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减轻腹部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护理干预对减轻腹部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

胡春霞

(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嘉兴310022)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减轻腹部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腹部外科接受术后护理的病患8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这一期间采用常规的术后护理,而对照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患最终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护理干预之后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护理干预在腹部外科手术术后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缓解病患的疼痛情况,并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接受护理后的生存质量。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护理当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腹部外科;术后疼痛;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3-0239-02

手术往往是腹部外科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必要手段,但是,其也会导致病患的组织受到一定的创伤,释出如白三烯、组胺等致疼物质,以造成病患的手术部位出现疼痛。虽然这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术后症状,但是却会给病患造成极大的痛苦,严重的还会导致病患出现焦虑、抑郁等非常严重的心理反应。同时,假如这一术后疼痛不能够得以及时的控制,还会使病患发生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以对病患的术后康复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的减轻病患的术后疼痛,已经成为护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性部分。本次选取了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腹部外科接受术后护理的病患80例为研究对象,对护理干预对减轻腹部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进行了探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腹部外科接受术后护理的病患8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20例,年龄为35至68岁,平均年龄为(51.5±16.5)岁,其中肝胆手术14例,肠道手术10例,胃部手术16例。观察组中男患者18例,女患者22例,年龄为33至66岁,平均年龄为(49.5±16.5)岁,其中肝胆手术20例,肠道手术9例,胃部手术11例。两组病患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腹部外科接受术后护理的病患8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这一期间采用常规的术后护理,而对照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患最终的临床护理效果。

1.2.1术前实施健康教育术前,相关的护理人员应为病患及时的实施健康教育,为病患详细的讲解一些与疼痛相关的知识,以及引发疼痛的主要原因,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等等,以使患者能够在身心方面都充分的做好准备,以避免其产生担忧、焦虑等不良情绪。另外,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也应引导病患以一种积极的状态去面对术后疼痛,当患者出现咳嗽时,护理人员也可以以按压伤口的方式来帮助病患减少一定的疼痛感。

1.2.2有效的评估疼痛情况医院也应增强对于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以全面的加深护理人员对于疼痛病理学以及医药学的认识以及理解,并熟练的掌握一些评估疼痛的有效方法,来对病患的疼痛进行准确的评估,从而加以正确的判断,采取相应的缓解办法。同时,护理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也要多与病患进行交流及沟通,并鼓励病患多多的向其反映自身情况,以便于对病患的疼痛情况加以全面的掌握。

1.2.3积极的开展心理疏导病患在手术之后往往会因疼痛而产生非常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会使病患变得焦躁、不安,久而久之就会使其产生恐慌、焦虑等情绪,并对其伤口的康复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一定要对病患积极的开展心理方面的疏导,与病患之间多多的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帮助病患更好的减缓自身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在倾听病患诉说的过程中,一定要拥有一定的信心与耐心,并要对其及时的表示帮助与理解,在与其对话的过程中也要保持言语温和,并叮嘱病患的家属,不要对其进行刺激,应构建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

1.2.4及时的进行用药指导每一位病患的疼痛程度都是不一致的,对于一些忍耐性较差的病患,要及时的给予其止疼药,不要等到病患难以忍受时再用药。同时,相关的护理人员也应以病患的实际情况为根据,来选择药的剂量及其类型,在患者用药之后,也要对其的生命体征加以细致的观察。当病患减轻疼痛感时,护理人员就可以采用热敷、冷敷等方式,以使病患的疼痛感得以进一步的减弱。

1.3临床效果判定

对比两组病患最终的临床护理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临床研究,运用SPSS软件,将所有数据填写至SPSS软件之中,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整理其所得结果,最后运用卡方检验,检验数据准确率,得出具体数值,数值运用P值表示,若P小于0.05,则说明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采用护理干预之后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腹部外科手术术后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缓解病患的疼痛情况,并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接受护理后的生存质量。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护理当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葆华,王艳,董玉静,裴月红,樊东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03):309-312.

[2]楼秋英,冯国和,张邢炜,胡侠翔,吴红斌,张伟.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01):45-48.

[3]谢建秀,陈水琼,叶翠华,胡燕萍.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4,19(09):119-120.

[4]仇效云.护理干预减轻腹部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3,03:296-298.

[5]周海燕.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03:81-82.

[6]朱文英,陈秋琴,曾苑香.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观察与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11:119-120.

[7]郭萍,于燕,张莉,廖清.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外医疗,2015,02: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