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水痘疫苗预防小儿患水痘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幼儿园儿童300例,接受水痘疫苗预防儿童有150例,未接受水痘疫苗儿童有150例,所有儿童水痘发生情况及水痘保护率对比。结果与未接受水痘疫苗注射儿童组比,接受水痘疫苗儿童水痘发生率低,水痘保护率高,P<0.05。结论对儿童实施水痘疫苗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其自身水痘感染率,显著提高儿童水痘保护率,改善其预后情况,显著提高免疫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水痘 疫苗预防 小儿 水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分析小儿水痘疫苗预防小儿患水痘的效果,为更好开展小儿水痘预防工作。方法对2013年8月—2014年7月到广州市海珠区凤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泰沙站接种水痘疫苗的947例小儿进行回顾性调查与资料分析。结果水痘保护率达858(90.06%);有免疫史发病率(4.68%),无免疫史发病率(1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痘疫苗能有效预防小儿患水痘,有免疫史发病率低于无免疫史,应该加大力推广力度或者纳入国家免疫范畴。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儿童水痘患者日益增多且病情较重,极易被误诊为药物疹。本文从临床资料,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评估,着重评估患儿的病史、症状、辅助检查、心理社会因素等,还有护理措施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方法是在儿童水痘就诊病例中随机抽取50例进行分析。结果50例儿童均痊愈出院。

  • 标签: 儿童 水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并分析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玉屏县合管局调玉屏县疾控中心在2014年1月~2014年9月之间1000例给予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儿童和1000未给予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儿童为研究对象,以给予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为实验组,未给予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的麻疹发生率。结果给予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儿童的麻疹发生率0.001,未给予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儿童的麻疹发生率为0.004,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给予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可以有效的降低麻疹的发生率,应该积极的推广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

  • 标签: 儿童 麻疹疫苗 强化免疫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总共56例,设研究组;将同期未接种流感疫苗60例,设对照组。对比两组流感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流感发生率较低,医疗费用少,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流感发生率,减少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 流感疫苗 接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昔洛韦治疗儿童水痘疗效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2月—2016年12月选择水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药物治疗应用5d。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为88.3%,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分别为2.33±1.38分和4.46±1.93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7.89±1.19分和7.88±1.29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昔洛韦治疗儿童水痘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总体疗效,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阿昔洛韦 儿童 水痘 疼痛 丙种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疫苗接种对托幼园所和中小学校水痘流行特征的影响。方法选择;兰州市城关区2010年—2016年托幼园所、中小学校中确诊患水痘的患儿1000例为研究对象,以此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分析总结分布特征。结果469例患儿无水痘疫苗接种史,531例患儿有水痘疫苗接种史,其接种时间距发病时间30天~1年的患儿18例、1~3年的患儿97例、3~5年的患儿102例、5~10年的患儿181例;无水痘疫苗接种史患儿4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有水痘疫苗接种史患儿6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结论疫苗接种可有效推迟水痘发病高峰年龄,更有效缓解了患儿的临床症状,但尽管有免疫策略,仍无法防止水痘于托幼园所、中小学中传播。

  • 标签: 水痘 疫苗接种 托幼园所 中小学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周岁儿童接种白破联合疫苗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卫生院2015年1月~3月接种白破联合疫苗100例小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主动预约、宣教解读、随访评价等一系列连续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儿童接种白破联合疫苗不良反应与家长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儿童接种白破联合疫苗后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接种白破联合疫苗中给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其不良反应,有效安全,同时家长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儿童 接种白破联合疫苗 护理干预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随机选取大化县儿童90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问卷调查、入户调查形式,展开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发现,大化县儿童办卡率为99.89%,办证率为98.00%,平均接种率为93.35%。城镇儿童接种率高于农村儿童(P<0.05)。3~4岁龄儿童平均接种率最低(P<0.05),1~2岁龄儿童平均接种率最高(P<0.05)。各种疫苗的及时接种率明显低于接种率(P<0.05)。结论大化县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处于较高水平,然而目前农村儿童的接种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各种疫苗的接种率虽较高,但及时接种率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下一步应对这一问题给予重视,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儿童家长及时带儿童接种各种疫苗

  • 标签: 儿童免疫规划 疫苗接种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预防接种疫苗证的护理干预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种或加强接种百白破疫苗和乙肝疫苗的12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儿童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儿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儿童接种后的效果。结果比较两组儿童接种后1到2个月内局部反应变化情况发现,观察组幼儿发生反应人数较少,即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接种疫苗儿童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效避免接种儿童发生副反应,提高儿童和父母的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有深刻意义。

