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学校适应有助于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小五人格问卷和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问卷对400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考察人格特质与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学新生学校适应在性别和专业上差异显著;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总分以及学习活动适应、交往活动适应、情绪状态适应三个维度与人格总分及各维度均显著相关,其中与情绪性显著负相关,与其它人格维度及人格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

  • 标签: 人格特质 学校适应 大学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围术期实施呼吸功能指导的价值。方法随机将100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于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呼吸功能指导干预。结果实验组肺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患者在围术期接受呼吸功能指导干预的价值较高。

  • 标签: 围术期 呼吸功能指导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治分析。方法抽取我院神经内科114例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病人进行探讨,随机分组,研究组采取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结果经过分析,研究组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病人开展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提高诊断率,有效控制病情,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 慢性脑循环不足 临床诊断 参川芎嗪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在诊治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肝硬化患者PT、APTT、TT均明显较对照组延长,观察组FI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患者经Child-Pugh分级中PT、APTT、TT时间随级别增加时间逐渐增加,C级患者PT、APTT、TT明显高于A、B级患者,B级患者PT、APTT、TT明显高A级患者;而FIB水平肝功能随的Child-Pugh分级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通过凝血指标对凝血功能和肝脏的损害程度做出反映,肝硬化出血倾向给予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功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出现脑出血现象的病患容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现象,会对病患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和处理,则会导致病患的病情加重,对生命造成威胁。目前在临床上对认知障碍的检查方法比较多,而对于认知功能障碍产生的影响因素、评定以及治疗的方法也比较多,在康复治疗上也有相关的进展。

  • 标签: 脑出血 认知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骨折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创伤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另外根据患者的状况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以及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创伤骨折患者通常心理状态较为焦虑,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锻炼依从性及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改善心理状态,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 标签: 创伤骨折 心理干预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四肢联动(NUSTEP)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加入四肢联动训练。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Fugl-Meyer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0.05),且对照组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运用四肢联动训练能够明显改善步行功能

  • 标签: 四肢联动 脑卒中 步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妇产后采用护理干预对其盆底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07月—2018年07月我院接收的产后接受盆底功能康复护理的产妇106例,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各53例,其中常规护理的产妇,定义为常规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的产妇,定义为研究组,比较其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情况,分析其盆底肌力。结果研究组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以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优于常规组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盆底肌力评估结果,优于常规组盆底肌力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护理中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护理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盆底功能 康复训练 阴道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70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70例)实行综合护理。结果经护理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满意度94.3%明显高于对照组81.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ADL能力>60分64例,有效率91.4%;对照组ADL能力>60分45例,有效率64.3%,经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值得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脑卒中 偏瘫 肢体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与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全面组开展全面化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满意度;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生机制的认知度、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并发症出现率。结果全面组满意度、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生机制的认知度、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住院时间、并发症出现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实施全面化护理配合效果确切。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临床症状 护理配合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为预防产后尿失禁,采取盆底肌功能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2015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就诊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因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取盆底肌功能训练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同时观察两组产妇盆底肌收缩能力评分、排尿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盆底肌收缩能力评分和排尿评分经比较后,观察组盆底肌收缩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经比较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预防产后尿失禁采取盆底肌功能训练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产妇的盆底肌收缩功能,推广价值高。

  • 标签: 产后 尿失禁 盆底肌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思考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11比例分为对照组28例、实验组28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比较患者认知功能、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实验组认知功能、血清学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治疗3d时,实验组认知功能为(18.36±2.39)、对照组则为(14.34±2.31);实验组Hcy为(11.33±1.81)μmol/L、对照组则为(15.33±2.00)μmol/L。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模式,能够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同时,科学把控血清学指标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 血清学指标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小儿脑性瘫痪患儿开展针刺加口腔功能训练的具体方法以及对患儿语言障碍所起到的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100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针刺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用口腔功能训练,对比两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治疗之后的临床总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针对小儿脑性瘫痪患儿,为其提供针刺加口腔功能训练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小儿脑性瘫痪 针刺 口腔功能训练 语言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齿矫正采用隐形陶瓷托槽对于患者咬合功能与美观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口腔科进行牙齿矫正的66例患者,并采用MBT直丝弓陶瓷托槽技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97%;同时本组患者治疗4周及8周后其疼痛程度、口腔功能与美观效果比较结果存在可比性(P<0.05);另外,完成治疗后患者满意率为95.45%。结论关于牙齿矫正患者应用隐形陶瓷托槽不仅可有助于患者咬合功能的改善,同时对于患者疼痛程度的缓解与保障良好的美观效果具有明显的作用,获得患者广泛的认可与好评。

  • 标签: 隐形陶瓷托槽 牙齿矫正 咬合功能 美观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冠脉慢血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本院接收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10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期间,以TIMI血流分级法评价所有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依据校正TIMI帧数将冠脉慢血流患者划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两组观察对象的血压、血糖、血脂以及血管内皮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血糖水平、血脂水平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的FMD和NMD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冠脉慢血流的危险因素即为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 标签: 血管内皮功能 冠脉慢血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段2017年7月—2018年10月,将我院在以上时段内收治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妊娠结局。结果不良心理状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早产、新生儿窒息率、流产率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缓解不良心理,还可改善妊娠结局,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妊娠 甲状腺功能减退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姿势反馈式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我科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选取48例脑卒中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4)与对照组(n=24)。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结合反馈式作业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疗程为三个月,并与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定上肢及手功能,应用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析两组评定结果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MA及MBI评分(观察组29.58±5.64分,44.51±10.72分;对照组29.33±5.58分,44.58±9.77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疗程后评分均有所提升。(观察组38.58±7.03分,74.42±6.80分;对照组37.29±8.38分,63.33±9.40分)。观察组评分两项评定均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反馈式作业训练较之前常规康复治疗对于提高卒中患者患侧上肢及手功能疗效更为显著。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治疗 姿势反馈式作业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38例为试验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7±1.5)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8.2±1.6)d,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切口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照组出现2例切口出血,2例手足抽搐,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护理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骨创伤后肠功能障碍。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严重骨创伤后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组,西医治疗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则采取常规西药+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率;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通气恢复、排便恢复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清D-乳酸水平以及严重创伤ISS积分;消化道不良事件。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效率、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通气恢复、排便恢复时间、血清D-乳酸水平以及严重创伤ISS积分相比较西医治疗组更好,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消化道不良事件更少,P<0.05。结论常规西药+中医治疗严重骨创伤后肠功能障碍可获得较好预后。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严重骨创伤 肠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是我国消化科临床中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依据罗马Ⅲ标准,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或多种的胃、十二指肠区域的消化不良症状,在发病中通常会伴随器质性、系统性与代谢性的疾病,且会出现上腹痛或者是灼烧的感觉,经常会出现餐后饱胀不适的情况。以往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治疗中,都是采用西药药物治疗,治疗效果并不显著,且长期药物治疗对患者身心影响较大。所以,近年来我国医学研究中,逐步从中医药的领域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病理分析,从辨证论的角度阐述发病机理,依据个性化治疗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与选择治疗方式,以局部和整体统一的视角,寻找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功能性 消化不良疾病 中医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