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6957例HIV初检测结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以36957例HIV检测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住院输血前的患者、门诊患者以及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入编人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并分析初检测结果。结果本次研究的36957例对象中,经HIV检测,34例有反应,所占比例为0.092%。其中,33874例住院患者,25例有反应,约占0.0738%;1751例门诊患者,6例有反应,所占比例为0.343%;1332例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入编人员体检,3例有反应,所占比例为0.2252%。结论HIV检测,住院患者输血前进行查,为住院医师掌握患者实际情况提供可靠依据,为及时给予隔离治疗奠定基础,预防医院感染,减少医疗纠纷事件;针对门诊患者、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入编人员,对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HIV 初筛 检测 分析
  • 简介:摘要新生儿疾病查随着时代的进步,其查技术逐渐广泛性应用,目前常见的查疾病为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听力障碍等,通过在新生儿查过程中,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方可稳定家属情绪,利于查工作的顺利实施。

  • 标签: 新生儿 筛查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基层医院宫颈癌查方法选择及其结果判定。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体检女性中存在宫颈异常者,共计134例,将其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其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以及液基薄层细胞检查,对于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判定标准。结果术后病理结果证实,48例为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1期共26例,占全部宫颈癌的54.17%,宫颈上皮内瘤变2期共17例,占全部宫颈癌的35.42%,宫颈上皮内瘤变3期共5例,占全部宫颈癌的10.42%;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结果显示,48例宫颈癌患者中,45例为阳性,3例为阴性,阳性率93.75%。液基薄层细胞检查结果显示,48例宫颈癌患者中,43例为阳性,5例为阴性,阳性率89.58%。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检查结果显示,48例宫颈癌患者均诊断为阳性,阳性率100%。联合检查优于单项检查,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检查在早期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的查和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价值,可将其作为基层医院防癌查的常规项目。

  • 标签: 基层医院 宫颈癌筛查 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 液基薄层细胞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宜宾县0~6岁儿童残疾现况进行查,明确儿童中存在的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和发育偏异的患病情况,建立早期查、治疗和康复的工作机制,实现残疾儿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目标。方法对全县0~6岁所有儿童进行查,并且按照相关诊断标准进行复。结果宜宾县0~6岁残疾儿童123例,所查出的儿童残疾中,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和发育偏异占比分别为16.3%(20例)、8.9%(11例)、42.3%(52例)、43.1%(53例)。结论开展0~6岁残疾儿童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提高人口的质量。

  • 标签: 宜宾县 0~6岁儿童 残疾现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产妇80例,全部行剖腹产手术,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产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焦虑情况。结果产乳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平均为21.24±6.32小时,对照组平均为47.85±8.07小时;排气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平均为20.68±1.95小时,对照组患者为37.56±2.17小时;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有5人,发病率为8%,对照组有12人,发病率为30%,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无焦虑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护理过程中,可以帮助产妇速断产乳时间,降低产妇术后焦虑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剖宫产产妇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检查在产前查胎儿畸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的12450例孕妇当做研究对象,总结超声检查的结果。结果在研究中的12450例孕妇中,经引产或者分娩而证实的胎儿畸形为81例,而产前通过超声查检出有86例为胎儿畸形,所以,超声查胎儿畸形的符合率为94.2%。结论在产前胎儿畸形的查中,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减少严重畸形新生儿的出生率,应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前筛查 胎儿畸形 超声检查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乳腺癌查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分析其病理类型、声像图特征及血流检出率等情况。结果6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乳头状腺癌3例(5.0%)、粘液腺癌4例(6.67%)、混合性癌3例(5.0%)、导管癌50例(83.33%);声像图特征淋巴结转移、纵横径比>1、边缘不规则、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竭、砂粒样钙化、高回声等;血流等级0级8例(13.33%)、Ⅰ级12例(20.0%)、Ⅱ级31例(51.67%)、Ⅲ级9例(15.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乳腺癌查的效果非常显著,且具有无放射性、无创性等优势,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癌 筛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清(β-HCG)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查孕中期孕妇的唐氏综合征发生状况。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市产科门诊部查的864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孕妇孕周在14周至20周之间,利用Sm和Eu双标记的分辨荧光法来检测AFP和β-HCG值,并对产妇的做出优生指导。结果在我院产科门诊查的864例孕妇中,有22例DS高危孕妇,阳性查率为2.55%,其中有15例孕妇进行了羊水染色体检查,确诊2例孕妇为DS患者。NTD高危孕妇5例,阳性查率为0.58%,经B超检查后,确诊1例孕妇为NTD。另有2例孕妇为双胎妊娠。在22例DS高危产妇,有2例(9.09%)产妇异常妊娠;而在320例DS低危产妇中,有1例(0.31%)产妇异常妊娠;DS高危产妇异常妊娠率显著的高于DS高危产妇(χ2=6.981,P<0.05)。结论AFP和β-HCG的联合检测可以有效的筛选出孕中期染色体异常患儿,从而为产妇优生提供指导。

