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前庭康复训练增强患者的平衡功能并提高其对眩晕的耐受能力,其有效性和可靠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所证实,已逐渐成为除药物、手术以外的又一重要治疗手段。

  • 标签: 前庭康复 眩晕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对眩晕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200例复发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入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规范化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规范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前庭康复训练,评估前庭功能训练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HAMD评分、眩晕严重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入组3个月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HAMD评分、眩晕严重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前庭康复训练能有效的提高眩晕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前庭康复训练 复发性眩晕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基层医院老慢患者的诊疗从而进一步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基层医院收治老慢患者进行诊察与治疗,使用相对应的治疗方法,以及致病的原因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在对这些老年患者的病情诊断和治疗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的方案效果极佳,可以快速的缓解老年患者的症状,减轻他们的痛苦,促进痰的排除,有利于呼吸道的畅通。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可以结合当地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形,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呼吸道疾病。

  • 标签: 基层医院 老慢支患者 致病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康复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社区一共接收了6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各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前提下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焦虑心理、抑郁心理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慢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提高,从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社区老年慢支 康复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治疗方式,探讨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单纯治疗及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6月—2017年8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12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例数将小组进行划分,随机分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前庭康复训练组(A组),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组(C组),每组各40例。采用头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比较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前庭康复训练,相对单纯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对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治疗的差别以及治疗影响。结果A组、B组、C组患者的DHI评分以及HAMA评分进行比较发现,A组患者的DHI评分、HAMA评分是最低的,说明A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最加优良,而B组患者的DHI评分、HAMA评分是最高的,说明B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最差,而C组患者的DHI评分、HAMA评分在两组之间,各组之间的评分,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38/40),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5%(31/40),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0%(34/40),(P<0.05)。结论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通过前庭康复训练以及服用司西酞普兰进行联合医治,能够产生优良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各方面的改善情况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前庭康复训练 艾司西酞普兰 慢性主观性头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腮腺叶间导管转移治疗干眼病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0具(20侧)成人尸体标本头面部腮腺区进行局部解剖,观察腮腺第1叶间导管与面神经颧的关系,测量两者的相关数据。结果腮腺浅部第1叶间导管在距腮腺乳头(25.49±2.76)mm处注入腮腺导管,第1叶间导管长度为(37.63±1.24)mm,注入腮腺导管处的外径(0.54±0.16)mm。腮腺浅部第1叶间导管与面神经颧的解剖关系是面神经颧位于叶间导管的浅层,两者逆向而行。在眼眶外侧缘的垂直线上叶间导管和面神经颧距离腮腺导管分别为(9.82±1.35)mm和(6.51±1.30)mm。结论第1叶间导管转位治疗干眼病是临床较理想的术式。

  • 标签: 腮腺 叶间导管 面神经颧支 干眼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纤镜肺活检术病人的护理心得与体会。方法120例经纤镜肺活检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60)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n=60)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行经纤镜肺活检术病人的配合度及负性情绪。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前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负性情绪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的配合度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纤镜肺活检术病人的影响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经纤支镜活检术 护理干预 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双源CT血管造影对心肌桥的影像学特点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的80例双源CT冠脉造影诊断左前降心肌桥患者的影像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并根据壁冠状动脉(MCA)被心肌包绕程度进行了分组,并从平均长度、管径变化及伴发动脉粥样硬化(AS)情况三个方面开展组间比较,分析其与肌桥厚度的相关性。结果浅表型一共30例,深在型一共50例。浅表型组的MCA平均长度短于深在型,并且浅表型组MCA不同方向上管径狭窄变化率存在差异(P<0.05)。浅表型和深在型都伴发AS多位肌桥近段,分别占30%和37.2%(P>0.05)。结论双源CT对心肌桥影像特点的评价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双源CT 心肌桥 冠状动脉 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尤瑞克林改善大面积脑梗死侧循环状况。方法择取本院2015年—2017年中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每组50例。对照组通过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基础之上应用尤瑞克林,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与信息。结果通过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和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到对照组各项信息数据要显著低于观察组,观察组应用尤瑞克林效果显著。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应用尤瑞克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侧循环开放,提升治疗效果,在临床中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大面积脑梗塞 尤瑞克林 侧支循环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镜检查患者卧位和坐位两种不同体位麻醉的效果。确保检查顺利进行。方法将A、B两组各38例纤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经卧位将利多卡因麻醉药喷入咽喉部,每次5喷,间隔10min喷1次,连续3次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坐位将利多卡因喷入咽喉部,每次5喷,间隔10min喷1次,连续3次治疗方法;比较患者检查时的耐受度。结果观察组的不适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两种不同体位麻醉各有优缺点,注意麻醉药喷入方法的正确性及麻醉时间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使纤镜检查顺利完成。

  • 标签: 体位 纤支镜检查 患者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头孢抗菌药物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入院床号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头孢抗菌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头孢抗菌药物联合氨茶碱治疗。比较支气管炎治疗效果和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头孢抗菌药物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不仅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充分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头孢抗菌药物 氨茶碱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外科手术内穿皮瓣的临床运用情况,进而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6年3月接收手部创面修复患者50人,全部患者入院之后都使用穿皮瓣带蒂转移方法进行修复,并且分析患者术后的皮瓣活动状况。结果本次研究内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47名患者皮瓣存活,3名皮瓣坏死,但是对给予患者相应的换药处理后,瘢痕愈合,受区、供区愈合良好,患者手部功能基本上恢复,所有患者都接受为期一年的随访,皮瓣外形质地的评价均为良好,功能评价满意率达到95%。结论在修复手部创面中,运用穿皮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血管变异和口径较小等难题,术后的创面恢复良好,皮瓣成活率比较高。

  • 标签: 穿支皮瓣 临床运用 手部创面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头孢呋辛钠联合氨溴索治疗慢肺气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100例慢肺气肿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观察组采用头孢呋辛钠联合氨溴索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三个疗程的治疗,每个疗程为七天。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X线胸片恢复时间均明显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肺气肿患者使用头孢呋辛钠联合氨溴索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更快恢复,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头孢呋辛钠 氨溴索 慢支肺气肿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并研究纤镜肺泡灌洗治疗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130例,分为治疗组(行纤镜肺泡灌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各6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研究得出治疗组总有效率98.47%显著高于对照组87.69%,因此,采用纤镜肺泡灌洗治疗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具有创伤小、诊断率高、疗效好等多项优势,给予患者使用该方法能缓解各症状,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临床疗效 纤支镜 纤支镜肺泡灌洗 下呼吸道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炎病人院内外康复护理的最佳方式。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60例慢炎病人进行院内外一体化康复护理,从入院到出院后半年内,针对不同个体的情况,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结果通过实施康复护理,减少了慢炎病人复发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及护理的掌握率达90%以上。结论建立院内外一体化康复护理,对提高病人自我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遵医服药行为,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减少疾病复发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慢支炎 康复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对降低具所致皮损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通过对皮损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法,比较开展品管圈前后佩戴具患者皮损的发生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具所致皮损的发生率由4.87%降至0%(目标值1.9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的降低具所致皮损的发生率。

  • 标签: 品管圈 支具所致皮损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