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策。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作为基础,运用检索、小组讨论、层次分析法以及函询法等多种方式对各项指标权重进行明确,然后对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结果两轮函询之后,其回收率为92.3%与96.1%,权威系数达到为0.865、0.868,协调系数为0.175与0.265,采用χ2进行检验后,发现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构建出一个包括三项1级指标,21项2级指标以及97项2级指标为主要内容的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医院依据ICU的实际特点,构建出一套专门针对护理安全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拥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可以为医院ICU护理安全质量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ICU 护理安全质量体系 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它涉及到医院的各个部门,医疗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名声,因此各医院应该重视对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从提高医学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入手,强化医生的风险防范意识,最终提高医生的业务能力。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网络信息系统、临床路径的实施、医院质量文化的建设临床安全用药、以及手术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等。

  • 标签: 医院质量 管理体系 构建 医疗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54例输血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27例对照组患者不采取任何干预操作,127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干预,严格按输血信息系统流程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输血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输血标本采集规范率、申请单填写正确率、输血指证符合率、输血过程完整记录率等输血质量监控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输血用量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输血过程进行控制可显著提高临床输血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输血质量控制体系 输血质量 输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护理管理体系的完善对护理质量提高的影响。方法针对社会医疗护理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完善。完善之后对护理安全管理、消毒隔离管理、护理操作技术、患者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评分,并与完善之前的评分进行对比,改进之前和改进之后均取20次检查的平均分。结果完善之后护理安全管理、消毒隔离管理、护理操作技术、患者满意度等评分明显要优于完善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管理体系的完善,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社区 护理管理体系 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是由内审员按照科室年初制定的内审计划和内审实施相关程序,定期对检验科质量管理体系内所涉及的全部要素和各专业组的所有活动进行审核,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要素是否符合相关文件要求,以及这些文件能否得到持续有效的实施,及时发现科室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医学实验室 质量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 内审员
  • 简介:摘要手术安全与手术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与手术质量,建立、健全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制定手术分级目录,划定手术医师手术级别,实行手术医师手术权限准入,便于加强对手术医师的管理,确保手术安全,极大地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合理调配医疗资源,使分级医疗落到实处,同时能够科学、客观地反映医院实际诊疗水平和救治能力,合理评价工作绩效。

  • 标签: 医院管理 手术分级 医疗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方法抽取1800例病人给与探讨,平均分组,参考中选择一般护理管理,实验组选择护理质量控制,对比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明显,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病人开展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运用价值。

  • 标签: 护理质量 管理控制 医疗事故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疾控中心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进行了探讨,内部审核中可以发现疾控中心存在许多管理体系的问题,应对其进行督促并且整改,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 标签: 疾控中心 质量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室质量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9月我院手术室在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临床病历资料,设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10-2016年9月行常规管理的病历资料,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患者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手术患者住院期间就医体验满意度总分评价良好,实验组患者(96.41±12.64)分,对照组为(93.70±11.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重视针对手术室加强信息化建设,可明显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效果,增强医师接诊率,降低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信息化建设 手术室 质量管理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医院药学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现状,结合实例找出存在的相关问题,并进行相应完善。方法选取我院药剂科,对其实验室按照ISO-IEC17025实验室认可准则进行相关质量管理体系的初步建立,主要包括管理体系的编制,程序文件的编写以及相关人员的管理培训,并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质量管理体系试运行。结果经通过对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初步运行,发现了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医院药学实验室的特点对管理体系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建立了符合医院药学的实验室管理体系。结论在医院药学实验室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可以有效增加检验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运行效果满意,值得在医院药学实验室进行推广。

  • 标签: 医院药学 质量管理体系 实验室
  • 简介:摘要妇科护理是一项较为复杂和特殊的工作,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妇科护理的质量安全要求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妇科护理工作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从当前妇科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入手,探析在妇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相应的解决对策。

  • 标签: 妇科 护理质量 质量控制 安全管理 法律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在产科护理质量体系中运用效果的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入院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50例产妇抑郁、焦虑等常见产前症状明显降低,临床满意度为96%;对照组产妇经过护理后,还有部分产妇存在抑郁、焦虑等症状,临床有效率为82%。可见,观察组产妇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在产科护理质量体系中的运用,能够有效的缓解产妇焦虑、抑郁等不良症状,同时提升产妇的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 产科护理 质量体系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的是运用精细化管理保障护理安全提升服务质量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我院消化内科科室为实验对象,将科室内的40名护理人员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各有20名护理人员,两组护理人员分别在2017年接受了1500例患者,针对对比组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的护理质量管理,针对实验组护理人员进行精细化护理管理,随后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在2017年所护理患者出现护理安全事故的概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在2017年所护理患者出现护理安全事故的概率要低于对比组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要高于对比组护理人员。结论通过精细化护理管理方式,护理安全能够得到有效确保,护理服务质量能够得到显著提高。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护理安全 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分析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过程,研究质量控制的程度,保障医疗过程中输血的及时、安全、有效。方法选取临床上申请输血患者的血液标本资料600份,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时检验出9例不合,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3例,假阳性5例,青霉素试验阳性2例。对输血不合受试者分析发现,青霉素试验阳性者2例,抗筛阳性者1例,既往输血史4例,妊娠史4例。未出现一例输血安全医疗事故。结论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的严格控制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必要前提,可以提高患者输血安全性,降低传染病及医疗事故的发生率,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性。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分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和2017年7月(常规组)至2018年10月(对照组)分别接收75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实施安全管理模式。观察安全管理模式实施效果。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33%,投诉率为2.67%,依次低于常规组的17.33%和18.67%(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33%,高于常规组的77.33%(P<0.05)。结论安全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分诊护理管理中能够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投诉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是改善急诊分诊护理质量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借鉴价值较高。

  • 标签: 急诊分诊 安全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风险 投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挑选自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诊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参与对象。将200例急诊患者盲选法平均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在接受临床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分诊护理;给予研究组采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并且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收集整理。结果研究结束后,将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对急诊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显著,可以使急诊护理的质量明显提高,使患者对急诊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提高,从而有效提高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配合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急诊 分诊 安全管理模式 急诊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是医疗工作的核心,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和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群众满意度,我院积极探索适合实际情况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本文从工作思路、组织管理、具体工作方法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医疗质量 管理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四级管理体系管理模式在神经科高危压疮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神经科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的高危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实行四级管理体系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压疮管理效果评分、护理操作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四级管理体系管理模式作用于神经科高危压疮患者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能预防或减少院内压疮的发生率。对神经科规范了压疮管理,加快压疮的愈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四级管理体系 高危压疮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站的采供血关键控制点质量管理对血液质量安全的影响。方法选择近三年来桦甸市血站的679名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采供血关键控制点质量管理,将678名无偿献血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的315名无偿献血者,观察组为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的363名无偿献血者,比较两组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液报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液报废率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供血关键控制点质量管理能有效保障献血者安全,提高血液质量安全

  • 标签: 采供血 关键控制点 血液质量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