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吸虫病肝损伤核磁共振表现。方法收集我所2012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6血吸虫疾病患者,采用1.5T西门子超导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肝信号分析采用肝实质信与同质平面组织信号对比,分析T2WI实质信号,包括肝脏的各个组织及组成部位、各种肝脏中血管等。结果血吸虫肝损伤患者MRI检查肝实质信号T2WI增高,信号比值高于正常患者,其中8例为非均匀性增高,12例患者化学位移成像同反相位相减后为低信号,无脂肪肝表现;肝脏形态正常者14例,肿大者10例;15例在T2WI薄层见门脉水肿表现,可见12例患者具有腹腔积液表现;胆囊正常者16例,8例患者不同程度缩小,胆囊壁增大,可以见窝区积液,胆管变细;MRCP显示左右支干变细,肝外胆管变细;脾大10例。肝损伤组患者肝各段T2WI信号均较正常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可以明确显示血吸虫病肝损伤程度以及位置,为血吸虫病肝损伤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血吸虫病 肝损伤 核磁共振
  • 简介:摘要心脏磁共振是以检索心肌灌注和血管再生、左心室功能及重塑等信息为前提,但因延迟强化成像影响,导致其在弥漫纤维化、心肌微梗死等疾病鉴别中存在限制,但随着T1均衡强化成像的出现,能够弥补此类缺陷,成为鉴别机体是否表现为冠心病的关键措施。本文具体探讨了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疗中的进展。

  • 标签: 心脏磁共振成像 冠心病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对腹部CT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结石的诊断进行了粉盒研究。方法根据各种诊断方法,在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收治的患者中,选择186例(已确诊)的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分组方式是根据各种诊断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各位93例,在观察组的检查期间,进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采用CT检查的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检查,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对照组诊断频率(78.05%)和检出率<9cm小于观察组(78.05%)。结论与腹部CT相比,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结石的诊断更为准确,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腹部CT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肝外胆结石诊断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灌肠护理后磁共振(MRI)对直肠癌病人临床分型的判断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病人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RI检测前是否给予灌肠护理操作分组,对30例MRI检测前未给予灌肠护理设作对照组,对30例MRI检测前给予灌肠护理设作观察组,对灌肠前后直肠癌病人检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MRI诊断直肠癌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直肠癌T1~T2分期、T3期分期、T4期分期、总准确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检测准确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肠护理后磁共振对直肠癌病人临床分型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能用于术前分期,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可以准确判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灌肠护理 磁共振 直肠癌 临床分型 判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婚前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优生优育的价值。方法以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间入本站进行孕前体检的5056对育龄夫妻为B组研究主体。选择同期入本站进行婚前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5056对育龄夫妻为A组研究主体。对比其优生优育效果。结果A组的各项孕产知识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A组的新生儿缺陷率为0.14%,B组为0.67%,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育龄夫妻行婚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确保优生优育效果,提高其对孕产知识的掌握度,减少新生儿缺陷情况,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婚前检查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优生优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肉瘤患者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肉瘤患者4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和经阴道检查,对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腹超声诊断子宫肉瘤诊断25例,诊断率62.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诊断35例,诊断率为87.55%。结论超声对子宫肉瘤的诊断具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子宫肉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子宫肉瘤 彩色多普勒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与芬太尼,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镜检查时间与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咽喉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不同麻醉方法 无痛胃镜检查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急性阑尾炎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共36例,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3.5MAZ和7.5MHZ)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急性阑尾炎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结果和不同病理分型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结果病理检出阳性29例,阴性7例;B超检出阳性26例,阴性10例。超声检查敏感度为82.76%(24/29),特异度为85.71%(5/7),准确度为80.56%(29/36)。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诊断,准确率高,特异性高,灵敏度高,可以对不同病理分型的阑尾炎特征进行反映,有利于为阑尾炎的诊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 标签: 超声检查 不同病理类型 阑尾炎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重症患者CTA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9月我院110例行CTA增强检查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55)及对照组(n=5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并分析两组患者负面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7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91%(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能够缓解行CTA增强检查重症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优势显著。

  • 标签: 护理干预 重症患者 CTA增强检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两种肠道准备方法对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的影响,以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清洁肠道准备的方法。方法将142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70例)(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组患者先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2付3/日”提前准备肠道三天,行电子结肠检查前再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24付”清洁肠道,对照组行电子结肠镜前直接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24付”清洁肠道,分别观察肠道准备情况、检查成功率、患者腹胀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道的清洁效果优良,电子结肠镜检查成功率100%;对照组电子结肠镜检查成功率91%,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采用提前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2付3/日”后再服用大量泻剂清洁肠道更为有效、并且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腹胀感,电子结肠镜检查成功率高。

  • 标签: 老年患者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行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00例患者,根据检查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检查护理,研究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造影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心率及心率波动显著小于对照组,冠脉图像质量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冠脉图像质量,提高造影成功率,且对心率影响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128排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造影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患者CT与MRI检查结果。方法以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我院接受诊治的86例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患者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对86例患者分别进行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Resonance,MRI)检查诊断和CT(ComputedTomography)检查诊断。对两种检查诊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86例接受CT和MRI检查的患者中,发病6小时内的AICI的CT检出率为0.00%,而MRI检出率为34.88%;6~24小时内CT检出率为3.49%,而MRI检出率为27.91%;1~3天内CT检出率为31.40%,MRI检出率为33.72%。由此可以得出,6小时内、6~24小时内MRI检查明显优于CT检查;1~3天内CT检查与MRI检查无明显差异;对小于5mm、5~15mm病灶短时间内CT检查效果较差,而MRI检查效果明显优于CT检查;对于大于15mm病灶CT检查效果有所提升,但MRI检查效果仍明显优于CT检查。结论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患者采用MRI检查在病情的发现、病灶的数量及病灶检出率等方面与CT检查对比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术后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把280例拟行经皮椎间孔镜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行经皮椎间孔镜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随访24个月,通过比较并发症发生率、JOA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满意度调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椎间隙感染、腰椎不稳、下肢麻木、神经根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总发生率与对照比较,均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各组内术后与术前比较,均高于术前,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调查,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高于于对照组(P<0.05),2年复发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显著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并发症,增强护理效果,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手术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肾功能检查中血清胱抑素C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6月-2018年9月本院接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50例为实验组,另择本院同期接诊的健康体检者100名为对照组。对两组都施以血清胱抑素C水平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与血清尿素氮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血清胱抑素C的阳性检出率为98.67%,比血清肌酐以及血清尿素氮的78.67%、76.0%高,P<0.05。结论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肾功能检查的过程当中,合理运用血清胱抑素C检测法,可对早期肾损伤进行有效的检出,并能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指导,建议采纳。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应用价值 血清胱抑素C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64排128层螺旋CTA三联检查在围手术期骨折患者心血管病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拟行骨折外科手术、术前经心内科会诊怀疑存在冠心病并进行64排128层螺旋CTA三联检查的2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诊断结果。结果20例患者中共有冠状动脉狭窄者10例,包括主动脉夹层1例、肺动脉栓塞1例和无明显异常8例。根据64排128层螺旋CTA三联检查进行心血管病评估,其中放弃手术者2例,进行择期手术者4例。轻度和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手术实施计划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A三联检查有助于心血管事件的减少。

  • 标签: 骨折 围手术期 64排128层螺旋CTA三联检查 心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