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相当于西医的小儿肺炎,多由病毒或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无论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居小儿疾病首位。中医药防治肺炎喘嗽疗效确切,但不同医家对肺炎喘嗽的见解和治疗用药各不相同。本文介绍了小儿肺炎初期、极期、后期发热,喘憋,咳嗽,痰饮等症的用药体会,包括清肺热药、平喘药、止咳药等方药的运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用药经验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5月300篇中医药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文章以及文献,摘录其中的重要方剂共300首,用EXCEL2000软件将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其中,并且建立数据库,在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这些药的规律进行分析。结果300首的方剂中,使用的290味药物的频次共计2800次,其中主要使用频次在60次以上的有黄芪、茯苓、山药、丹参、山茱萸、白术、泽泻、当归、大黄、制附子、川芎。将他们按照中药学分进行统计,主要是以补虚为主,清热药物、活血化瘀、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化痰药等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结论采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主要是在益气养阴、补脾益肾的基础上,更好的采用利水消肿、活血化瘀来进行配合治疗,标本兼治,双管齐下,才能使其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 标签: 中医药治疗 糖尿病肾病 用药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围手术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2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前25例患者中,第一类证9例,第二类证9例,第三类证7例,分别占总数的36.0%、36.0%、28.0%;手术后25例患者中,第一类证13例,第二类证8例,第三类证4例,分别占总数的52.0%、32.0%、16.0%。结论乳腺癌围手术期中医证候手术前主要为实证,手术后主要为虚证,将其分布规律初步制定出来能够将有效参考提供给临床诊断及评价疗效。

  • 标签: 乳腺癌 围手术期 中医证候 分布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住院患者82例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医院感染护理 综合干预管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障碍合并梅毒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18例精神障碍合并梅毒患者的护理难度,采取入院常规检查和早期预防,单独房间,药物治疗并给予消毒隔离及健康教育。结果18例精神障碍合并梅毒患者控制精神症状的同时得到了良好的心理护理,梅毒得到规范治疗,无交叉感染和职业损伤发生。结论加强与患者沟通,重视心理护理,严格执行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特别注重手卫生管理,可以防止传染病传播,改善精神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精神障碍 梅毒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5S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我院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开始将5S管理模式引入护理管理,与实施前1年对比其应用效果。按照计划实施5S管理模式,对比其实施前后的物品放置情况、病区环境检查、一般差错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施后5S管理模式后,病区环境检查评分以及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实施前,物品随意放置率以及一般差错率分别为8.26%和0.92%,实施后,物品随意放置率(1.88%)以及一般差错率(0.24%)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5S管理模式能够降低物品随意放置率和一般差错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和病区环境,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ldquo 5S&rdquo 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 物品取放 一般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滋阴补肾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用药规律。方法从古代研究中风的文献中,也就是电子版《中华医典》中收集5个中风案例,通过整理文献和统计分析,探讨中医学对中风的认识,找出古代文献中治疗中风的用药规律,总结出常用药物、治疗方法和基本病机,以此作为中风的临床诊断参考标准。结果在药物核心系数中,牛膝、地龙、赤芍和茯苓的药物核心系数较高;在药物归经积分中,心经、肝经、肾经和胃经的用药味数较多,归经积分也比较大。结论利用收集古典文献和统计分析结合的方式对中医治疗中风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能够为中医临床工作提供指导,开辟出全新的临床研究思路。

  • 标签: 滋阴补肾法 中风 用药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探析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32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样本人群,共计存在乳腺肿块44个,给予44个乳腺肿块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果恶性乳腺肿块的增强模式具有特异性,时间-强度曲线形态与周围正常组织形态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良性乳腺肿块的时间-强度曲线形态相似于周围正常组织形态。结论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可以有效鉴别和诊断患者病情。

  • 标签: 乳腺良恶性肿块 鉴别诊断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在病房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6S管理标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个阶段,制定查检表,由专人负责,实现管理常态化。结果实施6S管理后病房环境更加舒适化、规范化、合理化,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患者的满意度不断提高。结论6S管理模式简便易行,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手段。

  • 标签: 6S管理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探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特种部队跳伞训练中士兵心理应激状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以便为军事训练中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为训练效率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特种部队跳伞训练中的126名士兵,应用跳伞心理应激问卷和心理健康症状问卷(SCL-90对士兵的心理情况进行测评)。结果跳伞前后进行问卷显示,跳伞后得分明显低于跳伞前,跳伞前5次之间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前五次与后五次得分也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后五次之间得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跳伞在五次之后,心理素质逐渐提高,逐渐适应。结论特种兵进行跳伞训练时,对心理素质有损伤,但是五次之后,逐渐对跳伞训练适应,心理应激能力逐渐平缓,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跳伞失误、训练误伤等状况出现,应该在训练前期重点防范,保证士兵的安全。

  • 标签: 特种士兵 跳伞训练 心理应激状态 变化规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临床10s管理工作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方法通过10s管理,改善工作环境、提升自我素养、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结论实施10s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杜绝护患纠纷、和谐医患关系,为病员及医护人员提供清洁温馨安全的工作环境,也是新形式下新护理模式的体现。

  • 标签: 10s管理 护理临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6s管理模式要求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实行事前考察,成立研究小组、刻苦培训,树立6s管理理念、落实管理措施,规范护理服务、评优创先,树立竞争意识措施对呼吸内科病房管理、药品摆放、文书书写等进行管理。比较6s管理模式实行前后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6s管理模式实行后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总平均分高于实行前(P<0.05)。6s管理模式实行后呼吸内科护理满意度优于实行前(P<0.05)。结论6s管理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6s管理模式 呼吸内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S管理法在血透室库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S管理法应用于血透室库房空间和物品的日常管理中,根据9S管理要素实施的具体方法,制定明确的要求和相关措施,要求人人按规定办事,形成良好的习惯。结果实施9S管理后血透室库房的室内环境以及耗材物品完好性、放置的规范性等均明显提高,有效地降低了人力及物力成本。结论9S管理法的运用有利于确保一次性耗材的安全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 标签: 9S管理 血透室 库房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护理管理中实施6S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4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单双号的形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护理组则给予6S管理模式,分析止血效果、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护理管理后,护理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实行6S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快速止血,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减少对其身体的影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6S管理模式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与5s相结合管理方法在手术室物品管理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到2016年12月手术室物品改良管理方法后进行的手术698例作为实验组,选取2016年9月前手术698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责任制与5s相结合管理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结果实验组物品、器械等完好性得到了提升,并且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P<0.05)。结论责任制与5s相结合管理方法应用于手术室物品管理中是有效果的。

  • 标签: 手术物品管理 责任制 5s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采用ST+V模式与S/T模式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比对。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患者,且两组患者均已确诊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疾病,均已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对照组患者采用S/T模式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ST+V模式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RR水平、HR水平、Pa02水平、PaCO2水平以及血PH值,实验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RR水平、HR水平、PaCO2水平经治疗有明显的下降(P<0.01),Pa02水平及PH值比治疗前有明显上升(P<0.01),但观察组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上使用ST+V模式比使用S/T模式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ST+V模式 S/T模式 治疗 COPD合并呼吸衰竭 效果比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应用于西宁地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ANG-1、S100B与Hcy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西宁地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丁苯酞软胶囊。结果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ANG-1、S100B与Hcy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在西宁地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降低血清ANG-1、S100B与Hcy表达,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丁苯酞 西宁地区 急性脑梗死 ANG-1 S100B H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