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控镇痛泵在腹部手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0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观察镇痛效果、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40例腹部术后采用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满意,患者视觉VAS评分低于6分35例(87.5%)。伴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34例,自我感觉精神状态较好无需处理。结论自控镇痛泵在腹部手术中的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腹部手术 术后疼痛 自控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减轻腹部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腹部外科接受术后护理的病患8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这一期间采用常规的术后护理,而对照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患最终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护理干预之后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护理干预在腹部外科手术术后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缓解病患的疼痛情况,并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接受护理后的生存质量。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护理当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腹部外科 术后疼痛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科护理在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中的护理效果研究。方法将10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全科护理,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不显著;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全科护理可以让腹部手术患者更好的康复,使患者对护理治疗的满意度大幅上升,可以推广运用。

  • 标签: 腹部手术 术后疼痛 全科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疼痛护理对手外伤行腹部带蒂修复术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6年10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手外伤患者15例,均行腹部带蒂修复术,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联合疼痛护理,观察皮瓣的成活率、手外观、功能恢复满意度。结果15例患者的皮瓣均成活,成活率为100%,患者的手外观及功能恢复均满意。结论经过护士的精心护理,手外伤行腹部带蒂修复术术后皮瓣均能成活,术后康复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细节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不良反应及疼痛的影响,首先在本院选取了100例进行了腹部手术的患者,然后随机把她们分成两个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而实验组则进行细节护理。一段时间后,仔细观察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不良反应及疼痛。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及疼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低,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对腹部手术患者进行细节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减少不良反应及躁动发生概率。

  • 标签: 细节护理 腹部手术患者 全麻苏醒期 躁动 不良反应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前疼痛宣教对产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已分娩的对照组120例,实验组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常规产后疼痛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产前疼痛宣教。比较两组产后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X2=86.84,p<0.001)结论产前疼痛宣教作为产前宣教的常规内容能够改变产妇认知,减轻产后疼痛

  • 标签: 产后 疼痛 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芒硝外敷腹部配合综合治疗腹部手术患者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20例腹部手术后(我科神经外科手术后冰毯、冰帽冬眠治疗也有应用)腹高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8例,予以患者综合治疗;实验组12例,患者综合治疗24~48h症状无缓解、腹压无下降者,予以芒硝外敷。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芒硝外敷后,患者均于6~8h内解大便,24h内腹内压下降3~5cmH2O,治疗有效率100%,对照组治疗24~48h内临床症状均缓解,腹内压下降,治疗有效率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硝外敷可促进肛门排便,有效缓解腹胀,对于重症医学科综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腹高压综合征无明显疗效的患者,可配合芒硝外敷治疗,是解除腹腔内高压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腹部手术 腹高压综合征 综合治疗 芒硝外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癌性疼痛患者疼痛评估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与住院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所接收治疗的癌性疼痛患者120例,随机进行分组,门诊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60例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住院部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60例为研究组,在使用常规护理方法之前,首先进行疼痛评估,然后依据患者疼痛指数评估情况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将120例癌性疼痛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变化,药物使用依从性情况、缓解疼痛及止疼药物的服用情况进行比对。结果120例癌性疼痛患者在半年治疗期内的随访随查中,120例癌性疼痛患者的心理变化,药物使用依从性、缓解疼痛及止疼药物的服用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治疗护理前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结合疼痛评估情况,对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并对患者生存质量也有着极大影响。

  • 标签: 癌性疼痛患者 疼痛 评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癌症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实施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癌症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心理状态SDS和SAS评分的改善幅度、对癌症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治疗期间不良事件例数。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护理干预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心理状态SDS和SAS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癌症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2.7%,高于对照组的78.0%,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仅有2例不良事件出现,少于对照组的8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癌症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使其保持良好心态,减少不良事件,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癌症 疼痛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疼痛观察中建立疼痛护理单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针对疼痛患者,为其构建疼痛护理单一份,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患者遵医嘱用药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有效处理爆发痛患者,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随时评估,4分以下患者每日进行2次评估。结果经过疼痛护理单的建立,护理人员可清楚掌握服用止痛剂患者的情况,及时关注服用情况,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结论在疼痛观察中建立疼痛护理单具有明显的疼痛护理效果和临床意义。

  • 标签: 疼痛护理单 疼痛观察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在开腹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6年12月—2018年6月在本院行开腹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法为标准分组实验组100例(予以疼痛护理),参照组100例(予以常规护理),同时观察、比对两组术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护理满意率97.00%(97/100),明显比参照组82.00%(82/100)高,(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展开专业护理工作时,予以其疼痛护理的应用效果较显著,可在提升患者术后满意率的基础上,缓解术后疼痛感,建议推荐。

  • 标签: 疼痛护理 开腹手术 术后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腹部损伤患者4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及临床观察及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和准确记录生命体征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恢复。

  • 标签: 腹部损伤 临床观察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外伤患者的急救处理措施。方法对本院急诊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腹部外伤患者临床急救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40例急诊患者中治愈38例,死亡2例,死亡率5%。结论迅速查明受伤原因,具体部位和器官,可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生存机会。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应充分发挥各监护仪器的优势,给予高质量的护理。

  • 标签: 腹部外伤 急救处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腹部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腹部外伤患者68例,所有患者都经由医护工作者院前急救处理,入院后进行手术。结果有1例患者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已经死亡,有1例患者由于伤势严重在转运过程中死亡,死亡人数共2例,其余的66例患者均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抢救成功,院前急救有效率高达97.05%。结论给予腹部外伤患者积极、恰当的院前急救处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对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腹部外伤 院前 急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管理模式对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疼痛管理模式给予患者护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根据VAS评分分级和护理满意度,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管理模式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功能康复,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 术后 疼痛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