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子DNA损伤与精液常规检查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男性不育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精子DNA损伤程度分为两组。结果DNA损伤率<25%组患者的前向运动精子、精子活动率、精子正常形态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DNA损伤率≥25%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子DNA损伤或可成为独立精子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并有助于改善辅助生殖治疗结局。

  • 标签: 不育 男性 精子 DNA 损伤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年龄和吸烟相关的进行性肺疾病,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影响,呈现出不可逆性气流的受限。COP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但是并没有有效的治疗策略。DNA甲基化是目前研究中备受关注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与COPD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针对DNA甲基化进行治疗可能存在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DNA甲基化 吸烟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静脉和末梢血糖检验结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我院糖尿病血糖检验总共65例作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分组。一组为静脉检验,29例患者,设对照组。另一组末梢检验,36例患者,设实验组。组间比较结果。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餐后8h血糖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和末梢血糖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都有可行性,但相比之下末梢检验更简便、快捷,值得推广。

  • 标签: 血糖检验 静脉血 末梢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与末梢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比较。方法选择100例住院病人,患者的静脉和末梢同时采集,测定血常规的结果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所得数据,对比分析静脉和末梢测得的血常规的差异。结果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与末梢血常规结果显示,两组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色素(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H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等8个参数,结果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静脉与末梢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不大,但采用静脉检验有时更明显。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 血液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男性不育者精子DNA损伤与精液常规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生殖科收治的105例男性不育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将纳入对象分为DFI<15%组与15%~30%组及>30%组,就精子DNA碎片指数与精液常规参数间所存在的关系作以探究。结果精子总数、正常形态精子比例、不动精子比例、活动精子比例、年龄、不同部位缺陷精子比例在三组存在明显差异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DFI随患者年龄、不动精子比例、头部/中段/尾部缺陷精子比例升高而升高(P<0.05);DFI在精子总数、活动精子比例、正常形态精子比例升高时呈明显下将趋势(P<0.05)。结论联合开展精子DNA碎片检查测定DFI与精液常规检查是客观评估男性生育力的有效手段,研究发现精子DNA损伤与精液常规参数间存在着低、中度相关性。

  • 标签: 男性不育 精子DNA损伤 精液常规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血常规检验中采集末梢和静脉检测的效果。方法自我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的健康体检者中选取80例充当试验对象,根据规程对其末梢与静脉进行采集和检验,通过对比两者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及血小板(PLT)几项指标验证样本的重复性与不同时点的检测情况。结果①研究显示,静脉2次检验结果的重复性较接近,而末梢2次检验差异性较大,重复性较静脉略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0h比较,末梢1h时的WBC、RBC等数值明显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脉未见显著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中采集静脉行血常规检验,相比末梢检测更利于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值得推荐。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常规检验中的末梢与静脉检验结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2015年4月—2016年2月期间接收的86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6例患者均实施静脉、末梢采集工作,综合对比2项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差异。结果本研究86例患者的静脉及末梢检验结果对比可知,除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水平不具明显差异外,末梢检验组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TC)、血小板(PLC)、平均红细胞体积(HCV)等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静脉检验结果,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验过程中,静脉检验结果相对末梢检验结果较稳定,且检验数值也较精确,能够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合理参考,值得综合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检验 结果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检验和末梢检验的结果比较情况。方法选取96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予以对照组末梢检验,予以研究组静脉检验,比较观察实施不同检验方式患者的检验结果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MCHC和Hb、RBC和PLT等指标检验结果低于研究组,MCV和WBC指标检验结果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末梢检验结果和静脉检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相比末梢检验,给予患者静脉检验,既能有效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而且还能提高该检验准确度和稳定性。

