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中药材中,黄芪属于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药物,随着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黄芪的有效成分有了更多的研究,而黄芪抗肿瘤作用机制的挖掘,则为肿瘤疾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此研究,笔者将针对黄芪抗肿瘤作用机制,作出如下综述。

  • 标签: 研究进展 黄芪 作用机制 中药材 抗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按期的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影响和对新生儿的影响,从而探讨健康教育在孕产妇管理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院300例孕产妇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则进行系统化的健康教育管理,而对照组则不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孕产妇孕期情况、妊娠结果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实验组孕产妇孕期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妊娠并发症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新生儿中畸形儿、窒息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孕产妇进行孕期教育可以规避妊娠并发症发生以及降低不良妊娠结果出现的发生率,对于提高产妇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保护母子平安,度过妊娠期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健康教育 孕产妇 作用机制 妊娠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宁神灵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影响。方法正常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CUMS)结合孤养模型制作抑郁症大鼠模型,分中药治疗组(高、中、低剂量),对照组,各组15只,于第0、7、14、21、28天观察行为学指标(体重、糖水消耗实验、敞箱得分、大鼠活动延迟时间)。28天取大鼠海马组织,观察CA1、CA2、CA3、CA4区形态学变化及HE染色后脑组织的病理改变(Figure)。结果相同时间点组间比较第7、14、21、28天行为学指标空白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对照组。组内比较行为学指标高、中、低剂量组与时间呈正相关,空白组与对照组与治疗时间无差异。抑郁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偶见散在的胞体固缩,深染或胞质溶解、空泡变性。CA4区可见少量锥体细胞胞体固缩,深染。治疗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排列整齐,细胞体呈椎体形,较大,核大而圆,且与中药剂量呈正相关。结论宁神灵可能通过作用于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引起相关蛋白及递质的改变,具有抗抑郁作用

  • 标签: 宁神灵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知刺激 行为学 海马神经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设为实验对象,随机将8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对照组应用吡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应用丁苯酞治疗,经过8周治疗后,评估2组MMSE、ADL、CDR量表评分,对血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MMSE、ADL、CDR等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SOD活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MDA含量低于对照组,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应用效果较好,作用机制和抗氧化损伤可能相关。

  • 标签: 丁苯酞 血管性痴呆 应用效果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原发性高血压病在我国属于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中医药遵循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注重人体疾病的整体观,其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我国学者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 标签: 中医药 高血压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薯蓣皂苷(Dioscin,Dio)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SW620、RKO和Caco-2,MTT和集落克隆实验分析Dio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Dio干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Dio干预后细胞凋亡执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io呈剂量依赖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SW620、RKO和Caco-2的生长,IC50剂量干预细胞显著减少克隆数;IC50剂量的Dio干预24h,SW620和RKO细胞凋亡率分别由8.3%±4.2%、10.7%±6.4%上升至62.6%±6.3%和53.2%±7.5%,凋亡执行蛋白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表达显著上调。结论Dio具有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效应,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薯蓣皂苷 结直肠癌 增殖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1月间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根据患者症状程度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价,根据中医证候减分率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结束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2.7%明显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88.6%,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中药方剂半夏泻心汤治疗可取得较好临床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值得推广。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半夏泻心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作用机制,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分析收治的8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资料,其中40例采取常规治疗定义为对照组,46例采取妈富隆治疗定义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为70.0%,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妈富隆在控制功能性子宫出血上疗效显著,副作用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妈富隆 功能性子宫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Caco-2细胞模型(humancolonadenocarcinomacdllline)来源于人结肠腺癌细胞的Caco-2细胞,目前被公认为药物吸收研究的一种快速筛选工具;可在细胞水平上提供药物透过小肠粘膜的吸收、分布、代谢、转运的综合信息,为口服药物研究提供依据。2002年被国际认定为动物实验的替代方法,国内已有Caco-2细胞模型应用于黄酮类、生物碱类、皂苷类等口服中药成分作用机制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 标签: Caco-2细胞模型 口服中药成分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实施天麻钩藤饮加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100例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实施天麻钩藤饮加减方法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对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天麻钩藤饮加减的方法可取得明显更佳的临床疗效。有较高使用价值。

