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ICU应用中的效果,以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通过设置风险管理岗位、进行风险知识培训、执行风险控制制度及操作规范、应用风险评估表、持续风险监控及考核等方法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管理前后ICU病区护理高危风险控制及护理质量情况。结果ICU风险管理后压疮、VAP、CRBSI、CAUTI、错误吸入发生率均较管理前有明显下降趋势,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管理后较管理前也明显减少;护理质量考核也显著较管理前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ICU风险管理,可以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是保障患者安全及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重症监护 风险控制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医院重要部门,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工作与病人康复有直接影响。在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中,应实现全过程管理,即术前、中、后阶段,手术室内病患通常具有较低的防感染功能,如果防止工作做的不仔细,空气或者器材中附着的细菌会经过病人的伤口,导致病患发生感染,加重患者的病情。本文主要探讨了手术室整体环境、器材、操作等过程中的感染控制要点,为提高手术室管理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手术室 患者感染 控制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医疗相关感染及控制。方法现对CLABSI控制核心环节、VAP控制核心环节、CAUTI控制核心环节、SSI控制核心环节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通用原则和关键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在医疗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领域中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是手卫生、标准防护和接触隔离。结论做好标准防护及接触隔离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加强环境监测,对常见医院感染进行控制及预防,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常见感染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手术室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因规范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管理,并严格监测各项指标,使我院手术室感染率得到了降低。结论提高院内工作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严格对手术器械及物品进行清洁与消毒,控制手术人员的流动,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均是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的主要措施。

  • 标签: 手术室感染 控制 管理
  • 简介:摘要病案为医院的医疗档案和诊断依据,病案的利用率越来越高,病案流通频率增加,对病案使用要有所控制,医院或诊所的工作人员使用病案,必须保证病案完好地送回病案科。利用信息化手段,实际档案信息的追踪管理,为管理人员追踪病案技术手段。对病案管理工作进行了标准化和规范化,有效地提升了病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病案控制系统中建立有效的病案管理规则,衡量病案科管理水平可以起到帮助管理者对管理人员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作用。

  • 标签: 病案控制 示踪系统 病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复方三七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对复方三七胶囊中的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进行含量测定,同时进行复方三七胶囊的崩解时限、装量差异及水分检查。结果HPLC含量测定中,三七皂苷R1在10μg·mL-1~100μg·mL-1,人参皂苷Rg1在40μg·mL-1~400μg·mL-1,人参皂苷Rb1在40μg·mL-1~400μg·mL-1范围内都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5,0.9993,0.9992。崩解时限,装量差异和水分检查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要求。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好,可用于复方三七胶囊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复方三七胶囊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b1 HPLC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预防控制老年肺结核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45例,均给予患者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预防后,肺结核患者逐渐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患者满意度为95.56%。结论对肺结核患者给予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大大降低了肺结核病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控制 预防 老年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该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和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检验检测法、检查表法和定量分级法等相结合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检测氢氧化钠、氯化氢及盐酸、硫酸、二氧化氮、氟化氢、氨、三氯氧磷、过氧化氢、铅烟、二氧化碳和高频电场合格率为100%。结论该建设项目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总体有效,可行。

  • 标签: 光伏电池 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饮食控制孕妇体重在降低高危妊娠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我中心建卡的单胎孕妇9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定期产检,观察组在常规定期产检同时,制订体重管理计划,控制孕期体重。比较两组孕妇高危妊娠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孕妇体重指数在建卡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孕期增加而增长,在孕20周、28周、36周和分娩时两组孕妇体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时体重指数≥27组孕妇剖宫产率,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均高于同期体重指数<27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控制孕妇体重有助于控制高危妊娠的发生。

  • 标签: 饮食控制 孕期体重 高危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3月~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检验,观察组运用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检验指标和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将质量控制运用在免疫检验中效果显著。

