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NF-α水平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伤分析。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1月在我院ICU治疗的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TNF-α水平和CK-MB、cTnT水平,分析TNF-α与CK-MB、cTnT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NF-α、CK-MB、cTn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与TNF-α比较,cTnT与TNF-α比较,r值分别为0.9521、0.9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水平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伤有一定关系,其水平越高,心功能损伤程度越重,临床可将TNF-α水平作为防治心功能损伤的重要指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心肌功能损伤 TNF-&alpha 水平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能力、膀胱管理水平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脊髓损伤 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规范压力性损伤护理在年轻护士对患者皮肤损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58例入院带有Ⅰ~Ⅳ期皮肤压力性损伤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病例样本分析对象,将患者根据其接受护理方法的异同分成两组,以一组为观察组,则另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治疗辅助的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措施为规范压力性损伤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所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皮肤损伤的治愈率为55.2%,护理满意度为72.41%;观察组患者皮肤损伤的治愈率为86.2%,护理满意度为96.55%,经比较计算可知,在此两项结果方面,观察组所得的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所得的结果,使用统计学方法将其数据结果做分析,可见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年轻护士对患者皮肤损伤的护理中应用规范压力性损伤护理可以减少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规范压力性损伤 年轻护士 皮肤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膀胱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膀胱损伤患者29例,对其治疗方法进行总结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29例患者经治疗均痊愈,其中继发尿道狭窄1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膀胱容量明显减少2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经过积极优质的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膀胱损伤得到有效救治,患者的术后预后相对较好,手术治疗是膀胱损伤效果满意。

  • 标签: 膀胱损伤 手术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结直肠损伤患者5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进行一期修补或切除吻合42例,二期肠造口或外置口9例,死亡1例。结论结直肠损伤应早期诊断、及时手术,绝大部分结肠损伤一期手术是首选,可减轻患者身体与心理的痛苦。

  • 标签: 结直肠损伤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脾损伤患者3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及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4例,其中治愈3例,1例因出血未能控制转手术治愈;手术治疗27例,治愈26例,死亡1例。结论脾脏损伤的治疗,首要的是抢救生命,合理选择病例进行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尽量保留器官功能。

  • 标签: 脾损伤 诊断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胰腺损伤患者30例的CT诊断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首次CT平扫检查有胰腺损伤21例,首次无异常为9例(只有胰腺肿胀,境界不清,1~3天后增强CT复查发现胰腺损伤。胰腺周边模糊积液及血肿8例,胰腺横断6例,胰腺撕裂伤9例,损伤性胰腺炎7例。结论CT是诊断胰腺损伤的首选方法,胰腺挫伤数小时后可表现为胰腺实质内灶性的低密度区、混杂斑片样高或稍高密度出血灶,胰腺完整性存在。熟练掌握CT征象并正确诊断,对临床手术意义重大。

  • 标签: 胰腺损伤 CT诊断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膝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进行探究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4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对患者行普通扫描,观察患者是否伴有关节内出血积液或积血现象,并采用关节穿刺法将积液、积血全部抽出,注入增强剂后,再次进行扫描,若患者无关节内积血、积液等现象,可直接注入增强剂,并再次扫描。结果对患者普通扫描后发现多数患者的膝关节结构都伴有不同程度损伤,其中6例患者伴有明显软骨病变信号;注入增强剂再次进行扫描,患者的膝关节损伤情况更加清晰,前述6例患者可确诊为软骨裂缝。结论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行MRI关节内增强扫描,特异性、灵敏性更高,临床诊断更加准确。

  • 标签: 骨科 膝关节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之间收治的3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观察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3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中,显效者22例,有效者8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对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治疗时,应遵循尽早确诊、及时处理、全面修复的治疗原则,从而促进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尽快恢复至正常。

  • 标签: 膝关节韧带损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针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6月中的58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包括38例男以及20例女,均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分析护理结果。结果患者护理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7.93%,高于护理前56.89%(χ2=13.98,P=0.00),术后仅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膝关节屈曲受限,1例患者出现关节不稳。结论在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加快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子DNA损伤与精液常规检查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男性不育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精子DNA损伤程度分为两组。结果DNA损伤率<25%组患者的前向运动精子、精子活动率、精子正常形态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DNA损伤率≥25%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子DNA损伤或可成为独立精子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并有助于改善辅助生殖治疗结局。

  • 标签: 不育 男性 精子 DNA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校滑雪教学中运动损伤规律。方法选择本校滑雪教学中存在运动损伤的80例学生作为研究案例,对运动损伤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损伤的男女分别是50例和30例,比例分别为62.5%和37.5%,男性的损伤几率高。运动损伤的实际原因得知,包括不良心理因素、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器材以及气候因素、缺乏安全意识、教学组织安排不到位等。损伤部位以膝关节损伤、踝趾关节损伤、指腕损伤、头部损伤为主。结论高校滑雪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比较高,在整个过程中为了减少损伤几率,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滑雪教学顺利完成。

  • 标签: 高校滑雪 运动损伤 规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原因、临床特征及常见损伤,并探讨有效护理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及原因,并给予及时、规范的保暖处理及优质护理,观察患者体温变化。结果135例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18.5%(25/13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气管插管、输入液、手术室温度过低、体腔开放、高龄为术中低温发生的主要原因(P<0.05);经积极保暖处理及优质护理干预,患者体温均恢复正常,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结论导致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因素较多,及时术中保暖、规范性护理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老年患者 低体温 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骨折发生在桡骨远端2~3cm内。患者通常临床表现为肿胀、明显压痛,手与腕关节活动受限。临床可通过影像学进行检查,检查患者骨折类型与具体位置。部分患者会出现神经损伤或感染,治疗后影响患者手部正常功能。近年来随着骨科技术的不断进步,较多患者选择手术进行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仍有不同程度的畸形及活动功能受限,临床需要良好的术后恢复改善这一现状。

  • 标签: 桡骨 远端骨折 损伤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脊柱脊髓损伤是法医临床上常见的损伤。根据脊柱结构的韧性和复杂性,大多数病例是由间接暴力引起的,如车祸和高处坠落。直接暴力损伤极为罕见,严重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

  • 标签: 脊柱 脊髓 损伤 法医学鉴定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麻醉处理急性颅脑损伤的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目标,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0)、试验组(n=40)。对照组患者予以静脉推注联合吸入复合麻醉,试验组患者予以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轻度疼痛例数多于对照组,重度疼痛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更加确切,可促进患者快速苏醒,减轻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复合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降低低危初产妇自然分娩会阴损伤的效果。方法将4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单胎头位)按抽签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予常规分娩期心理护理、使用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导乐分娩,鼓励采取自由体位等非药物性分娩镇痛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会阴情况。结果会阴侧切率观察组23.0%、对照组40.0%,会阴完整率观察组16%、对照组2%,会因Ⅰ度裂伤观察组61%、对照组56%,会阴Ⅱ度裂伤观察组无、对照组2%,两组均未出现会阴Ⅲ度裂伤。结论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可明显降低低危初产妇的会因损伤率。

  • 标签: 初产妇 分娩 会阴损伤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肌腱损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治疗的72例患者(共128指)为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传统护理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部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部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67%,与对照组的69.44%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对手部肌腱损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如肌腱粘连等发生,促进患者手部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手部肌腱损伤 综合护理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开颅术后的护理方法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63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QOLIBRI)评分,比较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参考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与参考组治疗后QOLIBRI评分量表各项目评分均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开颅手术 针对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