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及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患者对就医环境、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国家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者,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的护理模式,使护理工作贴近患者及社会,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普外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外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66例,随机均衡分为两组,每组83例,干预时,对照组选择常规手段,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心理护理,对比组间干预价值。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SCL-90评分较对照组低,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

  • 标签: 心理护理 外科 依从性 精神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来我院手术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全面的评分对比,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术后24小时内最剧烈疼痛评分为3.36±1.02,术后24小时内平均疼痛评分为2.13±0.64,术后48小时内平均疼痛评分为1.15±0.25,患者疼痛认知评分为87.65±6.65,不满意11例,满意20例,非常满意19例,总护理满意率为39(78.00%)。实验组患者疼痛认知评分明显及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24小时疼痛和和48小时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对疼痛的认知,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实现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患者 术后疼痛管理 循证护理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胸科手术中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价值及其意义。方法:从我院胸外科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收诊的84例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组4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并结合快速康复手术治疗。比较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在病人治疗中的效果。结果:经护理介入后,有1例发生并发的症状,2例发生泌尿系感染,1例发生心律失常,其余均无异常;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达97.62%,达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在普外科的临床护理中,将传统的、常规的手术护理与快速康复的手术护理相结合,病人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比单纯的、常规的手术护理更有效;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它的预测质量,在临床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胸外科护理 快速康复 外科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以加速康复外科为角度,探索在胃肠外科当中具体应用,提高胃肠外科当中的实际临床操作,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方法:随机选取将福建省诏安县医院及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在2017年12月份至2020年6月份收治的胃肠外科患者病例3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分析。对照组为150例进行常规的胃肠外科手术相关事宜,其中男性患者为为73例,女性患者为77例。观察组的患者在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进行胃肠外科相关治疗,在150例胃肠外科患者当中,男性为64例,女性患者为86例。从围手术期、手术前准备、手术中治疗以及手术后几个角度进行两组胃肠外科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以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为观察指标,进行两组治疗效果的有效对比。在统计学分析下,年龄性别在本文数据分析当中无统计学意义。(P>0.5)。结果:根据统计学研究,采取加速康复外科的相关治疗更利于胃肠外科患者的病情恢复。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距较大,具有统计意义(p<0.5)。结论:将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运用在胃肠外科当中,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提高患者对相关治疗的满意度,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创伤的恢复,提高其后续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胃肠外科 临床实践 思考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足踝外科病房闭环式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至我院足踝外科就诊的足踝部骨折患者共计78例,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模式,对照组一般护理,实验组闭环式护理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足踝外科病房患者加强闭环式护理管理,便于改善患者预后,保证良好的护理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采纳。