  • 标签: 质量控制 免疫检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学校肺结核疫情,探讨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对在学校与活动性肺结核的病例紧密接触过的师生,通过结核菌素(PPD)试验、胸部x线及痰涂片检查。结果1292人密切接触者中行PPD检查1292人,胸部X线的检查208人,痰涂片检查42人。查出有活动性肺结核10例,其中3例涂阳肺结核均入院治疗,7例涂阴肺结核在校治疗。结论因学校的结核病防控措施不足,成为聚集性疫情的高发地段,故对学校与肺结核病例的密切接触的人进行筛查,成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 标签: 学校 肺结核 疫情 控制 预防
  • 简介:摘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国家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技术管理的机构,其不仅担负着预防和控制疾病,还起到保障人民健康的作用,因此提高其管理水平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结合就综合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应用情况展开分析,旨在能够提高基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管理水平。

  • 标签: 综合管理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效果。方法选择30例从2013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的严重多发伤患者,设为观察组;选择30例同期在我院接受传统方法治疗的一般多发伤患者,设为对照组。统计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观察对比。结果30例严重严重多发伤患者,26例抢救成功,4例死亡,抢救成功率86.66%。治疗前观察组凝血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能达到较高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损伤控制骨科 严重多发伤 一般多发伤 效果
  • 简介:摘要妇科护理是一项较为复杂和特殊的工作,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妇科护理的质量和安全要求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妇科护理工作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从当前妇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现状入手,探析在妇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相应的解决对策。

  • 标签: 妇科 护理质量 质量控制 安全管理 法律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市城区社区居民糖尿病的发生和控制情况。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对我市6个县的18个社区456489名常住居民进行血糖监测和糖尿病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我市城市居民糖尿病发病率为14.3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3.67%,女性患病率为14.95%,61~74岁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1.82%,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1),而初中文化水平糖尿病发病率为18.78%,显著高于其他文化程度组(P<0.05);城市居民糖尿病控制率为35.23%,女性为38.02%,男性为31.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市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而控制率相对较低,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控制疾病的力度。

  • 标签: 糖尿病 发病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前农村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情况。方法对目前农村中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其中问题。结果农村艾滋病防控中会出现经费不到位、领导认识不足以及政策宣传不到位的问题,严重影响农村艾滋病防控。结论在进行农村艾滋病防控过程中,需要针对经费不到位、领导认识不足以及政策宣传不到位的问题进行处理。

  • 标签: 当前农村 艾滋病 预防与控制 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药敏试验和直接药敏试验在临床早期控制菌血症的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的办法,选择近年来我院住院患者以及门诊患者的血培养阳性标本300份,运用常规药敏试验和直接药敏试验对血液标本实施体外抗生素耐药率的检验,从而对比两个不同的方法的符合率。结果在300份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常规药敏试验法检出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的抗生素耐药性符合率分别为100%,100%。直接药敏试验法革兰阴性杆菌抗生素耐药性符合率为88.7%,革兰阳性球菌抗生素耐药性符合率为9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难看出,不论是常规药敏试验,或者是直接药敏试验,都是具有相对较高的抗生素耐药性的符合率。然而,与常规药敏试验相比较,直接药敏试验的检测时间是很短的,操作起来方便,能够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直接药敏试验在早期控制菌血症中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的。

  • 标签: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血液细菌检验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进而减少院感的发生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展开护理工作,并严格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院感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医院感染患者2例(0.3%),对照组发生9例(1.5%),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590/600),对照组为95.1%(571/6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展开护理工作,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能有效降低院感发生率,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及院感控制管理水平,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大幅度增加,利于医院长远发展。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医院感染 控制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疼痛局部麻醉控制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随机的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的是利多卡因麻醉,观察组则接受的是阿替卡因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以及不良反反应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麻醉的优良率达到了98.00%要显著的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84.00%,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脉搏、呼吸、体温指标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牙体牙髓病的麻醉中采用阿替卡因的效果更好、安全性也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牙体牙髓 麻醉 控制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神经外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及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通过对感染病例临床资料的调查和病区环境、设备仪器及工作人员进行微生物采样检测,分析可能存在的传播途径。结果通过流行学调查,6例MRSA感染者3例考虑神经外科监护区感染。工作人员手、工作服、仪器设备及环境均存检测MRSA,推断环境、医疗设备污染及医务人员的手是此次MRSA医院感染暴发传播的关键因素。结论应加强MRSA的实时监控,强化手卫生、环境及设备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关键。

  • 标签: 神经外科 MRSA 医院感染 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