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暴发心肌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被诊断为病毒性感染的65例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致病形式分为暴发心肌炎组35例和非暴发心肌炎组30例。暴发心肌炎组和非暴发心肌炎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探讨小儿暴发心肌炎的危险因素。结果经临床检查,暴发心肌炎组临床症状比非暴发心肌炎组临床症状严重;暴发心肌炎组患儿超声检查中左室短轴缩短率参数(31±5.3)%和左室射血分数(56±3.2)%低于非暴发心肌炎组患儿(37±5.97)%、(73±3.7)%;经死亡率统计,暴发病死率31.4%高于非暴发组10.0%。结论暴发心肌炎组患儿死亡率更高,血液中各项高血清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谷草转氨酶)和低左室射血分数是暴发心肌炎患儿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暴发性心肌炎 非暴发性心肌炎 危险因素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暴发心肌炎的临床特征与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暴发心肌炎9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征进行观察,以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的42例患儿为对照组,采取针对性护理的48例患儿为试验组,统计所有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小儿暴发心肌炎的临床特征表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其中主要表现为发烧、流涕、咳嗽、腹痛、恶心、惊厥和烦躁不安等症状,并且小儿暴发心肌炎死亡率较高,心电图会有传导阻滞和室颤现象。试验组48例患儿中痊愈的有46例(95.83%),死亡的有2例(4.17%),对照组42例患儿中痊愈的有31例(73.81%),死亡的有11例(26.19%),对照组死亡率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小儿暴发心肌炎的临床特征表现复杂多样,并且其死亡率较高,在治疗小儿暴发心肌炎的过程中要予以患儿全面有效的护理,提高护理水平,从而减少患儿的死亡,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爆发性心肌炎 临床特征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早期血液净化联合主动脉球囊反博治疗暴发心肌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2016年于我科救治的20例暴发心肌病患者,采取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血液灌流以及血浆置换并联合主动脉球囊反博术进行治疗,对治疗前、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各项生理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HR、R、MAP、CI、Lac、等各项指标发现,暴发心肌炎患者早期进行床旁血液净化联合主动脉球囊反博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提升心排量、降低心肌氧耗(P<0.05)。结论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提升心排量、降低心肌氧耗、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改善内环境状态、保护全身重要脏器功能,缩短ICU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床旁血液净化 主动脉球囊反博 暴发性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暴发型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80例小儿暴发型心肌炎患儿以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进行对比研究,40例护理组给予优质护理措施,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总满意39例,总满意率97.5%,与护理组总满意33例,总满意率82.5%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儿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0%,死亡1例;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掌握优质护理技巧并运用于小儿暴发型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当中,可有效减少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小儿暴发型心肌炎 临床护理 要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风疹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调查疫情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对人群聚集学校是非常重要的,为今后风疹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基本情况,采集疑似病例的双份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测定。结果对前10病例血清标本进行风疹IgM抗体检测均为阳性。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风疹暴发疫情。首先严格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加强晨检,搞好个人卫生,每日环境卫生,通风,消毒以及搞好宣传教育是预防风疹发病的重要措施。其次提高风疹疫苗接种率,尤其应对没有纳入免疫规划的5岁及以上年龄儿童、中小学生等高危人群,是预防风疹发病的重要保障。

  • 标签: 风疹 暴发 控制措施 流行病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相应的干预手段,防控医务人员类似感染的暴发。方法对12名医务人员集中暴发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1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CT显示较入院时炎症有吸收,12例全部好转出院。在此过程中,未见呼吸科患者及医护人员感染本病的新发病例出现。结论根据本次疾病发展的临床特点分析,实施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医务人员 暴发 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学校细菌性痢疾爆发的原因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为防控此类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某学校细菌性痢疾患者63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班无症状学生63例为对照组,分析细菌性痢疾爆发原因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经分析发现,观察组喝生水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接触病人、洗手、洗餐具、吃零食及在食堂用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测学校二次供水的水池水、寝室管网末梢水、食堂管网末梢水及教师家属楼管网水的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及耐热大肠菌群均严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且在蓄水池水样中检出宋内志贺菌。结论饮用被污染的水池水是该学校细菌性痢疾爆发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改善生活饮用水供水条件是避免细菌性痢疾再次爆发的主要措施。

