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经皮穿刺激光腔内闭合小腿交通支静脉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合并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全组36例(42条肢体)下肢大隐静脉曲张伴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均行大隐静脉全程加下肢浅表曲张静脉穿刺激光烧灼闭合,同时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激光腔内闭合有病变交通支静脉。结果全组42条肢体术前检查有82支病变交通支静脉,术后随访1~18个月内彩超检查证实82支交通支静脉闭合。C6级的10条小腿溃疡肢体,于术后2~8周全部愈合。结论经皮穿刺激光腔内闭合小腿交通支静脉,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合并交通支静脉病变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创伤小,对于合并有小腿溃疡的患者尤为适宜。

  • 标签: 大隐静脉曲张 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 激光 微创
  • 简介:目的比较透光直视旋切术(TriVex)与腔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支静脉(SEPS)治疗静脉溃疡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间收治的静脉溃疡患者根据住院单双号分为TriVex组和SEPS组。TriVex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和TriVex静脉旋切系统旋切术,对溃疡周围浅静脉予完全刨除;SEPS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和腔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支静脉,对小腿曲张静脉及溃疡周围静脉行点状抽剥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溃疡愈合率、愈合时间及术后溃疡复发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愈合时间及溃疡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但SEPS组术后皮下淤血或局部皮肤麻木感等轻微并发症高于TriVex组,而患者满意率低于TriVex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iVex和SEPS均可有效治疗静脉溃疡,但SEPS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皮下淤血或局部皮肤麻木感等轻微并发症,患者对TriVex的满意度更高。

  • 标签: 静脉溃疡 透光直视旋切术 腔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支静脉
  • 简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已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在临床中运用广泛。以往是多孔行疝囊高位结扎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经脐单孔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已成为治疗小儿斜疝的一种新颖的微创手术。本科自2010年开始试行开展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同时将其围手术期结果与同期多孔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探讨其可行性与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疝囊高位结扎术 腹腔镜技术 小儿斜疝 单孔法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多孔
  • 简介:目的分析小细胞肺癌(SCLC)的CT特点及八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参照SCLC的CT八分型回顾性分析58例经病理证实的SCLC患者的首诊增强CT表现。结果58例中,21例为中央合并纵隔型(21/58,36.21%),20例为中央肺门型(20/58,34.48%),1例为周围型(1/58,1.72%),4例为周围合并纵隔型(4/58,6.90%),5例为沿淋巴管扩散型(5/58,8.62%),胸膜多发转移型、肺叶型、类肺炎型各2例(2/58,3.45%),对1例患者未能分型。SCLC易侵及大血管;远处转移以肝转移最多见。结论CT八分型主要根据SCLC原发灶部位及转移范围进行分型,符合SCLC的生物学特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信息。

  • 标签: 非小细胞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产气法螺旋CT仿真内窥镜及其各种三维重建技术在胃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整理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1例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结果CT仿真内窥镜(CTVG)检查对胃癌多能明确诊断,其检出率和准确率较高。结论产气CT仿真内窥镜及其各种三维重建检查技术获取的图像不仅能清晰观察胃壁及胃腔内外的病变,而且能非常直观、立体地观察胃癌大体形态及肿瘤的范围,它对胃癌的定位、定性、定量诊断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胃肿瘤
  • 简介: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淫羊藿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高压乳匀法制备淫羊藿苷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卵磷脂,F68,投药量对包封率,载药量以及药物利用率的影响,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处方工艺。结果采用二项式方程拟合实验结果,相关性较好(r〉0.9),采用优化后处方条件对预测值进行验证,包封率为(93.09±0.13)%,载药量为(6.34±0.18)%,药物利用率为(84.53±2.45)%,与预测值偏差较小。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淫羊藿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工艺,快速简单,预测准确度高,是较为理想的处方设计及优化方法。

  • 标签: 淫羊藿苷 固体脂质纳米粒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 简介:目的探讨单止血带结扎和双止血带结扎在无偿献血肘静脉穿刺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无偿献血者403例,用随机数字表将献血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9例,对照组204例,对照组采用单止血带结扎,观察组采用双止血带结扎。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止血带结扎具有静脉穿刺成功率高、献血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双止血带结扎法 无偿献血 肘静脉穿刺
  • 简介:目的:探讨五常区域化管理在神经外科病区中的作用。方法对开展五常区域化管理活动前后8个月科室五常检查的平均优秀达标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患者对病区环境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与开展五常活动前相比,科室五常检查的平均优秀达标率54%上升至75%(P〈0.0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从13件减少至5件(P〈0.05)、患者对病区环境满意度评分从平均住院满意度(21.5±6.5)分上升至平均分数(26.4±2.6)分(P〈O.05)。结论开展五常区域化管理能美化工作环境,护士可控区域改善明显,能加强护士的主人翁精神,促进医护沟通,提高工作效率,促使护理管理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公平化,杜绝差错。

  • 标签: 五常法 区域化 护理管理
  • 简介:背景:有限元分析是目前是脊柱生物力学常用研究方法之一,随着成像、图像处理的进步及有限元分析软件的不断开发与应用,脊柱生物力学研究得到了更深入的发展.目的:综述有限元的概念、原理与其他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差别.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1979/2011-01关于腰椎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腰椎;有限元;生物力学"或"lumbar,finiteelement,biomechanics"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腰椎有限元分析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共收集591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0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近几年有限元分析在腰椎生理和病理情况生物力学分析中的应用;不同手术方式、内固定器械及人工植入物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均有不同.