  • 标签: 遗传咨询 孕中期产前筛查 优生 AFP &beta -HCG
  • 简介:摘要新生儿永久性听力损失发病率为1‰~3‰,是最常见的新生儿先天性疾病。听力障碍无法诊断或诊断延迟都会严重影响儿童各方面发育,尤其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因此,本文就新生儿听力查的正确选择查方式、时机、假阳性的避免等进行综述,并对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规范,从而保证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早发现高危新生儿的听力障碍,及时治疗,保障新生儿的生长健康。

  • 标签: 高危新生儿 听力筛查 听力损伤 现状分析 未来展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柳州市学龄前儿童听力状况,以便对听力障碍及中耳疾病儿童进行早期发现、治疗和干预。方法应用丹麦国际听力耳声发射仪及美国伟伦MicroTymp3中耳查仪,对11651名2~6岁儿童进行DPOAE+声阻抗听力联合查;对查结果为阳性者行进一步诊断性检查,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干预措施。结果11651例2~6岁儿童中查阳性人数为1951名,初次查阳性率为16.75%,转诊至我院复诊人数为450人,其中诊断有听力损失的278例(61.78%),正常的172例(38.22%)。结论对2~6岁儿童进行定期的听力查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听力筛查 耳声发射 声阻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TCT和HPV-DNA联合检测在宫颈癌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来我院妇科治疗的患者347例,分别采用TCT、HPV-DNA、TCT+HPV-DNA宫颈癌查的敏感性、特异性、真阳性值、假阳性值、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结果发现TCT+HPV-DNA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率均高于单独TCT或单独HPV-DNA检测,且具有统计学差异,但是TCT+HPV-DNA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率虽然高于单独TCT或单独HPV-DNA检测但是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CT+HPV-DNA联合检测相比单独TCT或单独HPV-DNA检测,显著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值得在宫颈癌查中应用于推广。

  • 标签: TCT HPV-DNA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献血者初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重要性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于本站献血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600例,将其依据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行常规血液检测,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初检测,并将其报废情况、报废人群、年龄分布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液报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男性的报废率更高,于30~39岁的占比更多。结论于血液采集前行氨基酸转移酶初检验,可降低其报废率,保证血液检测的效率及安全性,同时相关机构还需强化对献血者的健康宣传,以此降低血液报废率。

  • 标签: 血站血液检测 献血者 初筛检验 报废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金昌市2009-2014年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ongenitalhypothyroidism,CH)的查情况。方法通过对金昌市2009-2014年新生儿疾病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4年金昌市共查新生儿22314例,总查率93.85%;PKU确诊8例,发病率为12789,明显高于国内平均发病率;CH确诊4例,发病率15579;其中PKU城区确诊7例,农村确诊1例,城区发病明显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全市查率由2009年的72.67%上升到2014年的9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召回率从2010年的100%下降至2014年的83.33%。结论全面开展新生儿疾病查工作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应在加强新生儿疾病查管理、提高新生儿疾病初可疑病例召回率的同时,进一步探究PKU与CH发病与地域及环境污染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工业污染给居民健康带来的影响。