  • 标签: 闭环式护理管理 足踝外科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索全程护理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本院在2020年3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外科患者共计88例,将患者的入院序号完全打乱,使用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实验A组共计44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B组共计44例,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在此期间,护理人员要准确和详细记录下需要进行观察的指标,为后期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结果:根据研究数据可知,相较于实验A组,实验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外科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提升护理满意度。各项数据对比发现,采用该护理模式比之于实施常规护理服务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可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外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从外科伤口评估技术、新型敷料发明、新型护理技术等三个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外科伤口护理的研究进展。针对不同的伤口时期和类型对应的合适的敷料和护理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使外科伤口护理实践变得更加科学、有效。   【关键词】外科伤口  护理  伤口评估  敷料   外科伤口护理是一项看似容易但却非常重要的医疗实践过程,很多伤口经常被认为是小问题而难以引起患者和家属的重视 ,甚至有些伤口由于护理不当或不护理而逐渐发展至常年不愈,最终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里压力。随着现代医疗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外科伤口护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也有了新的成果。伤口愈合理论由干性愈合逐渐转变为湿性愈合 ,各种新型敷料和伤口护理技术也随之产生。外科伤口护理不再是从前简单的伤口消毒和更换敷料,它在伤口评估技术、新型敷料发明、新型护理技术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1  外科伤口评估    1.1 伤口分类:根据伤口愈合的阶段和感染情况我们把伤口分为缝合伤口、结痂和坏死组织较多的伤口、急性感染和渗液较多的伤口、肉芽组织新鲜和渗液较少的伤口、慢性感染的伤口 [1]。根据不同的伤口,采用不同的消毒方式、不同的敷料、不同换药技术和不同的伤口护理方式。如损伤后已发生感染化脓的伤口,通常采取外科干预,去除已经感染坏死的组织和细胞,引流出伤口分泌物后在采用适合的敷料加强换药处理 ,促进伤口愈合。    1.2 伤口标本采集技术:要对伤口进行准确的评估,必须采取伤口标本进行科学的分心。目前伤口标本采集技术主要有拭子、活组织检查和用吸管吸取等 3种方式。 3种伤口标本采集技术各有利弊,若伤口处有大量渗出液则最好采取吸管吸取或活组织检查方式会更好。获取标本后,可以对伤口进行准确的评估,为病人采取最适当的伤口护理方式。采取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消费观念患者的外科伤口护理需求 [2]。    2  外科伤口护理新型敷料选择 [3]   随着外科伤口愈合理论的发展和伤口治疗理念的转变,借助于现在材料学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伤口护理新型敷料应运而生。传统的敷料包括纱布、棉垫透性过强,容易造成伤口脱水和换药时伤口机械损伤,而且不能阻挡外界的微生物,伤口感染风险较大。而理想的敷料最好能在保持伤口湿润的同时吸取多余的渗出液,而且能保温透气并隔离微生物。    2.1 理化性质的敷料   目前已发明的新型敷料主要包括薄膜敷料、泡沫敷料、藻酸盐敷料 [4]、高渗盐水敷料、水胶体类敷料、水凝胶类敷料、银离子敷料、交互式敷料等。薄膜敷料透明保湿透气,便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但敷料吸收饱和后容易导致膜下渗液积聚 ,可能诱发或加重感染 ,所以不适于渗出性和感染性创面。而泡沫敷料由聚氨基甲酸乙酯和聚氯乙烯二醇多孔泡沫组成。材料较轻、弹性好、吸收渗液能力强。但缺点是不方便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不好固定、抗菌性差,而且换下时容易引起机械性损伤。藻酸盐敷料止血作用好、保湿、吸收渗液的能力强。但固定性差、有异味 ,外观与感染伤口易混淆,且不适合干痂伤口,适用于术后需要促进止血及高渗出性的慢性伤口 ,如压疮、溃疡等。高渗盐水敷料可通过高渗作用抑菌和降低组织间隙的水肿、清创不具有特异性,较适用于伤口护理的初期。水胶体类敷料能吸收渗出物形成凝胶 ,保护伤口不会再次受到机械性损伤。清创作用好、黏性强、密闭创面效果佳 ,而且使用起来非常简单便捷,可根据伤口的形状任意裁减。缺点是有时会导致过度湿润及周围皮肤的浸渍。适用于清洁伤口和用于消除伤口的炎症阶段。水凝胶类敷料可以连续吸收伤口的渗出物而且有温和冷却的作用。但是黏性较差、固定性不好、抑菌作用不强,一般比较适用于皮肤擦伤、激光和化学损伤等造成的伤口。银离子敷料抗微生物能力极强,但是有细胞毒性,一般较适用于严重污染或感染的伤口。交互式敷料具有特别的可主动调节创面病理生理环境的能力 ,一般用于外科伤口的清创期及肉芽期。    2.2 生物膜类   所有的新型材料中生物膜类材料的特性最接近医学认为的理想敷料 ,目前有天然生物敷料和人造生物敷料两大类。天然生物敷料又包括同种同体皮和同种异体皮。人造生物类敷料主有膜型胶原生物敷料、海绵型胶原敷料 ,复合型胶原敷料等 3种。一般来说生物膜敷料效果较其他敷料要好,但是储存和运输比较困难 ,来源也较少,价格相对较高 ,目前仍没有广泛应用。    3  外科伤口护理新型疗法    3.1 伤口局部封闭负压引流   有些伤口尽管应用新型敷料进行护理仍然需要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愈合 ,甚至有些伤口还会长久不愈 ,或者愈合后又重新复发等。医学研究发现对于这种顽固性伤口采用伤口局部封闭负压引流疗法可以促进愈合。但原因可能是局部封闭负压引流能有效的促进患者局部血液灌注,在患者伤口组织表面形成机械应力从而促进患者伤口部分内皮细胞的增殖、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的形成等 ,从而促进肉芽组织的形成。    3.2 氧气疗法   有些伤口因为组织局部缺血缺氧而需要借助氧疗提高吸入气中的氧浓度,目前氧气疗法已经广泛应用在很多医学实践中。氧气疗法可通过提高患者伤口局部组织中的氧含量而促进伤口附近侧支循环系统的重新构建 ,从而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使伤口组织的快速修复。    3.3 患者心理护理   新型的外科伤口护理理念不仅包括对患者身体的伤口进行科学的护理还包括对患者心理进行护理。很多患者在清理伤口或换药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情绪,对于慢性愈合伤口还会产生悲观情绪。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的情况,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调节措施,减轻患者精神上的痛苦,并提高外科伤口护理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水平,促使患者的伤口和精神尽快愈合。   参考文献    [1]王玉兰 .伤口处理与更换敷料体会 [J].中外健康文摘 ,2017 ,9(25).    [2]詹秀兰 ,黎中良 ,曾雪玲 .伤口护理新进展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22(4):425.    [3]朱圆 ,曹伟新 .外科伤口敷料的选择 [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8 ,22 (4):56-57.    [4]姚江颖 ,袁玥旻 .藻酸钙伤口敷料在混合痔术后的临床应用 [J].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8 ,24(11):25-26.