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缓解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情绪与疼痛,探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8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常规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心理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护理情况。结果心理组焦虑情绪、疼痛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不仅焦虑情绪能够得到充分的缓解,且疼痛也能得到有效的减轻。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痛风性关节炎 焦虑情绪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疼痛护理对缓解肾结石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诊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性化疼痛护理,对比两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1)观察组无痛0例,轻度疼痛27例,中度疼痛11例,重度疼痛2例;对照组无痛0例,轻度疼痛12例,中度疼痛20例,重度疼痛8例,P<0.0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5%,P<0.05。结论个性化疼痛护理可有效减轻肾结石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疼痛护理 肾结石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期间80例实施关节镜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40例/组。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介入针对性综合护理措施,比较护理后治疗效果及临床各项指标。结果患者介入不同护理措施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康复效果率为70%,而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康复效果率为9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综合护理,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快康复速度,也避免了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关节镜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综合性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赘清理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择取2017年6年—2018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表法均分成有限组与观察组,每组n=61例,有限组在关节镜下实施有限清理治疗,观察组则在关节镜下实施有联合骨赘清清除治疗方法,将患者临床结果、治疗满意度以及患者恢复效果两组治疗疗效对比依据,综合性探究骨赘清理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治疗有效率,Lysholm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均高于有限组的总治疗有效率、Lysholm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并且观察组的HSS评分显著优于有限组,两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关节镜下对及关节骨性关节炎实施骨赘清理,能显著减轻患者病症疼痛,优化临床治疗质量,可更好地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治疗效果,比传统的有限清理术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骨赘清理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折患者疼痛程度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创伤骨折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进一步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利于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评分,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创伤骨折 疼痛评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取我院骨折患者130例,随机分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65例,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评分、疼痛评分与护理有效率。结果干预前焦虑与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焦虑评分与疼痛评分均低,护理有效率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骨折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其疼痛感,改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病情早期康复,值得借鉴。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折 疼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主要护理方法,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0例肿瘤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持续性、间断性用药和不用药患者的比例。将拒绝用药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化疗的280例患者作为化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或加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疼痛护理的有效方法和措施。结果持续性、间断性用药和不用药患者之间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化疗组患者疼痛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癌症晚期患者通常伴有疼痛,应指导患者持续性给药进行止痛,同时鼓励癌症晚期患者接受化疗,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干预。

  • 标签: 晚期癌症患者 疼痛 护理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省ICU护士疼痛评估管理现状,为开展推广危重症患者的疼痛评估工具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广东省二乙以上的重症医学科护士通过网络调查形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ICU护士认为自身对危重症患者疼痛管理不了解,疼痛管理对患者预后有影响,有必要接受疼痛管理知识培训。所在科室大部分仍未制定标准化疼痛管理流程,仍在使用可自我报告型疼痛评估工具。大部分ICU护士认为现使用的评估表不适用于危重症患者。结论我省ICU护士疼痛管理评估相关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危重症患者疼痛评估管理知识需求强,有必要进一步推广危急重症患者的疼痛评估工具。

  • 标签: ICU护士 疼痛知识 疼痛评估 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在肿瘤患者疼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68例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SAS评分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在肿瘤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常规护理 肿瘤
  • 简介:摘要下胫腓关节损伤多发生于低能量转转暴力所致的各类踝关节损伤中。其解剖复位是使踝关节获得满意临床疗效的一个关键因素。行下胫腓关节固定的指征是对内外后踝固定后仍存在下胫腓关节的不稳定,但如何准确判断下胫腓关节的稳定性目前仍存在一些困难和争议。螺钉是目前固定下胫腓关节的主流方式,但螺钉的固定否能使踝关节获得最好的功能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下胫腓关节 显著分离 治疗 解剖复位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炎黄散外敷治疗骨质疏松性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76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治疗组予以依降钙素注射液联合中药炎黄散外敷,对照组单纯予以依降钙素注射液,分别进行治疗前、治疗后VAS评分、六点行为评分,通过比较两组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六点行为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炎黄散外敷可明显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 疼痛 炎黄散外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混合痔术后病人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混合痔病人10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按照PDCA循环方法,制定疼痛管理方法,评估术后进行疼痛管理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疼痛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且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达到了92.22±0.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89±0.49分。结论对混合痔术后病人疼痛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护士对疼痛的认知和评估、宣教技巧,加强了护士对疼痛的能动性,强化了护理人员对术后疼痛管理问题的认识,且提高了病人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

  • 标签: PDCA循环 混合痔术后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患者,分组作为护理措施研究方法,对照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措施,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护理结果比较优劣。结果对不同的实验结果比较,观察组护理后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其对照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结果显著,而观察组措施值得采取。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方式有利于,明显提高护理及治疗效果,对患者疗依从性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从而提高临床护理价值,进一步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实施。

  • 标签: 心理护理 重症监护室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肛肠科病房中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78例病人作为对象,依据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列入试验组、基础组,各组39例,基础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之上实行综合性疼痛护理管理,评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72小时肛门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试验组病人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基础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管理用于肛肠科病房中的效果突出,既可减轻病人疼痛及排便困难等症状,又能加快康复进程,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肛肠科 疼痛护理管理 疼痛评分 排便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型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行多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例A型血友病性关节炎行多关节置换术患者,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对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KSS评分、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以及进行相关影像学比较。结果1例患者行双膝关节置换术,2例患者行双膝关节置换术+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红蛋白含量术后一周内趋于持续降低趋势,但一周后开始逐渐恢复;KSS评分由术前28.12±3.54提高至末次随访73.5±5.54,Harris评分由术前35.0±2.83提高至末次随访84.0±1.41;1例患者单侧膝关节术后出现关节腔出血,未出现感染、血肿、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A型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在进行有效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控制出血后行多关节置换术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及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血友病性关节炎 关节置换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康复护理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46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23例。A组给予系统化康复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A组高于B组(P<0.05)。结论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行系统性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其膝关节功能,利于其术后康复,应推广。

  • 标签: 系统性康复护理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伸筋汤熏洗配合膝关节运动康复器对股骨髁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股骨髁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膝关节运动康复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伸筋汤熏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2.0%)显著低于对照组(28.0%)(P<0.05)。结论伸筋汤熏洗配合膝关节运动康复器治疗股骨髁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伸筋汤熏洗 膝关节运动康复器 股骨髁部骨折 术后膝关节僵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远端循经取穴结合患膝自主运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原则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远端循经取穴针刺结合膝关节自主屈伸运动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取穴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隔日针灸一次,7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一疗程,对两组患者采用VAS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下降,但观察组评分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远端循经取穴结合患膝自主运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肢体远端循经取穴 局部取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应用于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相关手术并进行瑞芬太尼麻醉的病人80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名,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预防。研究组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5~10分钟左右施行舒芬太尼5~10ug静脉注射;对照组的患者不进行任何舒芬太尼之类的药物注射。针对研究组和对照组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判断标准,采用预防效果的满意度调查进行评判。结果经过满意度调查后,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40例中,非常满意为21例,较为满意为9例,不满意为10例,预防效果满意度为75.0%;研究组组患者40例中,非常满意为22例,较为满意为16例,不满意为2例,预防效果满意度为9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静脉推注舒芬太尼能对患者的术后早期疼痛进行较好的防治效果,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早期疼痛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分级护理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普外科的80例肝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心理分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手术患者采取心理分级护理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缩短康复时间,促进患者转归。

  • 标签: 普外科手术 肝胆 心理分级护理 疼痛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