  • 标签: 细菌性痢疾 学生 爆发原因 实验室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百色市田东县思林镇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流行特征,为本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特点提供预防和控制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该次流行性腮腺炎的基本情况、疫情包括病例、时间、性别、住宿及年龄分布等特征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采取隔离观察、治疗,预防接种,并加强易感人员监控、强化病情监测等措施,密切观察所有患者临床治疗及预防控制效果。结果此次流行性腮腺炎的基本情况主要为在校小学生,总发病率为36.75%,男性发病率为48.94%,女性为51.06%,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段发病分布为7~8岁发病率最高44.68%,其次为3~6岁为31.91%,最低为两岁以下及11~15岁年龄段,分别为4.26%、8.51%,年龄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校属于半封闭式管理模式,人群密集、居住及学习环境空气流动低、卫生状况差及大多农村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不全等因素,导致流行性腮腺炎易暴发流行。作为乡村免疫防疫工作者,须做好疾病的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加强疫情报告制度,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易感者,以减少该病的流行。

  • 标签: 腮腺炎 爆发流行 疫情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发性气胸术后再次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9月本院原发性发性气胸患者20例,全部患者术后复发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分析治疗结果。结果2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23.85±36.37)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180.75±136.49)ml;术后病理检查显示,19例患者为肺大疱,1例患者没有发现肺大疱及肺气肿样改变。结论原发性发性气胸术后再次手术治疗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有效缓解复发症状。

  • 标签: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再次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通常情况下,原发性肝癌在早期时无明显临床症状,甚至有些患者毫无症状。部分患者可以在普查甲胎蛋白(AFP)后提出拟诊,但约1/3的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不会升高,甚至在结节直径大于5cm时仍在正常范围内。但超声图像可以提示或排除肝癌诊断。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超声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心理护理、急症的预防和护理等方面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因社会心理应激、神经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膳食电解质等因素引发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例,临床经通过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对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护理。结果临床经过周密的的护理,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控制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远期后遗症发生率,20例患者经护理后有效控制及缓解症状。结论临床通过制定综合周密的护理计划,通过护理目标、急症的预防和护理等方面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分析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效果,临床护理措施的应用值得借鉴与效仿。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的内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人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集整理的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尼群地平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尼群地平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31%,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尼群地平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副作用较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内科治疗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震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震颤(ET)患者30例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仅有手部震颤者15例,首发震颤部位头部者8例,由头到双手者12例,由手到头2例,受累咽喉部6例,下颏2例,下肢2例,躯干1例。经治疗,疗效评定减少1级者15例,减少2级5例,分级无减少10例。结论轻症的ET患者不需治疗,且早期治疗也不能控制其发展。如患者要求或震颤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可给予药物治疗。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首选最常用的是普萘洛尔。

  • 标签: 原发性震颤 普萘洛尔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例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正确应用降压药显得尤为重要,降压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对6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及相应的健康教育。结果6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缩短了治疗疗程,提高了治愈效果。结论突发性耳聋是临床常见病,心理护理极为重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促使疾病尽早康复。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心理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查明2017年我县发生一起因地宴席聚餐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聚餐者、餐饮加工人员和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剩余食物、饮用水、病人和餐饮加工人员肛拭进行实验室检测,对现场调查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和卫生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引起病例50例。罹患率为11.36%,从现场采集的样品中,检出14株鼠伤寒沙门氏菌。结论此次食源性疾病暴发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分析精卫中心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评估防控措施效果,为控制特殊环境特殊人群甲型H1NI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和病例生活居住环境等情况进行调查,对部分病例采集鼻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RT-PCR对病例进行核酸检测。结果该起疫情为一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共发生流感病例67例,罹患率为22.87%,3次采集22份现症患者的鼻咽拭子标本,其中20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呈阳性。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增强报病意识,改善生活居住条件,接种流感疫苗等综合措施,是预防流感暴发流行的关键。

  • 标签: 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 疾病暴发流行 流行病学研究 精神病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措施。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预防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原发性高血压为可以有效预防的疾病,适当的加强自身的管理,可以有效的预防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为临床中常见的危害健康的疾病之一,通过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增加新鲜蔬果的摄入、戒烟戒酒、减轻体重、保持良好心态以及适度的体育锻炼等手段可以有效的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危害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1月,纳入原发性肝癌共54例,数字法分组。29例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其余25例入实验组,实施全面护理。对比效果。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的住院日更短,并发症率更低,满意度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全面护理效果佳,满意度高,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全面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内科治疗。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40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行外科手术治疗,实验组行内科药物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与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5.0%,对照组1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5.0%,实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药物治疗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对机体损伤小,减少了不良反应,患者痛苦减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采用。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继发性 内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