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肝胆外科护理中施以全程护理,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针对我院肝胆外科收治患者,将患者划分对照组及观察组,施以常规护理及全程护理,观察对患者的干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施以全程护理后,患者疾病认知率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较高。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肝胆外科护理中施以全程护理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改善对疾病认知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全程护理 肝胆外科 满意度 认知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工作开展中循证护理干预的具体实施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患者,共56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患者护理中,行普外科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疼痛管理、病情监测、饮食指导等,将其中的28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其余患者在接受普外科常规护理的同时,增加使用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的观察组患者在VAS评分、Barthel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的比较中,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另一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在循证护理模式下,经过循证问题的提出、文献查找收集证据、落实循证护理措施三个流程,可以很好的发现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完善相应的护理服务体系,提高护理质量,将其用于普外科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普外科 循证护理 VAS评分 SDS评分 效果
  • 简介:[摘要] 通过运用自制的转移垫用于外科尤其是骨伤患者的转运,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避免或减少因转运不当带来的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 转移 骨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化护理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 2017年 3—10月收治的 72例骨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研究。将这 72例患者根据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36例患者。对照组和试验组骨外科疾病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整体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 SAS评分、 SDS评分、 V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骨外科疾病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试验组骨外科疾病患者的 SAS评分和 SDS评分分别为( 24.08±4.41)分和( 23.95±3.22)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 35.26±5.38)分和( 32.72±4.39)分( P< 0.05);试验组骨外科疾病患者的 VAS评分为( 2.13±0.75)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 4.25±1.06)分( P< 0.05);试验组骨外科疾病患者的总生活质量评分为( 221.76±19.42)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 207.38±18.94)分( P< 0.05)。结论:在骨外科护理中应用整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 标签: 整体化护理 骨外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普外科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 后,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普外科收治的 102 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时间为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1月,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51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 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 的相关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抑郁自评分数和焦虑自评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另外在入院当天两组的各项评分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对普外科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 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自身的抑郁情况和焦虑情况,提升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护理效果,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普外科患者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当代医学已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护理学也已走向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应用科学。护士除要具备传统的护理医学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有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其中重要的是心理学的掌握和应用。没有心理护理,便不能进行整体护理

  • 标签: 心理护理 住院 外科 飞行人员 医学专业知识 当代医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建立健全由科室安全领导小组和科室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组成的体系,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重点涵盖患者身份识别、手术安全核查、关键值管理、药品安全、护理技术操作、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等制度。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安全 管理制度 标准化管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