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模式。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收治的 100例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各 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手术后综合护理。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为、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数据;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 9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90%。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手术后综合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正确应用,可以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巨大意义,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综合护理 泌尿外科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5年 2月至 3月~ 2016年间收治的泌尿外科患者 5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25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两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随访 1年,结果表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腹腔镜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不仅操作方便,切口和损伤少,而且安全性高,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高。

  • 标签: 腹腔镜 泌尿系统 手术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胆患者外科手术之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临床处理,并有效提高其肠胃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共计 100例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使用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每组患者 50例,我们对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围手术期的常规处理方式,包括维持患者体内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等,对于观察组患者再次基础上进行多潘立酮,抗生素的处理,并结合传统中医进行综合恢复处理,对两组患者的首次进食,首次排便,和首次排气的时间进行临床指标对比,是在术后 3d之后使用 b超观察患者的肝下积液情况和胆囊窝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进食,排便,首次排气时间等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积液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以上两组患者均为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通过围手术期实行合理的胃肠功能恢复,能够较好的提高肝胆外科手术后肠胃的功能恢复,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胆患者 外科 胃肠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6年 1月 -2016年 12月共计 100名泌尿外科中接受治疗的手术患者,使用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共计 50名,其中,两组患者都接受了泌尿外科的相关手术,并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了风险管理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之后的风险发生率,护理满意率进行全面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风险观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差异显著。结论:使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模式能够较好的规避泌尿外科手术过程中的诸多风险,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质量更优,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泌尿外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性胆道疾病患者的急诊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诊外科于 2015年 11月 -2018年 11月所收治的 40例老年性胆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患者人数为 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改良胆管空肠 Roux-en-y吻合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伤口感染发生率。结果 : 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80.00%,低于 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 95.00%; A组伤口感染发生率为 20.00%,高于 B组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率的 5.00, P< 0.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性胆道疾病患者给予改良胆管空肠 Roux-en-y吻合术进行治疗,能在提高临床治疗效率的同时,降低伤口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性胆道疾病患者 急诊外科手术治疗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二联法对普外科手术病人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普外科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 60例择期行手术的患者,将其依据标准化的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2组,对照组 30例行传统心理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心理护理二联法实施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干预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针对行普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心理护理二联法实施干预,能减轻其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二联法 普外科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12月 -2018年 2月收纳的神经外科三叉神经痛患者 75例进行分组,对照组 37例给予部分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研究组 38例给予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差异。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94.74%( 36/38),对照组为 81.08%( 30/3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复发 2例,对照组 6例,发生率分别为 5.26%, 16.2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对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取得良好成效,可降低复发率,临床上值得应用。

  • 标签: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三叉神经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镜活体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对比结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 103例,全部患者均行胃镜活体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检查,比较两种方式诊断胃癌的确诊率、组织类型、病变形态和分化程度结果。结果:胃镜活体检查胃癌的确诊率 (93.20%)低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 (100.00%),两种检查方式诊断胃癌患者组织类型、 BorrmannⅣ型和分化程度的结果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胃镜活体检查诊断胃癌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但在胃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病变形态评估方面仍存在误差,需以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提高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 标签: 胃癌 外科手术病理检查 胃镜活体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开展循证护理的具体措施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11 月期间泌尿外科收治的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 146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顺序及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 73 例)及参照组( 73 例),参照组患者开展泌尿外科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参照组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 QOL-30 量表中躯体、心理、认知状况的三个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 P < 0.05 ),研究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 P < 0.05 ), 同时 研究组患者护理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 P < 0.05 )。结论:于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开展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泌尿外科 循证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 外科老年患者又多伴有心、脑、肺多脏器的疾病 ,所以与常人又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其在围手术期中心理上与常人又有不同的波动,产生各种消极情绪,这会对治疗过程和最终的治疗结果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外科手术期护理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情况加以关注。为了使其能够更好地度过围手术期,提高其疗效,改善其预后,应增强护理的人文性,对老年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本文基于笔者自身的实际临床工作经验,先简单分析了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特征,然后提出了部分护理对策,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 ] 老年患者 外科 围手术期 心理特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接受开颅手术的患者 63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可能引起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作统计分析比较,同时为避免问题的严重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感染问题的预防工作。结果:年龄因素、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是导致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而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在生活质量方面,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89.87±3.34)分显著高于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 80.42±2.96)分,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并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年龄因素、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是导致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只有对患者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才能有效做好患者颅内感染问题的预防工作,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开颅手术 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针对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手术室护理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相关问题。文章首先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探讨了手术室护理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具体方法;然后从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两个方面分析了手术室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的巨大价值。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手术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 /伤口感染情况及预防策略。 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外科2017年 5月至 2018年 8月期间收治 158例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创口清洁时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加强抗感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及导致感染的因素。 结果 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27 %,远低于对照组的 8.86%;观察组患者术后 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呈统计学意义( P均< 0.05)。 结论 导致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伤口感染的主要因素是,创口消毒情况、器械消毒情况、院内空气质量、杀菌消毒意识等,根据这些因素进行针对性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创伤手术切 /伤口感染。

  • 标签: 急诊外科 手术切 /伤口感染 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意义分析。方法:以随机的方式选取 62 例参在本科室进行胆囊切除治疗病例进行调查,本次调查选取时间为 2018 年 2 月 -11 月。以随机方式将参与本次调查病例分为 2 个小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分得 31 例。对照组运用了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运用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式。分析对照组、实验组临床护理结果。 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和实验组相比,对照组较低,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差异明显, P<0.05 。 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应用在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常规护理 胆囊切除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外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并逐渐完善和成熟。同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对机体干扰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随着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领域应用的增多,相关的术后并发症问题也不容忽视。预见性护理可以通过对患者病情和潜在诱发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预测护理重点,及早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观察其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泌尿外科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 要】口腔颌面是人体容貌的重要构成部位,此部位的病症多与牙齿有关,若是无法得到及时救治,则患者会出现牙周肿胀、牙龈疼痛等症状,不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观感。但以往的拔牙技术在操作方式与设备方面都会对患者的牙周、神经系统、颌关节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使得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甚至会产生不配合工作等情况。对此,如何借助微创技术解决传统拔牙手术的弊端,便需要得到重视。

  • 标签: 微创外科 口腔颌面 外科手术 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 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 60例患者,在围术期的时候,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而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则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于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手术后的情况要仔细观察。结果 : 手术后对两组患者的第一排气时间、第一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长等患者手术后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对比的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第一排气时间、第一次下床时间都比观察组患者更晚,住院时间也比对照组患者更长,在统计学上,这种差异是有意义的( p<0.05);在结束护理工作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均比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这种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 P<0.05)。结论 : 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有效的减少患者不良症状的发生,并帮助患者提前出院,减少患者疼痛程度,帮助患者手术后尽快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外科( damage control surgery, DCS)技术应用于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价值。方法 将 2017年 6月~ 2018年 8月 于我院治疗的94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47例;分别采用传统手术和 DCS技术手术方法治疗。分析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以及乳酸、凝血酶原时间 (PT)、体温、乳酸恢复正常的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的体温、乳酸、 PT的恢复用时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将 DCS技术应用于多发伤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

  • 标签: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 急诊外科 多发伤 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