  • 标签: 有限元 腰椎 生物力学 内固定 人工植入物
  • 简介:目的探讨小阴唇皮瓣阴道成形术在治疗先天性阴道下段闭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9例先天性阴道下段闭锁患者采用小阴唇皮瓣阴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所形成的阴道通畅,光滑湿润弹性好,所有病人月经正常,痛经缓解,性生活满意,有4例正常分娩。结论小阴唇皮瓣阴道成形术方法简便,效果好,是治疗先天性阴道下段闭锁良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阴道闭锁 阴道切开术 外科皮瓣
  • 简介:目的比较二孔腹腔镜下与开放性精索静脉曲张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1年2月~2012年10月,我单位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41例,其中二孔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23例(二孔腹腔镜组),开放高位精索静脉结扎术18例(开放手术组)。结果二孔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0~40分钟、30~50分钟,住院时间分别为2~4天、3~7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复发率分别为0%(无复发)和5.56%(1例),术后两组并发症分别为二孔腹腔镜组出现1例局部皮下和阴襄少量积气患者,开放手术组出现睾丸鞘膜积液及阴囊水肿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和11.1%,两组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3~12个月,二孔腹腔镜组术后血管彩超示无血流反流信号,精液质量改善20例(87%),开放手术组发现2例患者出现血流反流信号,精液质量改善14例(77%)。结论与开放性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手术相比,二孔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术后精液质量改善效果好等优点。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 简介:新生儿监护室是护理差错发生的高危区,护士任何护理操作都在无患方监督下进行,患儿处于依赖、脆弱、无知状态,如何为患儿提供安全周到的护理服务,不仅需要护士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而且还应具备高尚的伦理道德观念,才能保证患儿的护理安全

  • 标签: 新生儿病房 护理安全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行免切割闭合器单吻合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为9例直肠癌患者使用免切割闭合器单吻合器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及脏器损伤。术中、术后病理检查提示残端无肿瘤细胞残留。手术时间180~305min,平均(243.9±43.4)min;术中出血量30~100ml,平均(51.1±20.0)ml;淋巴结清扫数量5~12枚,平均(7.9±2.7)枚;术后住院10~17d,平均(13.4±1.9)d;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44.0±12.3)h,无吻合口漏及吻合口出血。术后随访3~20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免切割闭合器单吻合器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早中期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可降低医疗费用。

  • 标签: 直肠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单吻合器
  • 简介:近年来,肿瘤患者不断增多。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肿瘤疗效的不断提高,肿瘤病房的护理安全用药的内容也不断充实。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我院从2008年开始建立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小组,对用药安全提出具体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肿瘤病房 护理 安全用药 管理
  • 简介:目的减少或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方法分析和识别急诊护理不安全因素,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技能培训,规范护理行为,控制环节质量,持续质量改进,引入奖惩机制。结果加强了急诊护士风险意识和急救业务学习,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纠纷逐年减少。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急诊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是最常见的重症先天性畸形,活婴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发生率为0.8%~1.0%[1-2],简单畸形出生后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进行矫治,而约50%的复杂畸形通过目前的治疗手段难以完全矫治,甚至相当一部分患儿在新生儿期就夭折.为了减轻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出生后给自身带来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产前正确诊断胎儿心脏复杂畸形尤为重要.

  • 标签: 超声心动图检查 胎儿 安全性 适应证 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中(PCNL)不置输尿管导管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PCNL治疗合并一定肾积水的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12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不使用输尿管导管)60例,B组(使用输尿管导管)60例,两组性别、年龄、结石大小、结石停留时间、同侧肾盂分离距离无统计学差异。统计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术中失血量等指标。结果2组平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时间、医疗费用、术后发热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对于肾盂分离〉10mm的肾积水患者,超声引导PCNL不置输尿管导管是一种经济、可靠、安全的方法。

  • 标签: 输尿管导管 肾造口术 经皮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 简介:自1991年我国大陆成功开展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以来,LC已被大家公认为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金标准。胆囊三角解剖变异较常见,术中解剖胆囊三角是LC的难点之一,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及原则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1995年至201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0中心医院共开展2512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电凝钩 技巧 安全性
  • 简介:利奈唑胺为人工合成的噁唑烷酮类抗生素,2000年获美国FDA批准,并应用于临床,用于治疗革兰阳性(G+)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由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疑似或确诊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 标签: 肺部感染 利奈唑胺 白细胞 血小板
  • 简介:终末期尿毒症(endstageofurinemia,ESU)患者常伴有贫血、出血倾向、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尿毒症心脏病及肺部疾病等。这类患者能否耐受手术治疗,一直受到关注。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终末期尿素症 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