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污染对人体、眼睛的损伤。方法综合国内、外对日光灯、霓虹灯、手机、电脑、多媒体设备、歌舞厅激光设备等光源的调查,分析光污染对人体、眼睛的刺激。结果光污染可使人体生物钟造成混乱,引起头晕目眩、失眠、神经衰弱等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对人的眼睛更是极为有害,可导致近视、角膜、虹膜、视网膜的损伤甚至引发白内障、视网膜、黄斑等疾病;此外光污染还可成为交通事故等隐患。结论人在长时间光污染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对人体、眼睛的损害极大。

  • 标签: 光污染 眼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原因与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进行观察,并对其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因素进一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在所有新生儿中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患儿占比16.7%,其关键原因与输液外渗、纸胶粘贴、抓擦伤、呼吸机管路压伤、尿布皮炎等因素有关系。结论在临床中要有效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就要对其可能诱发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因素进行护理干预,从而控制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 医源性皮肤损伤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对两组患者手术后脑切口疝、迟发性血肿、急性脑膨出和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手术后脑切口疝、迟发性血肿、急性脑膨出和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中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手术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由于药物原因导致患者肝脏受损的肝脏CT表现进行分析,并且分析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和萍乡市人民医院自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腹部螺旋CT扫描影像资料,对于这100例患者全部进行腹部螺旋CT扫描检查以及相应的增强扫描检查。结果通过分析这100例患者的腹部螺旋CT扫描结果,发现有九成以上的患者CT扫描不正常,并且异常状况相当复杂,包括局灶性肝脏损伤,弥漫性肝脏损伤,肝硬化,肝脏外部轮廓发生改变,表现不光滑,左右肝脏比较严重失调等,并且有些患者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脂肪肝等病症,还有些患者的肝脏处的细胞已经呈现出变性坏死的状态,胆汁出现淤积,胆色素出现不同程度的沉积等等。100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9.34±19.78)d,没有患者出现病情恶化或者死亡的现象。结论采用螺旋CT扫描能够对患者的肝脏出现的实质性变化客观的显示出来,在临床上对于诊断药物性肝损伤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药物性 肝损伤 螺旋CT扫描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毛蕊异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毛蕊异黄酮5g/kg组、10g/kg组、20g/kg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按动物神经行为学评分方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的缺陷程度,使用ImageJ软件计算脑梗死率,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大鼠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脑梗塞面积显著增加。毛蕊异黄酮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同时毛蕊异黄酮能显著降低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氧化酶的活力。结论毛蕊异黄酮可通过抑制脑组织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毛蕊异黄酮 缺血再灌注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对踝关节急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踝关节急性损伤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踝关节镜检查/关节切开术诊断确诊;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MRI诊断、X线诊断,对比不同诊断方法的效果。结果MRI诊断显示有1例患者为骨挫伤、7例患者为骨折、10例患者为胫距韧带损伤、16例患者为腓距韧带损伤、20例患者为跟腱损伤,MRI诊断各损伤类型与X线诊断结果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踝关节镜检查/关节切开术诊断结果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踝关节急性损伤的诊断中磁共振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同时,磁共振的速度较快、无创伤性、诊断费用相对较低;因此,应当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MRI诊断 X线诊断 踝关节急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早产儿急性肾损伤(AKI)的高危因素。方法30例AKI为研究组,55例非AKI为对照组,分析肾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体温、血PH值、5minApgar评分、气囊复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住院时间AKI组和非AKI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pH值、5minApgar评分、机械通气为发生AKI的高危因素,早期使用CPAP为AKI的保护因素。

  • 标签: 早产儿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静脉麻醉方法,以及静脉推注联合吸入复合麻醉方法,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手术麻醉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为参照组行静脉推注联合吸入复合麻醉处置,针对研究组实施静脉麻醉处置。观察比较两组的麻醉有效率指标、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指标、以及术后睁眼时间指标。结果研究组的麻醉有效率指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统计学没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指标、术后睁眼时间指标均短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为临床中接受手术治疗处置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静脉麻醉处置,能够在确保患者麻醉有效率基础上,缩短患者的术后麻醉恢复时间,适宜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静脉麻醉方法 静脉推注联合吸入复合麻醉方法 应用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损伤后肢体功能康复状况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8例脑损伤患者,均给予肢体、语言、吞咽及药物等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肢体功能(FMA)评分、语言功能(CRRCAE)评分、吞咽功能(SSA)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干预后FMA评分、CRRCAE评分高于干预前,SSA评分低于干预前,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损伤患者采取肢体、语言、吞咽及药物等方面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吞咽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损伤 肢体功能 康复状况
  • 简介:摘要患者在遭受重型颅脑损伤后需要及时的抢救,否则可能会因为休克或者脑部血肿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通过搜集资料和回顾有关报道,寻找系统的、有效地重度颅脑损伤术后康复护理方法,从而提高重度颅脑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 标签: 重度颅脑损伤 术后康复护理 新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川崎病冠脉损伤的远期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人数共计40例,然后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以及心电图检查,检查的时间为亚急期或者是急期,检查之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复查,复查的时间为半年到两年之间。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以及随访结果呈现逐渐好转的趋势,并且不存在冠脉损伤的患儿经过治疗已经痊愈。结论存在冠脉损伤的患儿经过不断的随访发现,该部分患儿中有70%已经痊愈,未痊愈患儿仍需要继续服用阿斯匹林药物治疗,直到痊愈为止。

