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5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9期
  • 机构:别看线虫体长仅1毫米左右,日本科研人员最新发现,它在识别癌症方面具有“特长”。线虫可根据气味准确辨识出癌症患者的尿液,未来有望据此开发出简单而廉价的诊断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让更多的护理工作者了解到石梗阻这一病种,更加重视对脑瘫患者的护理。方法在骶管麻醉下行石取出术,并配合大肠水疗清除存积粪便。结果5天后,患儿神志清,精神好,表情自然,安静,不哭闹。伤口无出血,肿胀明显减轻,睡眠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7天后出院

  • 标签: 脑瘫 粪石梗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肠球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对临床分离出的165株肠球菌标本检测分析其耐药性。结果肠球菌标本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泌尿道,对四环素、利福平的耐药率>65%对红霉素、环丙沙星、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50%。结论肠球菌以呼吸道、泌尿感染为主,对抗生药物具有多重耐药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粪肠球菌 耐药性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性腹膜炎声像图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了21例胎性腹膜炎胎儿及跟踪观察情况。结果胎性腹膜炎胎儿引产尸解被证实。结论胎性腹膜炎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性

  • 标签: 超声产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仪征市人体肠道线虫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肠道线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幼儿园儿童蛲虫卵和成虫。结果共检查10654例居民,查出肠道线虫感染者102例,感染率为0.96%,查出虫种为钩虫、蛔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0.20%、0.69%、0.08%。儿童蛲虫检查15333人,查出感染者169例,感染率为1.10%。结论仪征市人体肠道线虫感染率已降至较低水平,仍需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开展监测。

  • 标签: 肠道线虫 感染率 流行病学 仪征市
  • 简介:摘要在大多数动物中,表皮是与外界环境接触、抵御外界病原体和损伤的第一道屏障。目前的研究表明,对秀丽隐杆线虫表皮进行物理损伤可以引起线虫固有免疫应答以及伤口愈合反应,因此研究秀丽隐杆线虫的物理损伤有重大意义。目前对线虫进行物理损伤的研究通常采用激光照射或显微针刺的方法,这类方法难度较大,若需要批量损伤,操作费时费力。我们研究出一种可以简便的对大批量线虫进行物理损伤的新方法,可用于新药筛选等应用。

  • 标签: 秀丽隐杆线虫 物理损伤 毛细玻璃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分析广西田东县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现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个点共调查农村居民1026人,其中男性533人,女性493人。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5.56%。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5.46%、0.10%和0.10%。男、女性钩虫感染率分别为4.32%和6.69%,30~60岁年龄组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田东县农村居民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流行虫种以钩虫为主。应积极开展综合性防控措施,进一步降低土源性线虫感染率。

  • 标签: 土源性线虫 农村居民 感染 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石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2例小儿石性阑尾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结果232例小儿石性阑尾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所提示的石数目、大小与手术病理结果基本相同。结论超声可以作为小儿石性阑尾炎的术前诊断依据,能明确阑尾炎是否伴有石形成,明确石的数目及大小,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了29例新生儿胎吸入性肺炎的护理的经验,护理重点为严密观察病情及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氧疗和机械通气时护理及洗胃时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胎粪吸入性肺炎 新生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当阳市的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3月分离到的358株肠球菌的耐药情况。结果分离到的358株肠球菌,主要来自于尿液、痰液标本,分别占30.5%和26.4%,标本主要分离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病房、神经内科病房;肠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1%和1.0%。结论肠球菌可引起临床各类感染,且多重耐药率高,治疗困难,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流行。

  • 标签: 粪肠球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洪雅县2009-2011年土源性线虫监测结果分析。方法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nto-Katz。结果钩虫的平均感染率17.40%,30岁以下的感染率为6.5%,30岁以上的感染率为93.5%,女性土源性线虫整体感染率为65.27%,男性整体感染率为34.73%。结论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病感染仍然较重,以钩虫感染为主,以中老年人群为重点,特别是女性。

  • 标签: 土源性线虫 监测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据估计,全球目前感染蛔虫、鞭虫、钩虫的人数每种约10亿人左右。WHO估计每年有350万临床病例与线虫感染有关,全球有数亿儿童的发育受到感染影响1。同时,肠道线虫病是我国人体寄生虫感染中分布最广,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虫病。虽由于多年积极防治,感染率和感染度已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就目前而言,肠道线虫感染在我国农村中仍较严重2。基于上述原因,对肠道线虫的流行病学与防治对策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对肠道线虫的研究报道较多,研究进展很快,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对感染情况的调查、对抗虫病药物的研究和对防治措施的研究等。

  • 标签: 肠道线虫 感染现状 防治对策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尿规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及改进方法。方法选择本院检验科867份尿液标本与624份粪便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验尿液标本不合格率为6.11%(53/867),粪便标本不合格率为6.73%(42/624),不合格因素包括包括标本量不足、被污染以及信息不符等。结论必须针对临床和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行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此为诊断给以可靠依据,提高结果准确性。

  • 标签: 粪常规 尿常规 不合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镜取石在治疗老年石梗阻性阑尾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0例老年石梗阻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结肠镜取石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疗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疗程较对照组显著较短(t=2.982,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较高(X2=4.51,P<0.05)。结论结肠镜取石联合药物治疗在老年石梗阻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中有效率较高,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石梗阻性阑尾炎的有效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患者 阑尾炎 结肠镜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住院患者常规漏检率,规范常规留取的流程。方法对120例品管圈活动前患者首常规漏检的原因采用鱼骨图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规常规留取流程,实施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常规漏检达标率96%、进步率72.22%,;圈员认为本次品管圈活动规范有效,提升了团队精神、增长了专业知识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住院患者常规漏检率,并具有可持续性。

  • 标签: 消化内科 住院患者 粪常规 漏检率 品管圈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隆安县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依据隆安县《土源性线虫病检测方案》的要求及方法对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我县土源性线虫病进行检测,对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抽检的1036人中,检测出便虫卵2人,钩虫卵45人,肝吸虫卵91人,蛲虫卵9人,阳性率为14.19%。受检对象男女感染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感染124例,占84.35%;中度感染23例,占15.65%;无重度感染人群。抽查的土壤污染标本中,40户土壤标本中检测出活受精钩虫卵。结论隆安县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程度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各部门可在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工作,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对感染人群进行彻底根治,做好预防工作,从而减少感染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 标签: 土源性线虫病 居民感染情况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腹股沟区肿块为首发的子宫韧带囊肿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子宫韧带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论妇产科医生加深对子宫韧带囊肿的认识,术前仔细体检及超声检查,提高该病诊断的准确率,手术中熟悉腹股沟区解剖,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 标签: 子宫圆韧带 囊肿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