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临床辩证规律,帮助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法查找知网2005年9月~2015年9月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治疗护理相关文献,对其筛选统计学分析,总结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症的成因及病症特点。结果查出457篇文献列举了14600例患者,统计发现患者主要病症最多的前三位病症是肝胃不和4287例(29.36%)、脾胃虚弱2301例(15.76%)、脾胃湿热1489例(10.20%)。其他病症分别是饮食积滞1392例(9.53%)、肝郁脾虚1193例(8.17%)、寒热错杂952例(6.52%)、湿阻脾虚789例(5.40%)、脾胃虚寒721(4.94%)、气滞血瘀617例(4.23%)、胃阴不足531(3.64%)、寒邪客胃329例(2.2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症表现比较分散,中医临床发现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三种病症在功能消化不良中出现比较频繁,使用中医药调理这三种病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症。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药疗法 临床辩证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小细胞肺癌患者,讨论临床化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系变化规律,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均接受化疗治疗,对患者化疗后的肿瘤体积变化进行观察与分析,并搜集相关资料,找出其中的规律。结果小细胞肺癌经过临床化疗后,在第1个周期结束后,患者的平均原发性病灶肿瘤体系将会明显的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患者在第3个化疗周期结束后,患者的病灶肿瘤体系,将有可能出现反弹的情况,需特别注意,与第1个周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采用化疗治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系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根据变化的规律,可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促使患者获得较高的康复水平,降低临床痛苦。

  • 标签: 小细胞 肺癌 肿瘤 体积变化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肢体语言对小儿护理的影响与效果。方法选取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某院治疗的12岁以内患者95例进行随机分组,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7人,观察组48人,两组患者均实行常规护理措施,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对实验组实行肢体语言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小儿护理工作时加入肢体语言可以得到更好的护理效果,小儿依从性明显增加,小儿遵从医生嘱咐的情况增加,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 标签: 肢体语言 小儿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内隐学习理论的提出,掀起了对于语言内隐学习研究的热潮,尤其是对于第二语言内隐学习的研究更是引起了心理学以及语言学者的研究兴趣。本文将对第二语言的内隐学习研究现状以及主要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做一个概述。并且从一个外语学习者的角度,以日语学习为例,对如何从中获得启发,从而帮助我们自主学习外语作出探讨。

  • 标签: 第二外语 内隐学习 自主学习 日语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电针结合语言训练治疗癔病性失语症的疗效进行观察,并分析此种治疗疗效的优越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30例癔病性失语患者进行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一)的10例患者采用单纯的电针疗法,对照组(二)的10例患者采用单纯的语言训练治疗法,实验组的10患者则采用电针结合语言训练的治疗方法,对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检查,最终将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采用电针结合语言训练治疗癔病性失语的实验组不仅见效快并且恢复效果明显。结论对于癔病性失语患者的治疗,在常规治疗方案运用电针穴位的基础上结合语言训练取得很好的效果,此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电针穴位 联合治疗 语言训练 癔病性失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60例手术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了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又给予了沟通性语言护理,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52.5±1.4)、SDS(50.6±1.1)评分均低于对照组(58.3±1.8)、(57.6±2.0),同时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90.0%),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引入护患沟通性语言,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护患沟通性语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96例精神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n=48,采用心理护理、语言沟通)对照组(n=48,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后SAS、SDS评分,调查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精神病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过程中,不良心态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为8.33%,对照组为29.16%,组间差异较大(χ2=6.341,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对比,差异均较大(P<0.05)。结论给予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精神病 护心理护理 语言沟通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风后失语症患者采取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中风后失语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语言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比较两组中风后失语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P<0.0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对于中风后失语症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刺 语言训练 中风 失语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学习动机的研究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本文采用《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对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348名学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军校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良好,内部学习动机强度高于外部动机学习强度,求知兴趣是影响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动机水平与军龄、年级和队别有显著关联。

  • 标签: 军校大学生 学习动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医学基础课程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掌握概念是学好医学课程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采用“顾名思义”的方法学习概念,能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概念 学习方法 顾名思义
  • 简介:本案例中咨询者在进入高中住校学习后,由于学习带来的巨大心理落差以及较差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主要体现为焦虑情绪。心理咨询师在全面掌握资料的基础上,采取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咨询者纠正错误观念,客观认识自己的成绩,形成合理信念,同时通过行为指导帮助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咨询基本缓解了来访者的焦虑情绪,改善了来访者的食欲和睡眠问题,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咨询效果明显。1一般资料1.1人口学资料:来访者,女性,19岁,杭州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一家4口人,父母、姐姐。父母在老家,自营店铺,

  • 标签: 学习焦虑 生活自理能力 焦虑情绪 认知行为疗法 高一学生 英语考试成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评价个体量化教育方式在肺癌患者化疗知识学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9例肺癌初次住院化疗患者随机分为量化教育组及对照组,依据化疗知识掌握情况分别按个体量化及常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后选择卷面测试方式评价效果。结果教育后两组患者化疗知识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改善(P<0.01),但个体量化教育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体量化较传统教育模式可以明显提高初次住院肺癌患者对化学治疗的认知程度,提高配合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肺癌 化学治疗 个体量化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同感力对提高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采用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对干预组开展班会,以同感共情为切入点,通过班会活动筛选出需要单独干预的中学生进行个案心理辅导。选取两所高校的高中生共200名,依照学生意愿分配入干预组(n=105)和对照组(n=95)。干预组除进行每周一次常规班会外,接受为期12周每2周1次的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模式的班会,而对照组仅进行每周一次常规班会。从学生的管理情绪行为、改善人际关系、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4个维度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进行12周末测评时,干预组管理情绪行为、改善人际关系、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性均有所提升;而对照组4个维度的改变不明显。结论以同感共情为切入点,以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模式的班会为载体,可以提升中学生管理情绪行为的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同感力技术可以在中学生群体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同感力 提高 中学生成绩 影响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学在医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对医护人员以后的学习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解剖学的内容较为复杂,教师想要让医护人员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在教学中不仅要发挥自身“教”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医护人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本文针对如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培养医护人员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可以为教师更好地开展人体解剖学教学提供一点帮助。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自主学习能力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问题式学习法(PBL)在骨科临床路径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和成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来我院骨科进行实习带教的36名实习生作为观察组,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的32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用问题式学习法;对照组用一般带教方法。对比两组实习生的出科成绩、学习积极性与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出科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结果显著(P<0.05);观察组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对护理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带教中应用问题式法进行骨科护理带教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对比传统学习方法,观察组的出科成绩与满意度明显要高,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问题式学习法 PBL 骨科 临床路径 护理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