  • 标签: 天麻钩藤饮加减 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味越鞠汤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微观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加味越鞠汤的治疗方法,两组均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变化进行分析,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有效率94.12%。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16例,有效率52.94%。两组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加味越鞠汤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症状,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加味越鞠汤 糖尿病前期患者 微观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洛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有效性与作用机制。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120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作为对象,依据处理方法差异分伊马替尼组、尼洛替尼组两组,各有60例。伊马替尼组用伊马替尼治疗,尼洛替尼组则给予尼洛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尼洛替尼组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反应高于伊马替尼组,P<0.05;尼洛替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伊马替尼组,P<0.05。结论尼洛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有效性高,可提高细胞遗传学反应,减轻肝肾功能损害,安全性和有效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尼洛替尼 慢性髓性白血病 临床有效性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香苦苷对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6例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患者采取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作为对照组;48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丁香苦苷缓释片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PG、2hPG、GHbA1c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PG、2hPG、GHbA1c水平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香苦苷对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代谢,提高血糖控制水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丁香苦苷
  • 简介:目的初步探索依恋的认知机制。方法测量527名不同依恋模式被试的心理类型和学习风格,对三种依恋类型被试的认知信息表征特点进行间接的考察和比较。结果安全依恋的B型(secure)最突出的特点是外向,不安全依恋的A型(avoidant)和C型(ambivalent)虽然都比较内向,但在认知信息表征方面二者差异显著;A型依恋者偏于理性,与语言表达和思想因素联系紧密;C型依恋者偏于感性,与情感和循序渐追因素联系紧密。结论本研究的结果牵涉依恋认知机制的实质,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依恋模式 内部工作模式 认知机制 心理类型 学习风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理契约管理机制在合同制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作用与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比较心理契约管理前后我院合同制护士50名职业倦怠情况与离职率。结果管理后护士情绪衰竭、成就感降低、倦怠评分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离职率(6.00%)、意向离职率(4.00%)明显低于管理前(20.00%)、(16.00%),P<0.05。结论心理契约应用于合同制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确有较好效果,有助于降低护士对工作的倦怠情绪与离职意向,减少护士离职率。

  • 标签: 心理契约管理 合同制护士 职业倦怠 离职
  • 简介:摘要成人依恋是母婴依恋关系的延续,主要探讨个体在成年期后与依恋对象的情感联系。本文介绍了成人依恋的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三种类型的心理动力机制,以及这三种依恋类型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 标签: 母婴关系 成人依恋 依恋类型 心理动力
  • 简介:摘要目的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现今研究支持其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近年来研究表明,除电重构以外,结构重构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合近几年研究进展,从细胞内钙超载,心房壁牵张,纤维化变性以及炎症因素4个方面对心房颤动中结构重构的几种主要机制予以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结构重构
  • 简介:摘要黑暗条件下,视网膜外段膜电位由于产生内向电流而去极化,这种膜电位或膜电压的随机微小波动称为暗噪音。视网膜暗噪音降低了暗视下视觉系统感知弱光的能力。视网膜中暗噪音主要是离散型暗噪音,传统理论认为它是由视紫红质的自发热激活引起的。综述了视网膜中离散型暗噪音来源的相关理论假说和实验研究。

  • 标签: 视网膜 暗噪音 膜电流 光敏性
  • 简介: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中药炮制的超分子化学机制进行探究。方法结合中医药研究现状,在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采取中药生物超分子体特征以及现阶段在人体“气析”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中药炮制的超分子化学机制进行更进一步探究。进而解决现阶段中药炮制学所存在的棘手问题。结果超分子化学机制研究表明,中药即巨复生物超分子体,所谓中药炮制就是在高温、高湿以及添加辅料(也可不加辅料)等外界条件下,令中药生物超分子主客体发生化学变化进而炮制出新药的技术。中药饮片则是在中药超分子进行化学反应后主客体分子发生了质的变化而得到的产物,炮制而得的重要饮片其药效与药性取决于炮制过程中质量标准十分严格、化学反应是否充分,饮片的药效与药性则直接主导着主客体“印迹模板”所发生的变化程度,一般可应用“气析”作用测出其变化程度。结论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以及人体的超分子“印迹模板”作用,辅以中医人体经络脏腑研究成果共同为基础实施生物超分子中药炮制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目前中药炮制的各类问题,且所炮制出的中药饮片具有单用确定性以及联合使用的调配性,进而有效建立了中药临床配伍调配体系,值得重视。

  • 标签: 气析作用 中药炮制 超分子 印迹模板 临床给药 化学机制
  • 简介:近年来,大学生暴力犯罪行为报道时常见诸报端,高校校园暴力问题不可忽视,虽然是一桩桩个案,但性质恶劣,危害性极大,值得关注,尤其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将预防和控制大学生暴力行为发生原因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1校园暴力的界定及其现状1.1校园暴力的概念:从广义看,校园暴力可分为3种情况:一是学生之间相互实施的暴力,二是校外不法人员对在校学

  • 标签: 校园暴力 应急机制 高校 预防 教育工作者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