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收治的一例新生儿胎性腹膜炎,进行回顾分析并学习总结其病因、临床表现、产前诊断对新生儿FMP预后的价值、CMP胎儿在新生儿期死亡相关因素。结论怀疑胎儿CMP的妊娠妇女需转诊到能进行新生儿手术的三级医院分娩;有手术指征的CMP患儿要提前入院待产,并联系小儿外科和新生儿科医生做好生后早期手术治疗准备,可以明显减低新生儿死亡率。

  • 标签: 胎儿 胎粪性腹膜炎 产前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胎吸入性肺炎的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4月儿科收治的60例胎吸入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儿进行相关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保暖、合理喂养、肺部物理治疗、常规洗胃、雾化吸入和病情观察等。结果在治疗和相关护理后,治愈出院59例,呼吸衰竭死亡l例,治愈率为98.3%(59/60)。结论对新生儿胎吸入性肺炎患儿进行护理后,可明显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患儿早日康复,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了胎吸入性肺炎的治愈率。

  • 标签: 新生儿 胎粪吸入性肺炎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和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不合格粪便标本、尿液标本各110份、130份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经统计发现,尿液常规样本不合格中样本量不足与样本污染比例偏高,分别为40.00%、39.23%;粪便常规样本不合格中样本量不足比例最高为82.73%。结论在粪便与尿液常规检验样本方面,应重视标本量与标本污染检查,提高检验样本合格率。

  • 标签: 不合格因素 尿液常规 粪便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在早期时的形态学的变化,以期获得较早的一些诊断。方法对我科32例超声检查患者进行分析及追踪。结果32例患者的肝左叶有明显的萎缩,肝边缘都有不同程度的变钝。结论如有乙肝病史除肝脏的一般检查外,首先要注意肝左叶的大小,如发现肝左叶明显变小或萎缩时要特别注意观察肝包膜及肝边缘的情况,如有肝左叶萎缩,部分肝包膜不平或极轻微的肝边缘变钝,即使没有全肝缩小,脾肿大,门静脉增宽,腹水等也要考虑肝硬化,以期让患者得到较早期的治疗,避免向失代偿期肝硬化发展。

  • 标签: 早期 肝硬化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快速扩弓配合Ⅲ牵引治疗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相关临床治疗,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分析相关软硬组织的改变情况。结果所有2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前牙反(牙合)均解除,反(牙合)解除平均时间为3.5±0.8个月,覆(牙合)覆盖关系达正常。治疗后SNA(°),ANB(°),UL-EPlane显著增大(P<0.05),上颌骨及上唇前移,骨性关系及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U1-NPo(mm),显著增大(P<0.05),上前牙出现一定的唇倾,下前牙无明显改变。结论上颌快速扩弓结合Ⅲ牵引,能够改善患者的颌骨发育不调与凹陷型侧貌,可用于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错(牙合)的矫治。

  • 标签: 骨性Ⅲ类错(牙合) 快速扩弓 Ⅲ类牵引 上颌发育不足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贵州省部分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发现贵州省部分高校学报编辑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情绪衰竭不同程度影响高校学报编辑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情绪衰竭可提高高校学报编辑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武进区通过有效控制肠道线虫病达标考核后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防治效果。方法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肠道蠕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结果总感染率2006、2016年分别为1.95%和0.10%;本区人体肠道线虫感染虫种有4种,包括蛔虫、鞭虫、钩虫、蛲虫。结论武进区的肠道线虫感染率曾处于较高水平,近年来通过采取定期集体服药驱虫等防治措施,肠道蠕虫感染率明显下降。

  • 标签: 人体 肠道线虫 感染 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产后出血运用经阴道行无齿卵钳钳夹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份到10月份收治的产后出血的患者12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产后出血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宫缩素联合子宫按摩;观察组患者给予宫缩素,经阴道行无齿卵钳钳夹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产后2小时以及24小时的出血量情况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有效率93.9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有效率78.33%,经比较,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出血运用经阴道行无齿卵钳钳夹术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得到有效的控制,出血量显著减少,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出血 无齿卵圆钳钳夹 效果
  • 简介:摘要针对当前我国精神病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档案管理意识不强、档案管理机制和制度不健全、档案管理硬件建设不够以及档案队伍建设不够等问题,提出在医院档案管理中必须强化管理意识,完善管理机制,建立档案工作队伍,确立以利用、服务为中心的工作指导思想。

  • 标签: 精神病医院档案 医疗档案管理 医疗档案意识
  • 简介:摘要由于激素类药物仅作用于相应的肿瘤组织,对一般增殖迅速的正常组织不会产生抑制作用。本文主要结合糖皮质激素和雌激素抗肿瘤药物毒性及其防治。

  • 标签: 激素类 抗肿瘤 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胸外科Ⅰ、Ⅱ手术切口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300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我科室病房装有空气消毒机,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手术切口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的是伤口暴露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切口细菌培养、换药次数、住院天数等。结果观察组切口红肿12例、甲级愈合146例、细菌培养阳性10例、换药次数(2.4±0.7)次、住院天数(6.8±1.5)d;对照组切口红肿11例、甲级愈合138例、细菌培养阳性13例、换药次数(6.3±2.1)次、住院天数(8.4±1.9)d;两组患者在切口细菌培养、切口红肿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换药次数、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和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具备空气净化条件的心胸外科病房对Ⅰ、Ⅱ手术切口采取伤口暴露为主的护理方法有利于病人伤口愈合。

  • 标签: 暴露疗法 手术切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吸入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三甲医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2例新生儿胎吸入综合征,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通过氨溴索气管内灌洗、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胎吸入综合征通过氨溴索气管内灌洗、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治疗效果较佳,可及早促使患儿获得肺氧合能力,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 标签: 氨溴索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单纯强阿片与姑息性化疗联合强阿片治疗肺癌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癌症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选择吗啡、芬太尼为强阿片类药物,选择替吉奥为姑息性化疗药物。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姑息性化疗联合强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分析肺癌患者食欲、睡眠、疼痛等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的临床治疗中,强阿片类药物与姑息性化疗的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姑息性化疗 强阿片类药物 肺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三环抗抑郁药主要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5-HT及NE的再摄取,增强中枢5-HT及NE能神经的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在肝微粒体内被细胞色素P450酶催化羟化和去甲基化代谢。临床上发现抑郁症病人服用小剂量去甲替林即出现明显的药物蓄积和不良反应。

  • 标签: 三环类 抗抑郁药 中毒及处理
  • 简介: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一新型社团——求职社团也在高校中悄然兴起,并吸引了众多学子的关注。

  • 标签: 就业压力 社团 求职 高校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我院Ⅰ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干预的效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Ⅰ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及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通过综合干预措施,我院Ⅰ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预防用药天数及切口感染率分别由2012年的57.63%、2.12天、1.5%,下降到2014年的31.64%、1.73天、0.37%,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Ⅰ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综合干预,临床用药明显规范。

  • 标签: 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预防性用药 切口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诊断Ⅱ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最近两年在我院住院的50例确诊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同期住院无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应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下肢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管腔的狭窄、闭塞以累及下肢远端动脉为明显。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斑块的诊断准确率高,是一种无创、实用性强的检查方法,对指导临床用药和观察疗效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多普勒超声 Ⅱ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