<0.05)。结论MRI在不典型乳腺癌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与CT检查相比,诊断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不典型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特征 MRI CT
  • 简介:【摘要】目的:将 MRI用于不典型乳腺癌诊断中,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 对我院收治的 71例不典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给予 CT、 MRI检查,分析其 MRI成像特征,并与 CT检查、手术病理检查进行比较,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结果:本组 71例患者 MRI检出肿块, T1WI、 T2WI分别呈较低、不均匀高信号,病灶形态呈星芒状、分叶状等不规则形态,钙化灶 4例,腋窝淋巴结肿大 12例,边缘毛刺征 57例; MRI诊断准确率为 98.59%, CT诊断准确率为 88.73%,两种检查方式相比, MRI诊断准确率相对更高( p<0.05)。结论: MRI在不典型乳腺癌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与 CT检查相比,诊断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不典型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特征 MRI CT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DR及CT影像检查在诊断不典型肺结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10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12月,100例患者分别给予DR检查(对照组)和CT影像检查(试验组),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粟粒性病变、磨玻璃密度型、肺炎实变型、结节或肿块型、气管支气管结核检出率和总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不典型肺结核患者CT影像检查能够显著提升诊断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DR CT 不典型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液在不典型肺结核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10-2021.10月在我院收治的不典型怀疑肺结核患者,81例为无痰患者,影像学体检怀疑肺结核,164例为有痰患者,但痰菌阴性,影像学怀疑肺结核,上述病例均进行痰查抗酸染色、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液检查抗酸杆菌,收集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液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扩增荧光检测(TB-DNA),比较检测结果。结果:不典型怀疑肺结核组无痰、有痰患者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液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痰查抗酸染色(P<0.05)。结论:与痰查抗酸染色阴性相比,通过灌洗查TBDNA阳性率更高,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液 不典型肺结核 TB-DNA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不典型肝脓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2例不典型肝脓肿患者,时间2019年02月-2020年02月,72例患者均采取平扫检查以及动态增强检查,分析诊断效果。结果 72例患者的病变位置为有39例为右叶,有21例为左叶,有12例为左右叶同时发生;增强扫描结果为门静脉期有17例表现出晕征,有20例表现出团块状强化,有35例表现出网格征或者蜂窝征,动脉期病灶呈现出楔形状/片状一过性强化者有36例。 结论 给予不典型肝脓肿患者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显著提升诊断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扫描 不典型肝脓肿 动态增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B超及 CT在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总结工作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3月至 2016 年 12月 60例经手术病理学确诊为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 CT、 B 超 检查资料、结果 CT组诊断符合率( 93.33%)明显高于 B超组诊断符合率( 73.33%),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 CT进行诊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误诊率以及漏诊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B超 CT 非典型急性阑尾炎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认识,为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提供相关的实际医学依据。方法对2016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4例不典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临床诊断结果。结果44例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病人CT征象有42例阑尾显示异常。表现为阑尾局部肿胀,阑尾壁增粗,增粗阑尾管腔呈实性状。肿胀阑尾境界不清,伴有回盲部的炎性渗出,有的伴有阑尾壁为不同密度分层的同心圆改变,回盲部软组织肿。螺旋CT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为93.75%。结论对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积极采取CT检查,是目前诊断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较佳方法检出率较高,同时能够明确疾病类型,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活检术在不典型泌尿系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例泌尿系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应用输尿管镜活检术诊断的结果,并与同期进行的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测和泌尿系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的患者均加行输尿管镜活检术,结果11例中有8例活检病理诊断证实为输尿管结核或结核性膀胱炎,诊断阳性率为72.72%,高于同期的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查诊断的4例(36.37%阳性率)和泌尿系影像学检查诊断的6例(54.54%阳性率);11例中还有3例输尿管镜活检术诊断为输尿管黏膜慢性炎症,考虑患肾已无功能,最后均予患肾及部分输尿管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泌尿系结核。所有输尿管镜活检术后的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镜活检不失为一种有效、较特异和安全的诊断泌尿系结核的方法之一。

  • 标签: 输尿管镜 活检 结核 不典型 泌尿系 诊断
  • 简介:摘要 : 支气管哮喘是全世界范围内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的异质性疾病,近十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哮喘通常起病于婴幼儿,进展过程不同,表型不定。典型的哮喘症状是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如长期反复发作可使气道发生重塑,甚至演变成为阻塞性肺气肿。根据哮喘典型的临床症状和明确的发病机制,使得临床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控制症状而获得不错的预后。然而近年来困扰医生的是临床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不典型哮喘,其症状的多样性、复杂性都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针对儿童不典型哮喘查阅大量文献,就其诊断及治疗现状做以下综述,以期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对不典型哮喘的患儿做到早期诊断、干预和治疗。

  • 标签: 不典型 儿童哮喘 诊断和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诊断非典型性急性阑尾炎时联合使用高频与低频彩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8月收治的50例非典型性急性阑尾炎患者,本组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诊断得以确诊。对本组患者行高频与低频彩超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法单独使用与联合使用时的检出率。结果联合检查的检出率是96.0%,高频彩超的检出率是78.0%,低频彩超的检出率是70.0%,联合检查的检出率要显著高于高频彩超和低频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6.89,P=0.026、0.031),高频彩超和低频彩超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9,P=0.063)。结论在诊断非典型性急性阑尾炎时,联合使用高频与低频彩超的效果要显著较好,可推广。

  • 标签: 非典型急性阑尾炎 低频彩超 高频彩超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