  • 标签: 预防接种 副反应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接种疫苗儿童进行接种反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我院130例接种疫苗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5例在其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92.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对照组为1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接种疫苗儿童进行接种反应观察,增加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接种疫苗 儿童 接种反应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1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100例儿童无免疫应答、出现免疫应答以及出现高应答的抗体应答情况;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4~6岁,2~4岁,1.5~2岁,1~1.5岁,0.5~l岁,0~0.5岁出现免疫应答的发生率;并比较男性以及女性出现免疫应答的情况。结果100例儿童中,无免疫应答率为17.00%(17/100),出现免疫应答率为83.00%(83/100),出现高应答率为49.40%(41/83);4~6岁,2~4岁,1.5~2岁,1~1.5岁儿童出现免疫应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0.5~l岁以及0~0.5岁儿童(P<0.05);本研究的57例男性儿童中,出现免疫应答的发生率为84.21%(48/57),43例女性儿童中,出现免疫应答的发生率为81.39%(35/43),不同性别的儿童出现免疫应答的发生率相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儿童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应用,但抗体的浓度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升高而不断降低,因而对于年龄偏大的儿童应该适当增加的疫苗剂量,从而提高免疫应答率。

  • 标签: 儿童乙型肝炎疫苗 预防接种 临床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汇龙镇流动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17年1月对汇龙镇800名1~14岁流动儿童的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800名流动儿童中,乙肝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62.75%(502/800),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41.38%(331/800),全程及时接种率为35.75%(286/800)。其中城镇户口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与全程及时接种率均明显高于农村户口儿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汇龙镇流动儿童的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尤其是首针及时接种率与全程及时接种率,应当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流动儿童得到乙肝疫苗接种率。

  • 标签: 流动儿童 乙肝疫苗 接种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阿昔洛韦与盐酸伐昔洛韦对儿童水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儿童水痘患者80例,随机分为阿昔洛韦组与盐酸伐昔洛韦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阿昔洛韦与盐酸伐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盐酸伐昔洛韦组的有效率为90.00%(36/40),明显高于阿昔洛韦组的67.50%(27/40)(P<0.05)。结论盐酸伐昔洛韦对儿童水痘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阿昔洛韦,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阿昔洛韦 盐酸伐昔洛韦 儿童水痘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和分析我院新入园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方法对2009-2010年,接种基础乙肝疫苗全程的213例3-5岁儿童采用乙肝5项进行检验。结果213例儿童全程接种有209例,接种率为98%。其中有122例抗-HBs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7%。结论我院2009年-2010年新入园儿童乙肝全程接种率较高,但抗-HBs阳转率不高,观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阳转率逐年下降,建议家长在儿童完成乙肝疫苗接种后定期进行抗体浓度测定,及时进行补种。

  • 标签: 入园儿童 免疫效果 阳转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珠海市香洲区梅华街道办辖区儿童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ImmunizationProgram,NIP)五种疫苗乙型肝炎疫苗(HepB)、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PT)、麻疹减毒活疫苗(MV)、乙型脑炎疫苗(JEV)及时接种情况,探索影响因素及有效对策。方法选择珠海市梅华街道的16个社区,调查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本单位在册的儿童数1043人NIP五种疫苗及时接种情况,查找未种原因,对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间本单位在册1180名儿童开展主动干预措施,评价干预效果。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后,干预组NIP五种疫苗及时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开展主动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儿童NIP疫苗及时接种率。

  • 标签: 免疫规划 干预 接种及时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干预在疾病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间在我中心门诊进行流感疫苗接种的儿童86例,按照随机、均等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加流感疫苗接种干预于实验组,应用常规管理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儿童在流感疫苗接种半年内流感的发生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接种依从率、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半年内流感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9.3%),且接种依从率(95.3%)高于对照组(81.4%),总满意率(100%)高于对照组(86.0%),以上对比项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干预可以提高接种依从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及接种后半年内流感发生次数,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儿童 流感疫苗 接种 疾病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社区儿童家长疫苗及安全接种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进行疫苗接种的180例儿童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家长展开问卷调查,了解其对疫苗及安全接种知识知晓情况。结果据调查发现,在180例社区儿童家长中对接种前需向医生提供最近健康状况、发烧时不能接种疫苗疫苗的主要作用是防病、知道正确的预防接种地点、知道按接种证上预约日期接种的知晓率较高,均在90%以上;对接种后连续2天高热症状,需吃退烧药知晓率最低,仅为6.67%;同时知晓率与文化程度、户口、户籍及是否会主动了解疫苗知识有较大相关性。结论社区儿童家长对疫苗及安全接种知识知晓率较低,需进一步加强对其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

  • 标签: 疫苗 接种 知信行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对儿童免疫接种百白破疫苗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5月~2015年7月接收的140例免疫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健康儿童,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为对照组儿童实施基础的一般护理措施,为观察组儿童实施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儿童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两组儿童经过各自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儿童在2周之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的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对照组儿童在2周之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的有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免疫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保证儿童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免疫接种 百白破疫苗 不良反应