  • 标签: 末梢血检验 静脉血检验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末梢涂片显微镜查真菌是否可靠。方法我院血液科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的病人末梢涂片显微镜查真菌、培养,同时静脉外周血涂片查真菌;对照组为正常人及同期骨穿病人末梢涂片。结果恶性血液病病人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长或终末期合并长期严重感染的病人末梢涂片查到真菌,培养阴性。对照组为正常人及同期骨穿病人末梢涂片未查到真菌。结论真菌菌血症病人末梢可查到真菌。

  • 标签: 末梢血涂片 真菌 真菌血症 血液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末梢与静脉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7年3月—2017年5月2000例血常规检验者,双盲法纳入分组,观察组(n=1000)采用静脉采血方法,对照组(n=1000)给予末梢采血方法,对比两组受检者检验情况。结果对照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均低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末梢和静脉作为血常规检验血液样本,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相比之下,采用静脉采血方法进行检验,其实测值更为准确,且稳定性较高,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患者精子DNA碎片检测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月到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的40名男性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人员的精液指标,并测定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分析DFI与精子密度、活动率、正常形态率以及前向活动精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DFI、精子密度、活动率、正常形态、前向活动精子等指标与对照组上述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DFI和精子密度、活动率、正常形态率以及前向活动精子之间呈负相关。结论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患者精子DNA碎片与精子的相关指标呈负相关,表明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患者的精子DNA完整性受到损伤,通过对DFI检测可作为男性生育能力评价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 精子DNA碎片检测 精液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CT和HPV-DNA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地位。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因宫颈异常进行TCT和HPV-DNA检查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共计3000名。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CT和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意义。结果(1)3000例患者中TCT阳性者450例,HPV-DNA阳性840例,阴道镜下取活检阳性者520例。(2)TCT、HPV-DNA及TCT+HPV-DNA对检测CINI、CINⅡ~Ⅲ、SCC的阳性率分别为(31.2%、92%、100%)、(55.8%、95.2%、100%)、(69.6%、95.2%、100%),可以看出在诊断CINⅡ~Ⅲ或SCC时,三种检测手段无差异(P>0.05),对于诊断CINI时,以TCT+HPV-DNA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最高(P<0.05)。结论在宫颈病变筛查中TCT联合HPV-DNA诊断时,能够提高诊断阳性率。

  • 标签: TCT HPV-DNA 宫颈病变 筛查
  • 简介:目的了解新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状况。方法采用明尼苏达个性调查表(MMPI)和卡氏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访谈进行调查。结果未发现新警察有精神病理性症状,提示,新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但心理准备不足.结论在新警察的招聘工作中应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并对他们进行心理指导。

  • 标签: 心理测试 结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毛细血管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情况。方法90例体检人群分别采集其空腹静脉血液、空腹毛细血管血液行血常规检验,记录不同血样来源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等血常规项目检验结果。结果90例体检人群静脉血样Hb、PLT、RBC均显著高于毛细血管血样,而其WBC则显著低于毛细血管血样,P均<0.05。结论利用静脉行血常规检验结果更为准确,有利于提高疾病诊治效果及预后,对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血常规 静脉 毛细血管 检验结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140例血常规静脉与末梢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期间需要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末梢进行检验,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进行检验,分析对比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压积(HCT)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含量(Hb)、血小板(PLT)以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白细胞(W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常规静脉与末梢检验结果存在这明显的差异,静脉检查的稳定性以及准确性更具有优势,临床上应该优先选择应用。

  • 标签: 血常规 静脉血 末梢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和培养阳性时间(TTP)在区分培养阳性是感染或污染中的应用。方法对该院2015年7月—2016年3月培养阳性,同时又监测PCT的106份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PCT值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组较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组有显著增高。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P值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组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组比较有缩短,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PCT与TTP可作为培养阳性结果是感染或污染的辅助判别指标,但PCT较TTP更具优势。

  • 标签: 降钙素原 血培养阳性时间 感染 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疏通在慢性脑供不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脑供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给药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疏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52/5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35/45),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疏通治疗慢性脑供不足,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疏通,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丹参川芎嗪 疏血通 慢性脑供血不足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