  • 标签: 苯丙酮尿症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新生儿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缺陷临床预防工作中对孕前优生指标展开专业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抽选1350对(共2700例)于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间进入本医院的已婚夫妻,根据孕前是否展开优生指标查工作为差异分组未展开优生指标查工作的670对夫妻(共1340例)作甲组,而孕前展开优生指标专业查工作的680对夫妻(共1360例)作乙组,统计两组新生儿缺陷问题发生状况,予以比较。结果1350对夫妻的新生儿均为单胎,其中甲组670例新生儿中,有32例(4.78%)发生缺陷,而乙组680例新生儿中,仅2例(0.29%)发生缺陷,(P<0.05)。结论对适龄夫妻展开孕前优生指标查工作,可实现对新生儿缺陷的有效规避,推荐选用。

  • 标签: 已婚夫妻 新生儿缺陷 预防工作 优生指标 专业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长征镇社区383名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查,了解辖区内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社区的糖尿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居委会为单位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其中5个居委会的居民为查对象,本次查采取确定高危人群,通过采取患者静脉血对患者进行早餐前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结果383名糖尿病高危人群中血糖正常者153例,新发现糖尿病患者67例,IFG49例,IGT47例,IFG合并IGT67例,糖尿病患者检出率为17.5%,血糖调节受损者检出率为42.5%,主要集中于70岁以上老人,其次为60~69岁。结论通过本次查可以及时发现糖尿病及血糖调节异常者,老年人、肥胖及超重人群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应有针对性地对这部分人群进行饮食及体育锻炼等干预措施。

  • 标签: 社区 糖尿病高危人群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B族链球菌产前查在母婴感染防控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展开产前检查,且孕周大于35周,且展开B族链球菌产前查,均选择细菌培养法展开B族链球菌产前查,且检查结果为阳性的孕妇80例,再取查结果为阴性产妇为阴性组(20例)。取阳性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其中干预组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40例),非干预组不做任何处理(40例),比较分析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和感染情况。结果干预组与B族链球菌阴性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和感染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的新生儿Apgar与非干预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感染2例,占5%明显优于非干预组的感染率8例,占20%,差异显著(P<0.05)。结论B族链球菌产前查在母婴感染防控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母婴感染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 标签: B族链球菌 产前筛查 母婴感染防控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宫颈癌疾病查中,应用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检查的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2016年,三年间来我院进行宫颈癌查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对患者进行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检查、常规技术检查,分析比较其结果。结果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对患者宫颈部位的症状检查,其异常情况检出率,明显的高于常规检查的情况。结论使用该技术对患有宫颈疾病的患者进行宫颈癌的查,检出结果较为精确,便于医生及时对患者进行后续的治疗。

  • 标签: 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 宫颈癌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胎儿结构畸形和染色体异常查及诊断过程中,使用产前超声的结果和价值。方法针对我院12000例孕妇采用产前超声进行胎儿结构畸形和染色体异常的查和诊断,12000例孕妇均为我院2013年2月到2016年5月间收治,分析查和诊断的结果,并进行统计。结果胎儿结构畸形,检出率为0.42%,诊断的准确率为89.28%;染色体异常,占比为4.35%,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5.08%。结论产前超声对于胎儿结构畸形和染色体异常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通过诊断可以及时对异常的孕妇进行相关指导干预,从而提高优生优育率,对于孕妇家庭和社会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产前超声 胎儿结构畸形 染色体异常 筛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规则抗体查在预防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0例建卡孕妇统一查不规则抗体作为观察组,500例不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对两组患者输血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观察组不规则抗体出现原因予以分析。结果输血次数≥3次的阳性率高于输血次数<3次;女性有妊娠史者的阳性率高于无妊娠史者;观察组患者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小于对照组18%的不良反应率;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规则抗体查能够预防输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对减少溶血性不良输血反应具有较好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不规则抗体筛查 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