  • 标签: 小儿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伤 远期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公众及临床对中草药相关肝损伤的重视。方法通过检索文献对病例HILI的诊断及可能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病例可以确定为HILI,其发生可能与方剂中首乌藤、合欢花、淫羊藿的使用有关,不除外患者体质以及患者自行服用的三七粉引起。结论中草药并非绝对安全,慎重使用。

  • 标签: 中草药 肝损伤 首乌藤 合欢花 淫羊藿 三七 土三七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结构、及在现代治疗中关于重建替代物及等长构建的概念和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治进展形成进一步的介绍及了解,为今后的继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膝关节 后交叉韧带 诊治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胸部损伤方面发挥的作用,为胸部损伤的诊治手段的进步提供研究资料。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胸部损伤患者共72例,在其入院后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检查结果与临床情况是否对应。治疗后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多层螺旋CT在胸部损伤的诊断中表现良好,有部分患者对于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的满意度较低,说明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配套设施的改进。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胸部损伤的诊断中准确率高,可以得到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胸部损伤 临床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度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临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重度颅脑损伤后出血低钠血症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对患者出现低钠血症类型、临床治疗、发病机理、预后进行探讨。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血钠均恢复正常,意识及病情好转。6个月随访按照ADL分级,11例Ⅰ级,17例Ⅱ级,8例Ⅲ级,9例Ⅳ级,5例Ⅴ级。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6例。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患者主要出现脑性盐耗综合征,临床需进行对症治疗,以获得良好预后。

  • 标签: 低钠血症 重度颅脑损伤 脑性盐耗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以提高该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2016年带状疱疹合并急性肾损伤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肾功能不全程度及预后。结果25例带状疱疹合并急性肾损伤治愈23例(34.8%),2例进入维持透析。结论带状疱疹并急性肾损伤原因主要跟用抗病毒药有关,该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肾脏功能逆转可能极大。

  • 标签: 带状疱疹 急性肾损伤 血液透析 治疗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部掌、指关节损伤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手外伤中掌、指骨关节损伤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80例患者进行3-12个月的随访,平均6个月,不同术式,患者的手功能均有恢复,预后功能恢复与关节损伤程度有很大关系。结论手掌、指关节损伤的手术方法各有优劣,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恰当的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 标签: 手部掌指 关节损伤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实施B超检查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把54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当成研究对象,回顾其诊断过程中B超检查过程与诊断结果。结果B超对实质性脏器损伤的确诊率是94.29%,对非实质性脏器损伤的确诊率是94.74%,与术中所见CT诊断结果对比差异不突出,P>0.05。结论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B超检查确诊率理想,可选择应用。

  • 标签: 腹部闭合性损伤 诊断 B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椎损伤疾病的康复护理及实施心得。方法以2015年05月至2017年05月于我院就诊的48例颈椎损伤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护理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等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BI量表各维度及总分得分无明显差别(P>0.05);干预后康复护理组患者BI量表进食、转移、修饰、上厕所、洗澡、行走(平地45m)、上下楼梯、穿脱衣服、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各维度及总分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总满意度无明显差别(P>0.05);干预后康复护理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颈椎损伤疾病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有效的改善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

  • 标签: 颈椎损伤 康复护理 心得
  • 简介:摘要探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DILI的原因及防治策略。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并结合临床,分析抗结核治疗中发生DILI的原因及治疗后效果,评价慢性乙肝、丙肝、酒精肝、脂肪肝患者抗结核治疗时DILI防控策略,效果明显,实用性强。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DILI是常见的临床合并症,其中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发生DILI的最常见原因,针对不太病毒感染及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分析原因实施相应的治疗和防控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肺结核 抗痨治疗 药物性肝损伤 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