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康复护理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系统性康复护理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的影响

陈雪洁

(遂宁市中医院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康复护理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46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23例。A组给予系统化康复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A组高于B组(P<0.05)。结论: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行系统性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其膝关节功能,利于其术后康复,应推广。

【关键词】系统性康复护理;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膝关节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280-02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临床中极为常见的运动性伤害,患者常伴有膝关节不稳、剧烈疼痛等症状,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是该病的常见微创术式之一,其具有疗效确切、治疗时间短等优势,但该术式的预后性受患者心理、术后康复训练效果等影响[1]。本文旨在分析系统性康复护理对该术式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46例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患者,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23例。A组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35.41±4.36)岁;受伤部位为:左膝10例,右膝13例。B组中,男14例,女9例;年龄(36.84±4.15)岁;受伤部位为:左膝8例,右膝15例。两组一般资料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B组给予常规护理:(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应疏导患者负面心理,普及相关知识,叮嘱患者保证健康的生活习惯,为患者营造两阿红的病房环境。(2)术中护理:手术操作轻柔,术中与患者交流以缓解其紧张心理。(3)术后护理:保证病房环境,向患者讲解术后配合事项。

A组基于B组,加用系统化康复护理,具体为:(1)术后6h: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与踝泵训练,100次/组,4组/d。同时借助双拐进行床下活动,但防止患肢负重。(2)术后1d:将患肢石膏的前托摘除,使石膏后托有效固定患肢,叮嘱患者取平卧位,行直腿抬高练习,使患肢抬高,直至距离床面40°左右。再行踝关节跖屈背伸训练,10次/组,而后每组增加到300~400次,8~10组/d。该项训练需长期坚持,并逐渐提高训练次数,以可耐受为宜。(3)术后2d~2周:于睡觉或下床行走时固定石膏后托,借用CPM(膝关节被动活动器)行关节活动度(0~90°)训练,起始角度为屈膝30°,30min/次,2次/d。以患者的耐受度为准,每日增加活动度10~15°。同时训练髌骨活动度,使髌骨从外至内推动,于内侧维持5s,30次/组,2组/d。(4)术后2~4周:继续行肌力、股四头肌功能与CPM练习,并将关节活动度练习增至0~120°,于术后3周至120°。3~4周将石膏后托摘除,并使用支具保护膝关节,支具度数为0~30°,需连续佩戴5~6个月,静止时可摘除,但睡觉或行走时必须佩戴。(5)术后4~12周:关节活动度增至0~135°,术后4周至135°,利用拐杖行负重训练,并去拐行走,再完全负重训练。用手扶梯进行上楼梯练习,再行负重下蹲练习,禁止爬山和过度屈伸膝关节。(6)术后3~12个月:术后3个月主要为下肢肌肉练习,同时可进行日常活动,如游泳或适当步行等。术后6个月可进行靠墙半蹲、慢跑、屈髋、屈膝等练习,半蹲时间为30min/次,3次/d。术后9~12个月可适当参加体育比赛。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1.4评价标准

利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包括交锁、跛行、疼痛、肿胀、下蹲、需要支持、不稳定和上下楼梯共8个维度,总分100分,分数高者,膝关节功能佳[2]。

1.5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6.0,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两组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A组高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对比膝关节功能评分(x-±s,分)

3.讨论

ACL传统疗法为手术治疗,但可能导致关节积液、下肢血栓等并发症,因此需要科学护理,并加以康复训练。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A组高于B组。分析认为,系统性康复训练注重膝关节功能训练的循序渐进性,其在不同时期实施不同强度与类型的训练,可使患者在耐受范围内实现科学训练。术后6h的踝泵与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训练可加快损伤部位的血液回流速度,缓解肿胀感,并能避免发生肌萎缩等症状,利于肌力增强[3]。踝关节跖屈背伸与直腿抬高练习可锻炼踝关节活动度,确保腿部肌力正常,关节与髌骨活动度训练可保证膝关节的屈膝功能和髌骨的内外活动功能,强化训练、石膏后托去除和支具使用等措施可训练膝关节独立活动能力[4]。术后4~12周可实现扶梯行走和负重下蹲,但应控制活动量,不可过度运动。术后3~12个月的训练强度增强,患者可进行日常活动,膝关节基本恢复。

总之,系统性康复护理可改善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促进其术后康复,具有较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红梅,梁程亮,凌映月,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4(7):107-109,115.

[2]余芳,付霞丽.循证护理模式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康复锻炼遵从性的影响[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6,3(11):38-40.

[3]郑晓捷,柳思露.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快速康复的护理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4(1):202-203.

[4]王淑娜.循证护理模式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康复锻炼遵从性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7,5(9):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